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差點把康熙打的亡國,為何最後卻一敗塗地?結局早已註定

2019-10-02     關河南望

作者:漢宣團隊(康康)無授權禁止轉載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曾經坐擁士兵十萬人,在「反清復明」的戰鬥中勢如破竹。他是一位軍事天才,在歸順清朝後仍然被以禮相待讓他鎮守雲南。他怒髮衝冠為紅顏的事跡幾乎家喻戶曉,他也曾建立自己的王朝在衡州稱帝。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猜到描述的這個人是誰了吧?不錯,他就是平西王吳三桂。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手握重兵的軍事奇才,為何在和康熙戰鬥的最後失敗了呢?吳三桂在歷史上絕對可以稱得上一代梟雄,但是他也只可打江山,卻不能坐擁江山......

吳三桂小的時候就受父親的影響開始學習兵法和知識,等到少年時期,他不僅武藝過人在兵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詣。後來因為自身家世顯赫,很快的就隨父親進入軍隊磨練。

軍隊刀光劍影的日子和少年時期在家練武有很大不同,這種生活也讓吳三桂很快的成長起來。在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時,清兵根本沒有辦法入侵中原半步。後來崇禎17年,吳三桂投降清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吳三桂成為了當時漢人的「千古罪人」。後來吳三桂又在山海關大戰的時候擊敗了李自成,自此被康熙封為了平西王。

這一時期的吳三桂十分逍遙洒脫,然而,手握十萬鐵騎的吳三桂並不甘心在雲南做著他的「土皇帝」,他渴望著更大的地理版圖。在康熙整治「三藩」的時候,吳三桂起兵奪權,在雲南自立為王,建立自己的政權。

吳三桂起兵之後的結果大家是都知道的,吳三桂失敗了。上面我們也說了吳三桂自幼研究兵法,手握士兵十萬,那為什麼還是敗給了康熙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根據歷史記載,吳三桂這一生易主多次,並沒有很長時間的去追隨一位主公。從這個角度來說,吳三桂就是一個牆頭草。他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是想要依託他人的勢力生存,他這種做法就不符合一個帝王的所作所為。

吳三桂沒有魄力,就連稱帝起兵也是在康熙整治「三藩」的時候迫不得已而為之。當時的吳三桂還妄想作為一顆牆頭草希望康熙能根據自己提出的意見做出妥協,但是他低估了康熙的政治魄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吳三桂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

古往今來,無論是什麼戰爭挑起戰火都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是我們看吳三桂,他竟然是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起兵。眾所周知,當時清軍入關就是吳三桂放進來的,之後還親手殺害了永曆帝,結果打著這個口號起兵難道不是可笑至極嗎?並且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吳三桂不但師出無名,而且因為放清軍入關的事情在百姓們看來更是不可原諒,沒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

再來看當時吳三桂攻打清朝時的情況,當時吳三桂擁有士兵數十萬,在攻打清軍的時候是戰無不勝,清軍節節敗退。吳三桂一路北上,很快就占據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但是就在吳三桂打到長江流域的時候,卻選擇了駐軍觀望,此時的吳三桂還期望著康熙能夠看清自己的實力能夠因為自己的強大而妥協,之後兩人分江而治、互不干擾。但是康熙這個時候在吳三桂駐兵期間得到喘息,反過來攻打吳三桂,吳三桂因為後勤補給不足等原因,最終敗亡。

綜上所述,吳三桂確實是一位梟雄、軍事天才,但是他只適合帶兵打仗,爭奪領土,缺少政治手腕和魄力的他根本不懂得如何經營江山。所以,吳三桂的敗亡早已註定了。

歡迎閱讀漢宣原創,大家有什麼想共同討論的,請在下方留言或加入我們的圈子,分享閱讀的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6-ScG4BMH2_cNUg3m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