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美景四月天 煙花三月下江南

2021-03-31     王喜慶

原標題:人間美景四月天 煙花三月下江南

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北方人,大多喜歡或嚮往「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鎮,而每年春暖花開的四月便都有了前往一游的衝動。然而去的多了又沒了感覺,有時陪朋友去便「穿堂而過」早早的回到車上等著了。所以這些年這類題材寫的極少。

記得有一年去西塘古鎮,大清早我溜達上了一座石橋,在橋頂上和一位打掃衛生的老者相遇,打了個照面後我善意而仰慕的說:您這裡好啊!他說好什麼好啊?!其實當時的北方霧霾比較嚴重,和這裡水汽氤氳、煙柳低垂、吳儂軟語、小船咿呀的環境下相比,自然是這裡好啊!沒想到他又說:我這裡好怎麼我打掃衛生你溜達著旅遊呀?他自己越說越氣,後來居然舉著掃把要追我。真是哭笑不得。

時間一長,我好像也想通了:小鎮原來是人家過日子的地方,現在成了人家討生活的崗位,這些摩肩擦踵的遊客天天遊蕩在這裡,自然會影響人家的生活。雖然是夸人家的話,但是在人家聽來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味道。作為在這裡長大的老人有些怨氣也不奇怪。

西塘古鎮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東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蘇州85公里。我每次都是從上海過去,所以很長時間都沒弄明白西塘屬於哪裡。直到有一次住在嘉興市才知道它屬於浙江。

西塘是個千年古鎮,古名斜塘。明代建市鎮,界永安、遷善兩鄉,初名斜塘,後稱西塘。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村人在文水漾中建馬鳴庵。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唐介福捐宅為觀。唐氏子孫環祥符盪散居,淳祜年間稱胡受里。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嘉善縣,初議縣治設在斜塘。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陶莊稅課局移置斜塘,明弘治中稱斜塘市。正德(公元1506年-1521年),中稱西塘鎮。歷史上這個千年古鎮有時斜塘有時西塘,或為口音所誤也為可知。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密布,有9條河道在鎮區交匯,把鎮區分劃成8個板塊,24座石橋將古鎮的五塊地區連接成一片,這些古橋大都為單孔石柱木樑橋,至今保護完整。而這一切正是西塘千年以來繁衍生息的寫照。

西塘的宅弄分為連通兩條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後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內設在廳堂側面的陪弄,(這裡所謂的弄,北方人可以把它理解為胡同。)122條巷弄交橫縱錯,構建了古鎮的整體框架,並連接了新、老鎮區。2000 多米的煙雨長廊是西塘建築最獨特的標誌,廊棚在沿河一側設有靠背長凳。

西塘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曾出過進士十九人,舉人三十一人。明代以來,有志書記載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這些給西塘留下了濃重的書卷氣。

我在西塘的煙雨長廊邊看到一位外國女士,端坐河畔、獨沐春光、手捧一卷、安然吉祥,甚至有些「錯把他鄉當故鄉」的意味。

西塘就是這樣寬厚,無論誰來它都會把他攬在自己的懷裡,讓你安享水鄉的安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H_hngBrsvY2_Uu1F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