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8月7日 · 1998九江洪水——大潰堤

2022-08-07     馮曉暉

原標題:九江歷史上的今天 · 8月7日 · 1998九江洪水——大潰堤

1998年8月7日,長江九江大堤發生決口。

地點:

九江

類別:

災難

《中國青年報》1998 年 8 月 8 日

1998 年 8 月 7 日 13 時 50 分,長江九江大堤發生決口,決口位於九江市城區長江大堤上游段 4 號— 5 號閘口之間。中央軍委緊急調動南京軍區、北京軍區某集團軍和福建、江西武警等部隊進行堵口。

8 月 7 日 16 時,溫家寶副總理趕赴九江,指揮九江堵口搶險。

8 月 7 日夜,江澤民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專門聽取國家防總的工作彙報,並作出《關於長江防汛抗洪搶險工作的決定》。《決定》指出,要把長江抗洪搶險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 1998 年防汛抗洪大事記》

一個月來,講述了九江近現代被載入歷史進程的兩個事件:民國時期的廬山抗日宣言和 1959 年的廬山會議。近三十年來,九江還發生過一件極有影響力的事件——1998 年的長江大堤決口,它使得九江名震全國,其實又沒有太大的歷史價值,災難類事件多是如此。

常言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因為「豆腐渣」工程本是個大醜聞,然而事件的發展卻又實現了大反轉,這就造成了筆者很難,也不敢貿然評說。

事件這麼重要,必須要寫。躊躇許久,筆者決定採用本系列最初的名字:《九江影像志》,全篇簡略記述事件的進程,對現場照片僅做少量講解。審視災難,影像的力量強於一切文字,再者,評述災難並無太大意義。98 抗洪預計三篇,分別是《大潰堤》、《堵口成功》和《鋼鐵長城》。其中《大潰堤》是災難篇,除了對事件的簡略介紹,主要百姓在災難發生後的情況。

1998 年九江大堤潰決前主要事件如下:

5 月 31 日,溫家寶副總理視察長江九江大堤永安段、市區長江堤,聽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長江防汛工作彙報。

7 月 2 日,長江上游出現第一次洪峰。

7 月 3 日凌晨 4 時,賽城湖九江縣二墾堤潰決。16 時 30 分,瑞昌賽湖農場堤漫頂潰決。兩堤受淹面積 1.2 萬公頃,受災人口 11 萬人。

7 月 4 日— 5 日,朱鎔基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到九江抗洪一線視察防汛工作,並對長江防汛抗洪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確保長江大堤萬無一失。

7 月 27 日 8 時,長江武漢至小池口河段實施封航。

8 月 2 日凌晨 2 時,長江九江段水位漲至 23.03 米,超警戒水位 3.53 米,為九江有史以來最高水位。

水位暴漲下的九江港 圖源:搜狐網

8 月 4 日,九江縣江洲堤潰決,死亡 4 人,傷 19 人,直接經濟損失 3.3 億元。

8月4日,江洲大堤決口後,群眾向武警呼喊救人 圖源:紀念九八九江抗洪20周年網上攝影展覽

8 月 7 日 13 時 50 分,長江九江大堤發生決口,決口位於九江市城區長江大堤上游鋼鐵公司段 4 號— 5 號閘口之間。

8 月 7 日下午,決口發生時的情景 圖源:紀念九八九江抗洪 20 周年網上攝影展覽

8 月 7 日下午,決口擴大後的情景 圖源:紀念九八九江抗洪 20 周年網上攝影展覽

下午三時,距離決口處 150 米的居民小區,公安民警正在幫助群眾轉移 攝影:賀延光

8 月 7 日下午,九江城西群眾轉移情景 圖源:紀念九八九江抗洪 20 周年網上攝影展覽

8 月 7 日下午,九江市,漫水後奔跑的市民 攝影:於文國

8 月 7 日下午,水漫九江城 攝影:於文國

8 月 7 日下午,水漫九江城 攝影:於文國

九江市緊急修築第二道防線 攝影:於文國

1998 年大洪水,九江市區及下屬所有縣市都遭受了嚴重的水災,一條條堤壩潰塌,無數房屋被淹沒,大批百姓離家失所。限於篇幅,本文只展示了九江市、九江縣的水災照片,並將日期限制在 8 月 7 日及以前。

搶險救災及堵口的圖片,將在 8 月 12 日展示,敬請期待。

《九江歷史上的今天》是介紹本地歷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選取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發生在當日或當月的一個事件,配以相關的照片、新聞圖片和文獻書籍等影像資料,並對事件緣由及產生的影響作出適當的評述。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資料殘缺,必有謬誤及取捨失當之處,誠請批評指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1c2883f859dc7ca3673c4616953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