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向快速路何時通車?運河兩岸通行何時不再繞?最新回答來了

2020-01-17     餘杭晨報

出行,一直是歷屆「兩會」期間高頻出現的民生關鍵詞。大到完善交通「主動脈」建設,小至疏通農村鄉間道路、優化公共運輸服務,這些與城市交通息息相關的話題,都是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東西向快速路工程進展如何?」「四好農村路修得怎麼樣?」「家門口的公交何時開通?」……面對這些老百姓關切的民生問題,餘杭用一張日臻完善的交通路網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美麗公路」良渚片

秋石高架小林互通

東西向快速路何時通車?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餘杭三面環繞杭州主城,東西跨度大,一條串聯起餘杭東中西部的快速路一直是老百姓所期盼的。

家住崇賢新城的陳先生見證著家門口這條快速路從無到有,「我們日夜期盼能早日建成通車。現在去城區無論走繞城高速,還是運溪路或疏港公路,嚴重擁堵是常態,堵車又堵心。」

區政協委員朱飛燕在2017年區「兩會」中曾提出,築起一條餘杭東西向快速通道,不僅能化解老百姓的出行痛點,更能拉近臨平創業城、良渚文化城、未來科技城「三城三鎮」空間距離,加強相互間產業連結和提升的關鍵交通紐帶。

2018年6月,作為貫穿我區東西向經濟走廊「大動脈」的「一號工程」——東西向快速路工程正式開建,起點位於320國道疏港互通,與杭州主城區銜接,途經崇賢、仁和、良渚、瓶窯、倉前、未來科技城,終點位於餘杭街道,項目全長約34公里。

那麼,這條東西向交通要道什麼時候能通車?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昨日採訪了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他表示,在省、市、區政府及各沿線鎮街平台的大力支持下,自項目開工以來,一直都是開足馬力,儘快打通這條貫穿我區東西部的交通「主動脈」。2019年8月5日凌晨5時許,全線首個蓋梁成功澆築完成,為後續施工奠定堅實基礎。截至2019年12月底,已完成項目累計投資額40.5億元,形象進度完成總工程量的37%,預計於2021年完工。

東西向快速路項目推進中

2019年是我區交通路網建設「大豐收」的一年。國慶前夕,繼東湖快速路北延、秋石快速路北延、望梅高架路(部分路段)開通後,我區「三路一環」快速路中的最後「一路」——留石高架路餘杭段順利通車。由此,「三路一環」快速路總通車裡程已接近30公里。縱橫阡陌間,一張外通內暢的交通路網日臻完善。


運河兩岸通行何時不再繞?

生活在運河街道的老百姓對於長壽橋一定不陌生。隔河相望的城市主幹道東湖北路,行至此處變成鄉村道路向兩側延伸,兩岸居民想要跨越京杭運河,只能繞行東面的長壽橋。但該橋橋坡盤旋,安全隱患較大,交通事故多發。

 「繞行長壽橋到臨平需要40分鐘,而且這座橋老化很嚴重,在橋兩頭裝了限高門架和石墩,我們都不太敢走。」家住運河北岸的張曉波說。

為此,2019年就有區人大代表建議結合運河「四改三」工程,加快實施東湖北路向北延伸工程。隨後,好消息傳來,京杭運河橋樑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就包括新建東湖北路橋、拆復建豐稔橋和加固維修長壽橋、五杭大橋、新華大橋

2019年12月31日早上,在眾人的歡呼聲和機械的轟鳴聲中,東湖北路橋99.8米高的主塔基礎開始樁基施工,工程起點位於運河街道雙橋村長征路,終點與現狀東湖北路順接。該橋樑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60公里,全長1.2公里,總寬度28.5米。

據了解,截至2019年12月底,京杭運河橋樑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已完成投資額1.02億元,占總工程量17.5%。目前,長壽橋、五杭大橋、新華大橋加固維修已完成,計劃於今年2月底通車;東湖北路橋樑下部結構施工中;豐稔橋老橋拆除方案已通過相關部門審查,計劃2022年上半年完工。

京杭運河橋樑提升工程(一期)項目建設中

 「項目建成後,不僅可以完善區域路網,提高道路服務水平,更能推進運河美麗鄉村精品村(區塊)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區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項目管理科副科長方偉明說。

一條條貫穿城鄉的公路也是打通我區農村發展末梢循環的一劑良藥。去年我區「四好農村路」新開工項目涉及17個鎮街、98個村社,共188條、226.285公里。

仁和街道東塘村四好農村路

家門口的公交何時開通?

路修好了,便捷的公交出行亦是廣大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

「我們小區附近沒有開通公交線路,許多上了年紀的居民出行不便,到附近菜場買菜需要步行3公里,能不能請有關部門協調解決一下?」2019年10月9日,餘杭晨報「我要幫您」百姓熱線86185186接到餘杭街道南湖景秀灣小區趙大伯的電話。

在晨報百姓熱線的協調下,區運管處、公交公司、交警部門和餘杭街道等單位工作人員群策群力,用一周時間就完成公交462路部分班次調整,解決該小區5000餘人的公交出行問題。「現在這路公交車直接開到家門口,我去兒子家只要半小時,方便太多了!」居民丁阿姨樂呵呵地說。

公交開到家門口

無獨有偶。為解決閒林街道里項村村民的公交出行問題,餘杭公交公司多次實地踏勘,加快推進落實,及時完成482路公交線路優化,並在楊公塢、里山橋間增設一對嚴潮塢雙向停靠站,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優質的公交服務。

據悉,去年以來我區已新開、優化公交線路38條,年客運量達1.45億人次;推出學生接送線路、「枇杷節專線」等系列特色專線;新增(更新)新能源、清潔能源公交車218輛。進一步完善公交配套,天都城公交首末站、崇賢BRT公交站相繼投入使用;為臨平城區所有有條件的公交候車亭增加長凳,優化市民公交出行體驗。

針對深受廣大市民、遊客喜愛的綠色出行方式——公共自行車「小紅車」,餘杭不遺餘力地將其服務範圍延伸擴面。採納瓶窯鎮關於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及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增設公共自行車點的建議,2019年新增瓶窯中學、非遺博物館2個「小紅車」點位,為學生家長出行、參觀里窯老街打通「最後一公里」。

去年,我區公共自行車全年租用總量達1450萬人次,新增(擴容)點位35個,實現與杭州主城區「通租通還」、24小時全天候運營、「手機掃碼租車」「錯峰還車」「隔夜還車」、手機掃碼租車綁卡免押金等多種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0c-tW8BbDmBVZuPYp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