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抗戰到解放戰爭,沉沒在建國前「太平輪」的中共情報英傑

2019-10-29     半杯餿茶

幾年前,沙溢曾主演了一個諜戰劇,小火過一陣兒,我還挺還看(雖然對其中某些愛情橋段不認同)。這部電視劇叫《滲透》,講的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在東北的情報網故事,沙溢扮演的是國民黨黨特務機關後勤科科長的角色。

這個人物的原型,正是原國民黨瀋陽警備司令部財務處上校處長張漢,隸屬中共晉察冀社會部東北情報網山海關情報小組。而這段隱秘的歷史卻是過於沉重,嘆息。。。

張漢

1922年,張漢出生於遼寧省西豐縣一個富商家庭(還有材料說,他的出生地是哈爾濱)。

祖父張靜波 ,愛國富賈;父親張維方,是東北的著名律師和法官。張家是東北地區名望家族。其姑父董英斌曾官至國民黨東北副司令長官。皆對中共的解放事業提供過不少的幫助。

握手左為閻錫山,右為董英斌

1938年,張漢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系會計專業。就是在東京,張漢參加了中共情報系統的外圍組織,也是著名的中國留學生反日進步組織「東北留日青年救亡會」(後改為「東北青年救亡會」),結識了其中不少中共成員,情報系統人員。從此,張漢成為了「黑暗中的火光,刀尖上的舞者」。

1942年冬,張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學成回國。這之後,張漢的歷史徹底被隱秘,從表面看,他回國後進入了偽滿時期的安東(今丹東)海關稅務課工作(此時,他已經進入中共情報系統,成為情報人員),後又調入山海關偽警察局出入境管理處從事翻譯,實則上他是受了當時東北情報網領導者之一的李振遠命令,通過關係打入了這一敵特機構,為的是保證東北情報網和晉察冀情報領導機構,延伸至延安的情報信息交通。

李振遠

1943年,晉察冀派出了資深特工李振遠,赴瀋陽重新整理了「東北青年救亡會」和「覺社」,正式編成了中共一個支部,中共東北支部,書記李振遠、副書記張為先兼組織委員、宣傳委員丁宜 周梅影。東北情報網體系完整化,組織嚴密化。因為總部設在瀋陽志城銀行。東北情報網因此又稱「志城銀行情報站」。

今天的瀋陽工商銀行,原志城銀行營業樓

志城銀行總經理鞏天民(1925年的中共黨員,建國後曾任遼寧省副省長)和張漢曾是情報戰線的哦「影子搭檔」,其事跡也殊為隱秘,在其後來所受迫害中,也因為檔案的機密,蒙受了多少苦難(而知曉其情況的原東北情報戰線領導者之一、晉察冀社會部處長,後任長春市副市長陳鍾;潘漢年等人皆已作古)。

鞏天民

張友恆(化名李才),奉晉察冀社會部許建國命令,任情報系統視察員。抗戰期間,曾赴東北實地考察東北情報網工作、思想,發展情況。其後來所撰寫的東北情報報告中有這樣的記述:這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與根據地交通聯繫比較好,因為打入偽滿山海關警察局工作的張大開(張漢),在交通聯絡上起了作用。

今天已經查證的檔案材料證明,正是因為張漢,中共東北情報網在抗戰期間,進出關內外所需的所謂「出國證」和「出關證」很快就能辦下來。情報和情報交通人員從東北進山海關,至天津再轉到晉察冀社會部,最後到達延安,張漢就像大海中那盞閃閃發亮的航標燈,既指引著道路,又給「行船人」保駕護航。當時,他還翻譯了很多日文情報(可惜,因為時間的久遠,戰爭時期的繁雜,這些情報的具體情況已經無從考證)。

1945年,艱苦的抗戰終於勝利了,隨即通過家族關係,張漢進入國民黨東北行轅內部,繼續從事情報工作。由於日語水平高,他被時任東北行轅參謀長的姑父董英斌先是安排在葫蘆島日僑遣返辦公室做日語翻譯。又調至國民黨瀋陽警備司令部上校財務處長。原瀋陽中共地下工委組織部部長李正風就曾回憶「我們有一位同志在東北行轅管錢」(可見張漢的隱秘性,只知其線,卻不知其真人)。

期間,許多重要情報經他手,轉給了瀋陽隱蔽戰線的情報組織,同時,還未潛伏小組和人員提供了資金,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重要貢獻。但由於種種原因,這段歷史一直沒有得到印證。

國共東北決戰期間,張靜波(張漢祖父)在瀋陽最熱鬧的太原街上開了一家西餐廳,這家西餐廳成為了中共情報人員交換情報的聯絡點。就是在這裡,張漢多次將獲取的瀋陽城防機密及國民黨東北剿總的部隊調動、物資供應情況轉送給組織。

1949年1月,張漢接到了新的任務,繼續隱蔽身份,赴台。

他的船票日期:1949年1月27日;船艙:二等艙47號;而那艘船,卻是今天不堪回首的中國航海最大的疑案之一:太平輪(2014年,著名導演將此事件搬上了銀幕)。

1949年1月27日夜11時45分,舟山群島外海,太平輪與迎面駛來的建元輪相撞,沉沒,罹難1500餘人,其中即有張漢。留下了遠在台灣的妻子,妻子肚裡的女兒。還有,他未能進行到底的事業。。。

十年後,妻子也離開了人世,遺腹女在奶奶的撫養下,慢慢長大。

而張漢的歷史,以及他所作出的卓越的情報功勳也仿佛如沉船一般,沉入了歷史的深淵,再也無人提及,靜靜的躺在「海底」。

2008年2月開始,遼寧省檔案館成立了專案組,重新考證和挖掘張漢烈士的隱蔽歷程。

三年時間,遍查了館藏東北行轅政會、東北行轅經濟委員會等相關全宗檔案約2000卷,找到了署有張漢名字的兩張匯款單及董英斌的任職電。此外,求助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幫助查找,在有關名冊里查到了關於張漢個人生平的檔案材料。另在瀋陽市檔案館、中央檔案館,包括國家相關部門的檔案里,查找有關張漢的蛛絲馬跡。所查到的檔案材料,又與張漢家屬、同學、友人的回憶和證明材料相符,特別是與當時的檔案材料(報告),為張漢身份的認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走訪了眾多親歷者、學者,包括北京、瀋陽,南京等多個城市後,慢慢的,一個情報英雄的形象完整了起來。

2011年,正式確認,張漢,中共東北情報網的成員,傑出的情報戰士。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與世長存,每一個犧牲都是不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YWFm4BMH2_cNUgw-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