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運市場確實比較混亂,運價「跌跌」不休,疫情封控有貨出不得。亂局之下,國內外信息不同步,溝通缺失,很多新聞在傳達中「走樣」。
以下「新聞」,經查實核對,與當前事實不符,各位貨主、貨代請注意。
01
歐美多國暫停中國郵政包裹服務?
4月23日,網上有消息稱「歐美多國宣布暫停中國郵政包裹服務」,稱UPS、Canada Post、日本郵政、FedEx先後宣布,暫停發往中國的郵政包裹及快遞服務。對此,聯邦快遞、UPS等多家國際快遞巨頭回應,此消息並不屬實。
聯邦快遞中國公司表示獲悉,暫停中國郵包服務的消息不實,恰恰相反,聯邦快遞準備從4月25日起恢復部分華東地區的進口服務。鑒於上海的情況有所改善,聯邦快遞將從4月25日起恢復接收前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進口國際快遞貨件。
UPS方面表示,「近日就UPS全面暫停中國進口郵件包裹服務的信息不實。UPS持續運營,包括上海及深圳兩大轉運中心在內,皆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持續為客戶提供服務;我們也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以儘可能地減少對客戶的影響。目前,基於疫情發展情況,我們暫停了華東部分地區(上海、浙江、江蘇)的進口服務。此外,根據各地政府規定,我們會進行臨時性的服務調整。
對UPS而言,客戶、員工以及我們所服務社區的健康與安全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制定了嚴格的安全規章制度,並持續定期與員工溝通相關的防護措施以降低健康管理風險。」
Canada Post在4月21日發出通知,由於缺乏可用的航空運輸,4月21日起,該公司空運至中國的包裹和小包服務暫停,直至另行通知。不過,Canada Post將繼續提供平郵寄遞服務,寄遞時間可能長達12天之久。
日本郵政暫停發往中國的國際郵包。日本郵政的通知顯示,從4月22日起,日本發往中國的EMS、航空和海運的包裹將暫停,但書信類郵件仍可正常受理。目前,官方尚未確定重啟時間。
02
COSCO等多家船司調漲GRI?
4月21日,聯宇推送文章:《「跌跌不休」|5.1起各大船司調漲附加費,節前儘快出貨! 》 ,文章信息來源為: https://dpiusa.com/signals/signals-headlines-apirl-4-2022/#u-s-senate-passes-ocean-shipping-reform-act-of-2022
其中提到5月1日起多家船司宣布調漲亞洲至美國跨太平洋航線的「綜合費率附加費」(GRI)。 與此同時,多家自媒體也發出同一新聞。
也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分享這張圖,經小編確認,並沒有收到船司類似通知。注意:沒有加蓋公章的文件,一定要核實清楚!尤其是涉及金錢的問題。
小編今後會更加注重對新聞真實性審核,不信謠,不傳謠!
目前調漲GRI的措施,船公司並未有正式公布。後續最新情況,請以船公司官方通知為準。
03
全球1862艘貨櫃船陷入擁堵?
近日網上再次一篇標題為《爆堵!全球1862艘貨櫃船陷入擁堵!28%處於中國港口》的文章在航運圈以及外貿圈瘋傳,加上目前上海疫情的現實情況,似乎一場非常嚴重的堵船大戲又在上演。
那麼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我國港口到底有沒有爆堵?
根據船訊網/億海藍監測的數據顯示,4月12日/13日在全球在港貨櫃船舶數量為大約1700艘。船訊網/億海藍的分析師還向信德海事網表示,其這個「在港船舶數量」包含在港口碼頭上和在港區範圍內(包括錨地)在內的所有船舶。
再對比疫情後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的全球在港船舶數量,如下圖表, 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1800這樣一個數字其實並不算高,反而是相對更低的一個數字。
再來看看在中國港口區域內的貨櫃船舶數量。原文稱,在中國港口外待泊的船舶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從2月的260 艘攀升至4月的506艘。
船訊網/億海藍方面表示,這個506艘的數據實際上也是在中國港口區域內的船舶數量,並不是在港口外等待(錨泊)的船舶數量。
而根據船訊網/億海藍為信德海事網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在港船舶數量全球占比的確達到了22%這樣一個相對較高的值,不過考慮到中國本來是重要的貿易大國,世界10大貨櫃港口中有7個在中國,且常年的該占比均在15%以上,因此22%甚至是25%這樣的一個比值其實也屬於一種較為正常的範圍。
根據船訊網/億海藍為信德海事網提供的我國幾個主要貨櫃港口的《塞港報告》顯示,我國的一些主要港口因為疫情的確曾出現或正在經歷了一些擁堵,比如廣州港,不過都屬於輕微擁堵區間。 也並不是上述網絡文章所描述的那樣處於「爆堵」的情況。
內容來源:信德海事
中國某些港口的確因為疫情出現過或正在經歷著輕微的擁堵,目前我們並不知道未來會向哪個方向發展,不過現在絕對不是爆堵的狀態。對於網絡上一些真假難辨,尤其是一些外網的消息,很容易陷入盲信。要注意核實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