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湖中的黑水雞 叫雞卻不是雞

2020-08-31     王喜慶

原標題:雲居湖中的黑水雞 叫雞卻不是雞

我第一次去正定古城的雲居湖遊玩發現黑水雞後,頗為驚訝。大家知道這類生物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大多生存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我遇到與人類距離最近且數量最大的是河南的三門峽,到了冬季會看到幾百隻在一起,很有些壯觀了。當它們一起跑過冰面時,經常會由於冰滑而摔倒,讓人看了忍俊不已。

雲居湖的黑水雞很多,而且是幾代在一起生長。由於第一代黑水雞是從外面遷過來的,對人類有著極深的防範,而次生代的黑水雞則不然。雲居湖的這窩黑水雞今年繁殖了兩窩,第一窩的小哥哥們就承擔起了照顧弟妹的責任,它們會跑到離人近的地方叼食物去喂食小黑水雞。據說有的小哥哥喂食完小弟弟還會跑到父母跟前邀功討好。

黑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中型涉禽,體長24-35厘米。說它是鶴,個頭慘了點,說它是雞,爪子又不一樣,不僅色彩鮮艷,而且形狀差異大了許多。它們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葉、幼芽、根莖以及水生昆蟲、蠕蟲、蜘蛛、軟體動物、蝸牛和昆蟲幼蟲等食物,其中以動物性食物為主。

一般野生的黑水雞很怕人,看到人就會噼里啪啦的逃到遠處,或隱於蘆葦深處,或隱於荷葉底下。像雲居湖的黑水雞能夠和人相處到這種程度非常難得。轉念一想,如果它們吃慣了饅頭麵包,以後該怎麼辦?有點杞人憂天了。

這麼小的黑水雞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小傢伙長的頗帶喜感,沒有長毛的小翅膀看上去有點像珊瑚菜,小小的年紀居然有幾分禿頂。本應很帶色彩的爪子,現在也只是黑黑的。跟在小哥哥們的身後,從它們嘴裡分食一些食物,非常乖巧。

黃葦鶼是一種非常機警的鳥兒,可能是跟著黑水雞看到了人類的友善,稍微拉近了與人的距離,但是一看到大家舉起相機依然本能的飛了遠去。

人們管麻雀叫老家賊,不過是說它聰明機靈、行動敏捷。這裡的麻雀也是幾代湊在一起,畢竟是鳥類的繁殖季節,跟著黑水雞受到了遊客的優待。只不過它們的花樣比黑水雞多了許多,不是站在荷花頂上就是橫在荷葉梗中,給圖片增加了趣味性。

正定雲居湖人與鳥類的和諧相處是令人羨慕的。自然界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保護鳥類、保護生態應該成為世人的一種自覺,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能夠物種繁多、豐富多彩、相互扶持、恆久永遠。

小提示:1 拍鳥類需要有專用的長焦鏡頭 300-600為宜。2 拍鳥的人宜靜不宜動,動的越多就越容易驚動對方。 3 雲居湖停車在馬路對面,免費的。

作者簡介:

王喜慶 微博:莊上九爺。軍人出身卻喜歡聽著音樂、開著車、浪跡于山水之間。多平台原創專欄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歡文學的他居然寫了百萬文字於網上,而且圖片比文字更專業;不足之處是尚有兩個省份沒有走到。

如若喜歡,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0eQnQBd8y1i3sJyb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