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不是已經被官方淘汰了嗎?一個披著【目錄大綱】的皮,打著【記憶宮殿】【圖像記憶】【卡片學習】等經典學習理論的幌子,靠整容後【圖表格式】天生的顏值屬性誘惑學習者的大渣男!
-----嗶嗶——長文預警-----
這貨居然和渣男一樣受追捧,真應了那句話「毒品雖然有毒,但永遠不會滯銷」……
不要執迷不悟了少年,思維導圖堪稱學習圈的「奶頭樂」,黑流量屆C位小花,學婊姐第一碧池,愛割韭菜的白蓮大媽。
如果你歪打正著吸收了它的底層學習技巧,那簡直幸運到祖墳冒青煙,因為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裡暗含著讓你越學越差的大bug……
先說說我怎麼發現的,真不需要牛頓的蘋果。就因為我那段時間很沉迷各種學習方法,然後別的我都學會用起來而且開始提供正反饋了,維唯獨思維導圖總是不能得心應手。
氣得我一撂筆——是你有問題還是我有問題?
但作為一個終身學習愛好者,我是不會輕易的放棄的嘛,畢竟「強扭的瓜甜不甜,先扭下來再說」,否則我怎麼跟別人證明我不認可它是正確的,而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呢?
好吧欲破先立!
據說這一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快速記憶?條條框框往這一擺,可以一目了然?
來吧!展示!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快速記憶……」
「先寫出目標主題,再寫出其分支……」

……
……
好吧,並沒有記住,畫出來也很醜。
第一次嘗試——失敗。
不過我沒有放棄!
別的女孩只想跟你撩騷,老娘我想跟你單挑!
於是我再次化身舔狗去嘗試所謂的思維導圖,可謂導圖虐我千百遍,我待導圖如初戀。
不過第二個攔路虎又來了——美術技巧。
要知道,當年市面上炒作起來的思維導圖是長這樣的:

……
這……
算了我畫工不行,放棄吧。
認真的!!!要知道我當年學思維導圖的時候這玩意還很冷門,我是被圖片第一眼的有條理、視覺衝擊給鎮住的。
能畫出這麼好看的圖,沒用我也會努力用的啊,那一沓沓精美的思維導圖本身也是成就感啊!
不過我有這本事我今天還用在這裡賣字求生嗎?我中央美院都讀到直博了好吧。
看看我畫的——

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有黑歷史,找一張意思一下就行了,反正至少比這差,而且我說這是理科導圖你敢信
額,邏輯梳理的再清晰,這鬼畫符我都不想看第二遍。
——不過,妙的來了,這種抗拒反而能逼我一遍記住,因為我發自內心地不想再見到它……
所以說學習的靈感要在實踐中找!!!不要迷信什麼學習方法,我一直推崇的是先做再問,你車都沒發動,「轟轟」地踩油門打方向盤,你興奮啥啊?學習的駕駛證到手了嗎就上路?不當學渣界第一馬路殺手不甘心?
而且這的確是很多人被思維導圖打動的點——外貌協會。這跟學習圈鄙視鏈底層的精美筆記不一個邏輯嗎?手帳er還知道美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呢,這個思維導圖是哪來的白蓮花,又當又立。
而且你要嚴格來說,這些導圖看起來的確不明覺厲,可是卻讓我聯想到了很奇怪的東西……

我兒時的高端讀物——米老鼠
就這漫畫排版我能跟上就很難了,你讓我靠這個形式去記東西?你怕是在為難我胖虎。
不過後來!
後來!
後來!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科技的火光再次照亮了一片韭菜大地!隨著思維導圖的深入推廣,無數網站和APP隨之誕生了!
新的思維導圖換湯不換藥,換瓶不換酒,再次以全新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它成了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
你以為我要誇他嗎?
並沒有。
這玩意,寫少了就是個目錄,寫多了就是按著目錄全文抄送……
早八百年被九年制義務教育淘汰的東西,誰拿出來炒冷飯的?九漏魚嗎?
我最無力吐槽的是很多年後我買金融課,有個店鋪送的學長姐思維導圖筆記,疊起來比送的教材還厚,我開始以為是防止書本磨損的包書紙,直到某一天無意間回顧起店鋪頁面,發現它有送導圖筆記,我就問了店家說你們包裝時通常塞在哪裡,我會不會沒看到丟了。
店家回我:親,不可能看不到哦,我們送的筆記四本書都有的,一張一開呢,複印費都很貴的,賠本買賣了哦。
我當時腦子就瓦特了,我想我是不是又把紙張的大小記反了,如果1開不是最小單位,那他從我們常用的16開起步倍增後到底有多他娘的大
1開,就是13張A4紙。然後上面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什麼公司金融、國際經濟等等四本書的目錄加詳細定義經典例題摘抄。

我是真的驚了,這是赤裸裸地抄書啊……抄書就抄書,人家一本書幾百頁,你1開再大,密密麻麻擠上去,你當老娘黑眼圈裡長得是顯微鏡啊……
不過!!!即使到這裡,視覺效果這一攔路虎並沒有擊退我,因為我這個人,最看重的就是內在價值,我不會因為你外表的浮誇嫌棄你,不會因為你形式的捉摸不透就放棄去深入你,我迎難而上!
我選擇了最質樸的外表!
最簡單的形式!
!
!
!
我學會了分大標題小標題,列12345……
說實話我真心覺得,掌握這一點就掌握思維導圖的精髓了。
哎,至此,我的思維導圖之路也算及格了吧。
可是講真心的,好看是好看了點,但沒多大作用。
真的學習好的人記憶是靠腦子,學完了要內化的;學習不好的有這個條理性記憶的意識就行了,太聚焦這個形式就過而不及了。
而且倘若只是雞肋,倒也無可厚非,問題是——
它還有毒。
百度詞條已經直接引用了反面的研究報告——
經華東師大劉濯源帶領的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十五年的研究及實踐,得出的結論是「思維導圖」並不適合直接應用於學科教學,因為「思維導圖」過於強調「圖像記憶」和「自由發散聯想」;而非「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
對於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圖像記憶」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把知識記住」的效率,但卻無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屬於一種淺層的學習;另外「自由發散聯想」具有天馬行空,對思維不加控制的特點,更適合用於「頭腦風暴」式的創意活動,而不適合用於學科知識教學,因為任何學科知識都是有其內在邏輯及固定結構的,由不得胡思亂想。
基於學科知識的特性,學科教學必須強調「理解性記憶」和「結構化思考」,隨著學段的升高,知識越來越抽象和複雜,就更加要強調「理解的深度」而非「記住的速度」。
統一口徑,它很大的好處就是幫助快速記憶,而這也正是它的致命弱點。
首先,真的想要考好一門科目、或者應用一種知識,需要的是掌握和應用,而不是記住,因此「理解的深度」要重要於「記住的速度」,思維導圖避開了你用思考理解去鞏固記憶的方式,看似降低了你記住的難度,其實只是讓你的記憶變淺而已。
在記憶最高難度的挑戰賽里,有一個公認的牛嗶大法,也曾被大名鼎鼎的漢尼拔使用過,就是傳說中的記憶宮殿。但即使是王者級別的記憶宮殿大法,其本質逃不開記憶的存儲和讀取,它跟學習是兩碼事。
除非是最強王者,想要學好就不可能只靠記得再取用,而需要內化以後,大腦自動地批處理。
下苦功夫思考,百思不得其解後終得大徹大悟,得道升天。
你想學的爽、學的酷,反而去學花里胡哨的學習技巧,那你更大機率會成為另一種「典型」——反面教材,「雖然勤奮,但無卵用」。
你說你是笨嗎?這根本看不出來笨和聰明。
你只是太單純,被操控著、利用著社會規則的思維給洗腦了而已——不只是你,很多高宣揚者也沒意識到這點。
學習是有方法的,但那是就效率而言,過於看重方法本身,是捨本逐末。你可以學習方法,但你至少得先下苦功夫啊。
跟談戀愛一樣。
如果你接觸過高玩,了解過很多pua的套路技巧、擒男法則,甚至做過海王,渣女,覺得這樣的他們或者自己相比於為情所困的凡人簡直不可一世,但或遲或早,或年輕或老去時你最終都會承認,真心是最大的套路,傻傻地、執著地付出,並不是年少時以為的蠢事——
但你什麼都不懂就去付出,那就是模仿犯,學不來真諦,活該舔狗不得house:)
小王子裡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決定好要和一個人創造羈絆,就要做好為他流淚的準備。」
你想要有好的成績,就應該對學習心懷敬畏;即使失敗過,但不能因此妄自菲薄,甚至本末倒置,投機取巧。
要知道你學不好,也許只是你老師沒本事教會每一個人——他們甚至不能教會大多數人,靠大佬自己醒悟而沾光罷了,因為如今當老師並不是大佬的優先選擇,差生教差生,教不好不是老師的問題,是社會複雜層級的疊代結果。
摘自知乎:抹茶自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_h7XMBd8y1i3sJcU8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