亞洲人的面孔都非常相近,尤其是受中華儒家文化圈所影響的日本,不僅和我們長相相近,甚至一些習慣也大同小異。
近年來兩國之間往來頻繁,去日本旅遊的國人很多,來中國旅遊的日本人也不在少數。除了語言的不同,相近的長相讓兩國人好像都「毫無違和感」的融入到了對方的國家中。
作為亞洲國家的我們分辨都有一些難度,更別說那些看亞洲面孔都一樣的歐洲人了。那麼中國人和日本人究竟應該怎麼區分呢?
牙齒的整齊程度
不管是看電視劇中的那些明星還是路上普通的日本人,不管是再漂亮的面孔張嘴後都會被一口參差不齊的牙給「毀了」。
這並不是個例,在日本隨便找一個人,大機率她的牙齒都是不整齊的。其中的原因很多,歷史原因是因為日本古代朝廷頒布的「肉食禁令」,在1200多年的歷史中,大部分日本人主要以稻穀、蔬菜和少量魚類為日常膳食。
這種飲食不僅會影響發育,對牙齒也有一定影響。直到現在日本人的飲食還是以米飯麵條魚類這種軟的食物為主。堅硬的食物會充分擠壓牙床,是一種良性刺激,但是柔軟的食物使得牙床得不到充分的鍛鍊,牙齒長出來也就歪歪扭扭的。
而且日本人對於這種牙齒的缺陷包容度是非常高的,她們認為八重齒是可愛的象徵。所以不會特意去做矯正,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日本矯正牙齒費用是很高的。
但是中國人對牙齒的整齊程度是比較重視的,從小就帶牙套做矯正的大有人在,大家都認為一口整齊的牙齒是美貌必不可少的因素。
所以如果在日本街頭看見有著一口整齊牙齒的人,很大機率是中國人哦。
體型
日本人普遍都很瘦,不管是正值青年還是已白髮蒼蒼,她們的體型都保持的不錯,很少能在日本看到很肥胖的人。
日本的飲食本身非常清淡,雖然碳水攝入量比較高,但是因為烹飪方式很少用到大量的油,所以脂肪攝入量是很低的。
而且日料的擺盤都很精緻,雖然看起來是很豐盛,但是量是非常少的,日本人的胃口大部分也都是很少的,他們仿佛更享受吃飯的過程並非數量。
良好的飲食習慣使得日本保持著所有已開發國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名號。
身高
因為歷史加上飲食的緣故,日本人的身高普遍是不太高的。而中國人雖然身高不太平均,但是總體來說身高還是比較可觀的,比如北方180以上的男孩子比比皆是。
但是日本人的身高就比較矮了,雖然現在日本的身高也逐漸在變高,但是總的來說身高還是不盡如人意。日本的女孩子一般都在155左右,像你們老婆新垣結衣這樣將近170的身高是很少的。
在二戰的時候,美國兵對於亞洲面孔很難辨認,分不清中國人還是日本人,身高就是他們辨認的一個方式。
化妝
在日本,如果女生出門不化妝是一件不禮貌的行為。
所以幾乎每個女生在出門前都會化一個精緻的妝,即使看起來已經上了年紀的奶奶們也都會化妝。
如果沒有化妝,那麼出門是一定要戴口罩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別人看出自己沒有化妝氣色不好。
但是在中國是沒有「不化妝就不禮貌」的這種說法,即使素顏出門也不會有人對你說說三道四,每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權利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如果看到在日本街頭有純素顏還沒戴口罩的妹子,那有很大的機率是中國人哦。
支付方式
中國移動支付盛行,現在還拿現金的人是少之又少。
但是日本人雖然也可以使用移動支付,但是並沒有普及,有很多地方並不支持移動支付,他們還是更傾向於使用現金。
我們用慣了移動支付,所以即使是身在一個移動支付不太發達的地方也會下意識確認一下:「能用微信/支付寶嗎?」但如果是日本人基本上就不會這樣。
冰水VS熱水
「熱水養生」是國內一貫的概念,還有「保溫杯里泡枸杞」這種既搞笑又反映了真實現象的說法。
但是日本可是沒有這種養生習慣的,不管是在家還是去飯店,你得到的都會是一杯冰水,即使冬天亦是如此。
所以如果在日本餐廳要熱水喝,那基本上就是國人沒跑了。
穿西裝
在日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不管是不是有會議,只要是上班,日本人總是穿的西裝筆挺,仿佛是公司為員工統一購買的工作服。
但是在中國,除非有正式的會議或者見客戶等很重要的場合會穿比較正式的衣服,其他時間都是比較舒適休閒的裝扮。
說話音量
剛去日本的中國人往往很難從一個文化習慣轉換到另一個文化習慣中去。日本人以謹慎小心禮貌著名,在公眾場合說話聲音也不會很大。
中國人剛來日本的時候因為在國內的習慣所以一般比較難控制自己的音量,不過如果在日本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習慣這種生活方式了。
垃圾
中國街頭,為了防止人們亂扔垃圾,幾乎處處可見垃圾桶。但是日本街頭的垃圾桶卻寥寥無幾。
一般在外面產生的垃圾日本人都會帶回家進行垃圾分類,而我們一般會說「垃圾不扔在外面,難道還帶回家嗎?」
所以要是在日本街頭看到拿著垃圾四處東張西望找垃圾桶,最後只能無奈的帶回家的人,一般都不會是日本人。
之前在推特上的「日本人是根據什麼特徵去區分中國人」的帖子也引發了日本人的討論。
「站在他們附近能知道,因為說話比較吵,遠距離看打扮」
「除了說話聲量以外,其實在各方面都跟日本人不一樣,例如服裝、打扮、髮型、行為舉止、等等,只要是日本人都能夠分出來」
總的來說對於中國人的評價基本上徘徊於「吵鬧」「不顧周圍的人」等負面形象,但是其中也有日本人表示不能以偏概全。
「按照你這樣說,說話大聲,只要用中文就會被認為是中國人,大聲說日文就會被當成日本人了?」
總之,從面容到生活方式,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至於那些不好的評價,我們現在也在慢慢改正,也讓日本人對我們的刻板印象在我們自身的變化中改變。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今川日語(jinchuan-riyu)」
點擊「了解更多」,一起免費學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