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肉夾饃雖多,可並非都是精兵強將,就連輕車熟路的老西安人都有可能因為看走眼而選擇失誤。那麼什麼樣的肉夾饃才值得你為它付出真心呢,下面這幾個要點,可能會幫你在西安找到最正宗的肉夾饃哦。
做肉夾饃的饃叫白吉饃,做白吉饃的手法各異,但稍有失誤,味道都會失之千里。但是如果你能在肉夾饃店裡看到這樣的白吉饃,那你可以考慮坐下來嘗嘗了。這樣的白吉饃,用行話來說叫「鐵圈虎背菊花心」。外表金黃酥脆,內心綿軟卻不沾牙,只有經過純手工打造,才能將力度控制的剛剛好,讓白吉饃展現出如此模樣。每一個做饃的師傅,看似隨意,其實都充滿了匠人精神。你看著他們右手的擀麵杖穩中有力的前後滾動,左手捏住麵糰,節奏均勻的上下摔打。動作簡單,意義重大。經過師傅們的內力傳授,白吉饃也充滿了力量,而通過師傅們對力道的控制,白吉饃的彈性口感也被控制的恰到好處。經過摔打出來的白吉饃,面香濃郁、酥脆飽滿,初碰牙齒時只覺酥脆,但是隨著唇齒的用力,才能感受到白吉饃內心的細膩。
白吉饃裡面夾的臘汁肉,其實和臘肉無關。臘汁在西安是老湯的意思,而每一鍋老湯,都是肉夾饃店裡的鎮店之寶。祖傳下來的秘制配方,後人嚴格按照標準不斷的往裡倒入適當的新湯,來彌補老湯的損耗,維持味道的穩定。做臘汁肉的豬肉也有講究,因為西安人對於其肥瘦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通常一鍋裡面,各式各樣的肉都有,但是對於做臘汁肉的人來說,帶骨的肋條肉最為完美,肥瘦比例適合,小火慢燉的時候,肥肉裡面的油脂被慢慢逼出,融入到老湯之中,再隨著老湯進入到瘦肉之中。幾個小時下來,肥的地方口感香醇卻不膩口,瘦的地方口感細膩卻不發柴,味道和口感都達到了一種妙不可言的平衡感,讓人只聞味道,就覺得正中下懷!
吃肉夾饃一定要用熱饃夾涼肉。剛剛出爐的白吉饃,順著邊緣輕輕霍一個小口,再用手指從兩邊一捏,瞬間分離,而一股帶著面香的熱氣也從這個小口裡悠悠的飄出來,此時將自然涼透的臘汁肉剁碎,趁熱夾到饃里,高溫之下,臘汁肉瞬間還魂,回到高光時刻!肥肉膏腴、瘦肉軟嫩、而饃自帶著一股原生態的清甜,二者結合,堪稱完美。
西安人做肉夾饃帶著一股陝西人民的霸氣,每一個饃都被臘汁肉塞的仿佛下一秒就要爆炸似的,吃的人會不由自主的用力捏緊饃的兩面,生怕丟掉一塊臘汁肉。而在這用力一抿的動作中,臘汁肉的纖維在擠壓之下層層綻開,饃和肉配合得天衣無縫,白吉饃飽浸湯汁以後口感更加軟糯,每一口咬下去,都給唇齒帶來莫大的滿足。
那麼吃西安的肉夾饃,只能幹噎嗎?是否需要搭配點什麼呢?可以,一般來講,純骨頭湯熬的粉絲湯和多辣多醋的涼皮,與肉夾饃在一起堪稱絕代雙驕,如果你覺得干吃肉夾饃太單調,這兩樣你可以二選一哦!
所以,西安的肉夾饃雖多,可並不是每一種都值得你付出真心的,但是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肉夾饃,我勸你冒著撐哭的風險也要再來一個,因為你真的是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