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秋,已逃往台灣的蔣介石叫囂著反攻大陸,委派少將師長唐宗率領受過特務專訓的上尉以上軍官數十人,潛入福建閩西長汀、連城一帶,收編當地散兵股匪,組建起一支反共武裝「自由軍縱隊」,下轄36個中隊,都是惡霸武裝。
這支「自由軍縱隊」先後在福建連城、武平、上杭、長汀一帶,不僅襲擊新中國地方政府、瘋狂殺害基層幹部,還肆意破壞交通,搶劫公糧、物資、錢財、姦污拐賣婦女,無惡不作,氣焰十分囂張。
根據中央1950年11月「必須限期消滅股匪,加速進行土改,發展地方武裝,堅決鎮壓反革命」的指示,解放軍第85師253團奉命赴閩西龍岩地區執行剿匪任務。
253團1營奉命進駐連城湖峰,對反共「自由軍」吳元開中隊進行圍剿。
中隊長吳元開是當地臭名昭著的匪首,借反共之名橫行鄉里,無惡不作,老百姓恨之入骨。解放軍進駐湖峰,他就帶領土匪中隊逃進山區跟解放軍打起「游擊戰」。他們白天躲在深山裡,派人化妝成貨郎、乞丐,偵察解放軍部隊動向,夜間則悄然出動偷襲哨兵、襲擊政府。
由於這幫土匪大多是散兵游勇,當地的地痞流氓、惡霸,地形熟悉,十分狡猾。加之新中國剛剛成立,當地群眾對解放軍剿匪缺乏信心,怕遭到土匪們的報復,因此不敢檢舉報信,使得解放軍剿匪的成效不大,多次撲空,在剿匪工作的前兩個月里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成績。
部隊經過反覆研究,採取「軍事圍剿、政治瓦解、發動群眾」的12字方針,不僅加強軍事上的施壓,還進一步加強群眾工作,深入山區、鄉村訪貧問苦,幫助群眾干農活,做家務,廣交朋友,宣傳剿匪的目的意義和決心。
但真正讓當地群眾下定決心幫助解放軍剿匪的,卻是兩件在如今看似並不起眼的小事。
一天,1營長夏廷光在走訪當地群眾蔣大爺家時,看到蔣大爺正在播種,便跟他攀談起來。夏廷光本是農家子弟,當兵之前在江西老家經常跟父親一起干農活,因此對種菜並不陌生,他跟蔣大爺自然越聊越熱乎。
夏廷光聊著聊著,忽然想到:剿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現在全營指戰員除了日常訓練和剿匪作戰之外,還有不少時間可以支配,何不用來種些蔬菜瓜果呢?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輕當時老百姓的負擔,可以讓戰士們體驗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成就感與滿足感,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這裡,夏廷光馬上跟蔣大爺等群眾商量,請求他們勻一些蔬菜種子給部隊。回到部隊後,當即組織全營幹部戰士在駐地附近開荒,收拾出不少片菜地,然後熱火朝天地把種子都播撒了下去。
連續幾天,解放軍戰士們把附近能利用上的空地都利用上了,種上了各種蔬菜瓜果。雖然種子剛播下去,短時間看不到什麼動靜,但是幹部戰士這沖天的幹勁和歡樂的氣氛卻被當地群眾看在眼裡。
沒過多久,夏廷光又想到一點:既然種了菜,何不幹脆再養些豬呢?反正當地山林間有不少空地,只要稍加整飭就能改造成豬圈了,他讓司務長從山民們手中買來一些豬崽,戰士們便像模像樣地喂起豬來。
部隊種上菜、養上豬之後,夏廷光和戰士們慢慢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當地群眾竟然開始主動向他們提供土匪的情報了!
為什麼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產生了讓解放軍分外欣喜的效果呢?原來,老百姓看到解放軍種菜、養豬之後,聯想到戰士們平時經常說「不剿滅土匪決不收兵」,這才真正覺得解放軍已經做好了跟土匪打持久戰的準備,也就是說只要土匪沒有消滅乾淨,解放軍一時半會就不會離開,這樣就不擔心土匪殺回來之後報復自己了。因此,群眾消除了心中最大的疑慮,紛紛把各自了解的土匪情況向解放軍戰士和盤托出。
比如,32團1營衛生隊住在一個會說客家話的潮州女子家中,她在看到解放軍種菜養豬之後,就主動提供了許多吳元開的情況。
她就是吳元開販賣到此地的潮州女,也受其迫害過。她向解放軍報告了一個很重要的情況:吳元開既心狠手辣、陰險狡詐而又非常好色,有個心愛的小老婆還藏在家裡,上山後也經常偷偷地回家來過夜。
衛生隊隊員們把這個重要情況報告了夏廷光等營首長,營里研究決定,採用守株待兔的辦法來活捉吳元開,從他那裡打開缺口,以利剿匪的進展。最後,夏廷光把活捉吳元開的任務交給1連。
1連採取內緊外松,派一個班對吳元開家進行24小時秘密監視。十幾天過去了。終於發現了目標,吳元開單身一人摸進了家。部隊一方面隨即包圍了吳家,另一方面封鎖了上山的道口。考慮到他身帶武器,半夜叫門他會負隅頑抗,就採取了突然行動,以閃電般的速度破門而入,打了他個措手不及,一舉活捉了「自由軍」土匪中隊長吳元開,當地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最後夏廷光等人在剿匪總結會議上深有感觸地說道:「一開始我們做種菜、養豬這兩件小事,並沒有跟剿匪聯繫起來,只能稱之為無心之舉。沒想到正應了那句話,無心插柳柳成蔭,兩件不起眼的小事最終卻幫助我們打開了老百姓的心扉,解除了他們心中最大的疑慮,從而獲得剿匪戰鬥的最終勝利。這充分說明,人民群眾最是心明眼亮,口頭上說一千道一萬也不頂用,只有真正拿出實際行事來,才能讓他們真正信任你、認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