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木堡之變到清准戰爭,衛拉特蒙古為何能一直稱霸西域?

2023-12-19     古今記實1

原標題:從土木堡之變到清准戰爭,衛拉特蒙古為何能一直稱霸西域?

導讀:其實從北元去國號分裂為韃靼和瓦剌開始,瓦剌就分布在西域地區。前文咱們介紹過由於明朝初期的明仁宗、明宣宗時期的國防政策的收縮,蒙古瓦剌部獲得了寶貴的十多年的發展的機會。結果瓦剌部獲得了空前的強大,在土木堡之變中消滅大明20萬精銳並俘虜了明英宗。雖然由於後來瓦剌的在草原的統治崩潰,但是殘餘勢力退守的還是西北地區。直到衛拉特蒙古之一的準噶爾部再一次強盛起來。

明朝中後期瓦剌(清朝稱衛拉特)勢力範圍的演變

如果說也先時期的瓦剌部是瓦剌最輝煌的時期,控制了從阿爾泰山到大興安嶺的整個蒙古大草原。經過土木堡之變逼得大明王朝不得不採取守勢,瓦剌部別說稱霸西域了簡直是稱霸大草原。瓦剌汗國也成為自北元去國號後再一次統一草原的政權。但是雖然瓦剌強盛,但是由於首領信誓旦旦的要當皇帝(注意不是稱可汗)還企圖讓大明予以承認。這個對於大明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口拒絕並停止貿易。依靠草原貧瘠的產出無法維持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所以瓦剌汗國迅速崩潰。

其實說瓦剌汗國崩潰無力控制草原被迫回到祖地,所謂稱霸西域有些誇張了。如上圖所示:瓦剌控制在北疆及以北地區;真正的傳統的西域地區由原來蒙古東察合台汗國演變過來的葉爾羌控制(主要在南疆地區)。在蒙古草原中東部俺答汗統治末期的公元1580年左右,漠北蒙古喀爾喀部首領稱汗不在聽從俺答汗的命令。草原上的蒙古勢力按照範圍大致有了漠南蒙古(俺答汗)、漠北蒙古(喀爾喀部)、和漠西蒙古(瓦剌,清朝稱衛拉特)三部的雛形。

在這個時候,瓦剌在北疆及以北地區遊牧,勢力遠說不上咄咄逼人。在等待著下一位部族英雄出現,帶領瓦剌部(衛拉特部)再次崛起於蒙古草原。直到清朝初年,衛拉特四部之一的準噶爾部的再次興起。

清朝初年衛拉特準噶爾部的興起

清朝在崛起的過程中,控制蒙古科爾沁部消滅林丹汗把漠南蒙古納入統治範圍。喀爾喀蒙古和衛拉特蒙古也名義上對新生的清朝稱臣納貢。由於清朝目標是中原的大明王朝,所以對漠北、漠西地區鞭長莫及。其實漠北蒙古的喀爾喀部和漠西蒙古的衛拉特部的依然是自己發展自己的。在這個過程中衛拉特四部之一的準噶爾部躍躍欲試,逐漸要走上歷史舞台,展現屬於自己輝煌時刻。

準噶爾部從巴圖爾琿台吉開始對其他同宗同源的衛拉特其他幾部進行侵擾和壓榨。衛拉特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部惹不起準噶爾部被迫西遷(後來18世紀,渥巴錫率領部眾從伏爾加河萬里東歸祖國說的就是西遷的這個土爾扈特部)。這樣準噶爾部從巴圖爾琿台吉、僧格再到噶爾丹,住噶爾部逐步完成從部族向汗國完成轉化,準噶爾汗國最終成型。噶爾丹趁著大清王朝平定三藩叛亂無暇理會的時候,趁機遠交近攻吞併蒙古諸部;消滅葉爾羌;消滅和碩特汗國建立了橫亘刑部的龐大汗國,再次稱霸西部。

等到大清王朝平定三藩、收復台灣乃至平定了東北和沙俄的領土爭端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準噶爾汗國已經完成對漠北蒙古喀爾喀部的占領兵鋒直指大清王朝的心臟。由此來開了清朝和準噶爾部長達七十年的戰爭序幕。在此過程當中,說衛拉特蒙古的準噶爾部稱霸西域是沒有問題的。

小結:

綜上所述,從瓦剌帝國時期到準噶爾在清朝時期的再次崛起,衛拉特一直控制著西域。不過在明朝後期那一段說瓦剌稱霸西域有些勉強。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1445fb0c891300a592933421b727c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