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樹旁的尖房子,今天來了哪路「神仙」?

2020-11-01     成都Big榜

原標題:神仙樹旁的尖房子,今天來了哪路「神仙」?

每個路過神仙樹的成都人都會看到一座尖房子,但每個人都不知道尖房子裡面藏了什麼寶貝;就算有人知道這是一座網球館,也好像很少真正走進去看。

畫/@油子子

小時候,我們總會覺得打網球是項「貴族」運動

1916年,成都第一個網球場華美學院的路易斯網球場建成,那時候壩上所有學生宿舍、附屬中學和許多外籍教授家裡都有網球場。每當外國人打網球,都會引來一群人圍觀——這是成都人第一次接觸到網球這項運動。

一直到了2000年,網球逐漸傳開,但在大部分成都老百姓心裡,還是屬於很「貴族」很稀奇的運動。

@逯小雪說,他小時候和朋友在網球場旁邊的小賣部買東西,花了二十塊錢,在當時算一筆巨款。小賣部老闆一邊結帳一邊悄悄問他們:「你們是來打網球的嗦?

@周教練 開始接觸網球是2002年,那時候他剛上初一。那是他在上英語補習班的一天,英語老師過來說她可以教網球,有意願的可以報名,班上五六個小夥伴都覺得新鮮,齊齊舉手,其中就有小周。

這群小夥伴練球的球場,還是在城頭人民南路屋頂上,當時,成都幾個打得比較好的老師也在那裡練球。

正手、反手、發球,發球最難,和桌球中的旋轉球一樣,每一次發球都要進行球拍的移動摩擦,如果直著打出去,就會出界。

小周堅持練球,當時成都的網球場非常少,只在信工學院有一批,然後天府廣場背後老年活動中心有一片沙地改造的場地,再就是環路跳傘塔省隊的幾片場地。

練到後來,小周不上英語補習班了,他決定和網球結下二十年的緣。

當時沒有那麼多培訓機構,想練球最好的地方就是跟著省隊打。小周練過了自己的高中,順利拿到二級證書,進入體院,朝著教練發展。

周教練說,那時候打網球的人還少,二級證會好拿一些。直到2009年左右體院大量擴招,出現了很多青少年網球培訓班,之後,競爭才激烈起來。

成都的網球,也正是在這時候大量普及的。

學的人多了,網球從業者多了,場地也就多了。當時還有好多樓盤為了宣揚自己時尚,在小區里建一排網球場。

圖/@Vicky

畢業之後,周教練終於當上了教練。2012年,成都市開始推行短式網球,並且納入市運會項目,周教練帶著金牛區男女代表隊的娃娃些,拿了兩塊金牌。

回看這些學網球的娃娃,時代的進步在他們身上顯得非常大。才剛剛五六年級,就已經打得很順了,有攻防有套路有戰術,練到初中,打高中時候的周教練估計就能打得贏了。

圖/@Vicky

到了2015年,人們對網球的理解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高消費運動,而是轉為了普遍的大眾運動,打網球的人也越來越多,除了專業運動員,也吸引來了一群為了健身娛樂「玩網球」的人。

@逯小雪 拉著辦公室的四位同事一起學網球,就是為了健身娛樂,幾個哥們能打個來回之後,從小區樓下逐漸約到了更專業的網球場。

雖然這時候成都的網球場已經遍地開花,但每逢節假日,人都非常多,如果不提前預定,也還是找不到位置。

在網球場打球的那段時間,逯小雪見到過控場能力超強的60歲大爺,穿著拖鞋,全靠手裡球拍的翻轉;也見到過一下午練幾百次發球動作的小學生。

圖/@Vicky

每次回家,他都會路過神仙樹的那頂尖房子網球場,他說,原來他不會打球的時候,他從沒有留意過這座建築,現在斷斷續續玩了四年網球之後,他路過這裡偶爾也會停下車,仔細看看這些人發球的姿勢,接球的動作。

無論是像周教練還是逯小雪,愛網球的成都人,是真的越來越多了,現在人們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遠遠地看著那座尖房子,而是越來越多的人走了進去,開始嘗試打一盤網球。

「走,去約個茶」的習慣,也變成了「走,去約個網球」的洒脫。

隨著成都人對網球的關注升溫,網球在成都的氛圍也越來越好。成都的網球賽事,也在用飛的速度發展。

近三年來,在成都舉辦的重大國際賽事就有56項,中國高級別體育賽事有160多項。在世界領先的體育市場情報服務商Sportcal發布的全球賽事影響力國家和城市榜單中,成都位居第28名,也是唯一的一座進入前三十的中國中西部城市。

今年,又一重大體育賽事——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中建西南院成都CTA500網球賽在成都應運而生。

本次比賽由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中國網球協會、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體育青少節目中心、四川省體育局、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體育局、成都高新區管委會、成都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北京中網巡體育管理股份公司、國際傳媒港(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運營,成都體育產業投資集團責任有限公司全程策劃執行。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為賽事冠名商,怡寶為賽事官方指定用水。

10月31日到11月1日,伴隨著成都秋天的好天氣,四川的上百位精英級業餘選手來到神仙樹旁的尖房子,大概晃了一眼,有十來歲的小朋友的也有60後的健碩老人。

賽場上,遇到一位12歲的參賽選手羅俊昊,他是本屆比賽年齡最小的新秀。報名了本次比賽的男單男雙,身邊站著他俱樂部的小夥伴。

我問他:「男雙是跟身邊的這位一起哇?」

他非常驕傲:「我不會跟他打。「

「你和他對打過嗎?」

「我完虐他!」

小夥伴扭過頭來告訴我,他這就叫迷之自信。

羅俊昊6歲就開始在俱樂部打球,最初只是覺得好玩,後來越學越認真,從玩變成了專業。

上了初中住校,小羅也要每周抽兩天時間訓練。時間就是實力,所以他對自己的技術非常有信心。

在賽場上,與小羅對陣的是他的啟蒙教練,雖然緊張,但小羅還是打得沉穩,一攻一守霸氣十足。

他說自己現在正研究多米尼克蒂姆的發球技術,通過很重的旋轉球,讓對手調動起來,再找機會得分。 這次CTA500成都站的比賽,就是小羅對自己新技術的一次勇敢嘗試。

問他對比賽有什麼期待,他說:「沒什麼期待,已經輸了……」他轉念一想,又悄悄補充道:「下次再參賽,我一定打進八強。」

中國網球巡迴賽是中國網球界最高級別的賽事,也是中國網球界推出的全新IP。

賽事設男女單打、雙打、混雙5個項目,賽事分為四級體系,包括職業級 CTA1000、CTA800,業餘級CTA200、CTA500,面向四川省內精英級業餘選手開放

參賽選手在賽前進行了CTN等級測評,根據檢測的結果進行等級評定,達到CTN 5-7級的選手才被允許參賽。本次賽事的總獎金為30萬元人民幣,選手參賽後所獲積分,對於業餘選手向職業選手轉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以這樣理解,這項賽事在成都舉辦,目的就是鼓勵成都的網球愛好者們都參與進來,讓他們有機會踏入專業運動員的門檻,走上職業晉升之路。

第一天比賽日,選手們每個都神采奕奕,經過激烈的爭奪,武益凡、徐瑤等全川業餘選手圈內知名的運動員闖入了下一個比賽日。

第二天是決賽日,賽場涼爽的空氣里多了一絲緊張的氣氛,相比於第一天的放鬆,選手的攻防多了些謹慎。各組別之間的爭奪也更加激烈。

最後,塗秦取得了男單冠軍,馬雨桁取得了女單冠軍,彭長瑋、蔡照取得了男子雙打冠軍,李怡泓、曹添取得了女子雙打冠軍,唐文曦、鍾晉取得了混雙冠軍。

離開網球場,偷聽到幾位選手在回顧剛剛結束的比賽:

「今年好久沒有上場打過比賽咯。」

「你手感還可以噻。」

「不得行的嘛,我以前殺球,那才叫穩!」

兩天的比賽結束,成都網迷和在場選手們都意猶未盡。好在,下一場網球盛宴,11月下旬在成都舉行的2020年中國網球巡迴賽CTA1000全國總決賽,已經準備上了。

在即將到來的這場比賽里,我們可以在成都共同見證中國網球冠軍的誕生。

說來說去,成都人和網球的情誼,總之是越來越深厚了,無論是網迷、運動員還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都和網球發生過這樣那樣的故事,所以最後,大榜也想知道你和網球的交集。

你打過網球嗎?

網球在你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運動?

快來留言告訴我們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rhHUBURTf-Dn5FaU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