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犧牲70多個兄弟,只換來一個楚州安撫使,放到今日是多大的官

2022-08-10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宋江犧牲70多個兄弟,只換來一個楚州安撫使,放到今日是多大的官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農民起義事件,留下了眾多英雄豪傑的故事。宋江,是我國經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也是北宋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首領,更是梁山108條好漢的靈魂所在。

自古以來,農民起義就伴隨著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和社會動盪等因素。北宋這個王朝,從建立到滅亡只用了三年時間。在此期間,這個在歷史上曇花一現的朝代卻因為宋江而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宋江帶領的梁山好漢們在動亂時代舉起「劫富濟貧、鋤強扶弱」的大旗,得到了許多黎明百姓的擁戴,他們的故事在民間也是流傳甚廣。

然而可惜的是,後期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致使這群好漢死的死,傷的傷。而他自己也落得個被毒死的下場,實在讓人唏噓。

被逼上梁山

我們認識宋江多數是從《水滸傳》這本書中所得知,但歷史上也確有其人,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還是以小說裡面的情節內容為主。

宋江是今山東鄆城縣人,他在家裡排行第三。他長相黝黑,身材矮小,但力量不俗,善於舞刀弄槍,後來被招入鄆城縣做了一名押司,這在宋代是個基層吏員,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政府秘書。

他跟晁蓋自幼相識且交情不錯,後來晁蓋因為「生辰綱」事件後被官府通緝,然後不得已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

正在縣城做押司的宋江得知年少好友闖了大禍之後,決定幫助他躲過朝廷的追擊,使得晁蓋能夠順利的登上梁山。後來宋江與閻婆惜產生矛盾,並錯手殺了她,於是開始了四處流亡的生活。

那時,晁蓋在梁山已經取代第一任當家王倫獲得話事權。宋江在流亡的途中結識了梁山好漢中的吳用,他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不甘於在有勇無謀的晁蓋手底下生存,於是跟宋江密謀上梁山爭權。

走投無路的宋江只能勉為其難的答應,此時的宋江雖然是罪犯,但是對於落草為寇這件事卻是抗拒的,因為在他的心中依然有著為朝廷效力的信念,但是成為盜匪之後必然要與朝廷做對。

但此時的他也是沒辦法,只能與吳用一起上梁山。宋江為人樂善好施,經常幫助別人,因此在江湖上有著「及時雨」的稱號,在梁山好漢中聲望還是很高的,再加上他有勇有謀,因此成為了下一任首腦的人選。

在三打祝家莊那場戰役中,宋江找機會架空了晁蓋的實權,一步步登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然後帶領著好漢們開啟了梁山的新世界。

接受招安

原本梁山寇匪成立的初衷便是抵抗朝廷,但是因為宋江的加入,然後加上他和吳用對梁山等其他人的逐步洗腦,讓這個仇恨朝廷的組織開始只仇恨貪官污吏。

他們開始搜刮貪官污吏的財寶和糧食等分發給民眾,因此當時在民間只要提到梁山好漢都豎起大拇指。更有許多人覺得,被朝廷逼得太緊就上梁山當好漢劫富濟貧。

一個只有108個人的農民起義組織在民間聲望卻如此浩大,這個局面大大的威脅到當朝統治者。然而那時的北宋,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首先當局者奢靡無度造成了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再加上連年征戰,軍餉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國家沒有錢的結果最終落到了黎明百姓的頭上,賦稅年年增加,造成鄉野田間餓殍滿地。

再加上東北女真族的崛起,對奄奄一息的北宋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國家內憂外患。

為了鞏固政權,有大臣建議:「要攘外必先安內」,於是提出了朝廷向梁山寇匪實行招安的措施。不得不說,這個措施是很有效果的,正合了宋江的心意。

因為宋江心中還有著精忠報國的夢想,他憎惡貪官污吏,但卻忠誠於當朝皇帝,因此當朝廷提出招安的時候,宋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但這其實是朝廷想削弱梁山勢力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舉起為國效力的大旗,讓梁山好漢們北上抗遼,四處討伐其他不接受招安的農民起義軍集團,這樣他們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達到目的。

梁山不復存在

朝廷的野心是耿直的宋江無法預料的,但梁山好漢的實力也是朝廷始料未及的。在宋江他們代替朝廷招安其他起義軍的時候,都是連連告捷,均無傷亡,徹底打散了其他起義軍的士氣,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

此時的梁山人馬不僅在百姓中聲望很高,而且在朝中也擁有了他們的擁護者,這讓當局者更是感到極大的威脅。

於是朝廷繼續派遣宋江他們前往招安一個非常棘手的農民起義軍隊,為首的便是赫赫有名的方臘。

方臘的農民起義與梁山的有著很大區別,他們是一場正義的反封建社會壓迫的農民起義。他們最大的敵人其實就當局朝野,而不是某個貪官污吏。

而且為何方臘會如此棘手?是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們已經成功的占領了杭州及其周邊地區,這是一個小小的梁山所不能比擬的。與這樣強勁的對手交戰,是歷史給予宋江的一道難題。

宋江與方臘的這場戰役也是《水滸傳》整本書中最為精彩的一段對決。最終宋江梁山好漢取得了勝利,其實這也是作者施耐庵埋下的一個彩蛋。

其實按照當時方臘的兵力來看,想要打敗宋江是綽綽有餘的。但作者還是寫了宋江勝出,除了他的主角光環之外,還在隱喻當時的歷史時代下,任何農民起義都是很難成功的。

雖然這場戰役中,宋江他們獲勝,但也犧牲了70多名梁山好漢。梁山匪寇的勢力被削弱到所剩無幾,宋江也如朝廷招安時給出的條件,成功的進入仕途為官。

不過皇帝給他所封的官爵是楚州安撫使,這個官在現代相當於一個市級區的市長,可以說是個極小的職位。為官之後的宋江最終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沒能逃脫得了悲劇結尾的命運。

以宋江的足智多謀,再加上梁山108條好漢的協助,如果沒有接受朝廷招安,也許真的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整個事件下來,朝廷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宋江和方臘以及其他農民起義軍都成為了一枚棋子。

通讀《水滸傳》會發現那個歷史背景下的人們所呈現出來的冤屈和悲痛,是一種無力的抗爭,是抗爭之後的認命。

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有人堅守信念,有人迷失自我,都能找到那個與自己貼合的影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8e9c279fe451c0cd28267cac3848a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