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的醫生
在北京婦產醫院的阮祥燕主任狹窄的診室里我見了很多關於生育方面問題的患者,比如高齡、多囊卵巢、復發性流產、卵巢早衰等等,這些不孕不育、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患者在杭州婦產科醫院也挺多的,南方和北方的疾病處理方面有些細微的差異,但教授們、專家們對於科研的執著,對於數據要求的精準、對於工作的一絲不苟的精神都是一樣的。
在阮主任的診室牆上,貼著一張由患者自發製作的照片,這些患者都建立了一個群,她們都是阮主任的忠實粉絲。這張照片上面是幾十個寶寶和一行字——2016小猴班,這些可愛的寶寶都是在阮主任的幫助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些孩子的笑臉就是家庭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人類世界的金子啊!
當然在北京婦產醫院阮主任這裡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案例就是冷凍卵巢的病例。與大眾熟知的「冷凍卵子」相比,卵巢組織凍存的技術有著不需要促排卵、微創手術取出部分卵巢組織等獨到之處,更是青春期前女孩保護生殖力的唯一辦法。
今天在診室里我看見一個才下手術台就風塵僕僕趕過來的35歲父親,他面色有些蒼白,早上抽完骨髓就匆匆來到這裡,他詳細向阮主任述說著7歲女兒的病情。兩個月前一場災難突如其來,女兒EB病毒感染後持續發熱、肝脾腫大、皮疹,多器官系統暴發性炎症反應,多器官迅速出現衰竭的表現,在深圳治療一段時間後轉到北京兒童醫院準備骨髓移植。
經過骨髓穿刺等檢查發現他女兒患的是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HLH),這是一組以CD8+T淋巴細胞及單核-巨噬細胞系統過度增生並產生大量炎症因子,引起的臨床綜合徵,進展相當迅速,一旦延誤病情,孩子就沒了。孩子的父親訴說著最開始的那些日子昏天暗地,一個大男人嚎啕大哭,卻沒有一滴眼淚,因為淚水已經流乾了。
所幸經過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Vp16等治療三周後,孩子的病情控制住了,準備近期行骨髓移植。在移植前要用大劑量的化療藥物,這些藥物的細胞毒性會導致小女孩的卵巢功能衰竭,因此,孩子的父親才抽完自己的骨髓,給孩子配型用,一下手術台就來找阮主任諮詢卵巢凍存的事宜。
這項技術還要從阮主任2010 年在德國進修的時候說起,一次偶爾觀摩手術讓她接觸到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當時手術床上躺著一位 18 歲乳腺癌的女孩兒,醫生給她取前哨淋巴結活檢手術,同時腹腔鏡下取出一部分卵巢組織,放在一特殊的瓶子裡,轉運到中心凍存庫,當時手術的老師告訴她,這是將卵巢組織先凍存起來,將來患者癌症治療結束再進行凍存卵巢組織的移植。
阮主任看過病史後得知,這位女孩子未婚未孕,但已患乳腺癌的她要經過放化療以及至少 5 到 10 年的內分泌治療,日後卵巢功能基本喪失,生孩子的幾率會很低,所以,在進行放化療之前把卵巢組織取出部分,凍存起來,等治療結束後再進行卵巢移回,這樣一來,患者還可以來月經、生孩子。
阮主任無比興奮,心想:咱們中國人這麼重視傳宗接代,也有很多年輕的女性癌症患者,為什麼不把這個技術帶回去?回國後,在領導的支持下,阮主任知難而上:提方案、建卵巢組織凍存庫、引進設備、組織核心技術培訓。這一路走來最令人驚訝的是,對自我技術嚴格保密的德國專家竟毫無保留的給了阮主任核心技術。
2016 年9 月 6日,阮祥燕帶領的生殖力保護團隊成功完成了中國首例人凍存卵巢組織原位再移植手術,打破我國在此領域為零突破的現狀。
目前,北京婦產醫院已經凍存卵巢組織 270 余例。而今天這個患HLH的7歲女孩,骨髓移植前的大劑量化療勢必會影響正常發育,現在保存卵巢組織,到十一二歲左右再進行移植,孩子就不僅能恢復正常的月經功能,將來還可以有生育能力,讓這些受過重創的孩子又能夠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享受做為一個女人的基本權利。
其實,因為科研經費的補貼,凍存卵巢也並不昂貴,一年也才幾千元錢而已。孩子的父親說「錢並不是問題,只要孩子需要,我的骨髓、我的血,甚至我的生命都是可以獻給孩子的。」這番話讓我感動得無以復加,我凝視著才35歲的他早生的華發,他那疲憊而又微胖的背影,那雙眼眸里含著對女兒最深沉的愛。
是啊!一個父親為了自己的孩子連生命都可以為她放棄,還會在乎其他什麼呢?父親為孩子考慮的不僅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孩子一輩子的幸福,是孩子將來的生活質量。要把一個罹患重病、生死懸於一線的孩子救活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保命的確很重要,但為了不讓孩子的人生有太多的缺憾,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過上一個正常女人的生活,父親又踏上了保護女兒生殖力的旅程!
這孩子的父親簽完字,辦完手續之後就準備走了,他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走之前還對阮主任千恩萬謝,他說:「7年前是我女兒來到這個世界上,讓我成為了一名父親,我和她媽媽把我們所有的愛傾注在她身上!噬血細胞綜合徵100萬分之一的發病率,落到我女兒的頭上可以說是不幸的。」回想起這些日子以來輾轉於各大醫院,女兒受到的太多的折磨和苦痛,他的聲音有些哽咽,稍稍停頓了一下。
他接著說道:「但是在我女兒發病的兩個月里,除了我這個親生父親義無反顧之外,還有深圳和北京這麼多萍水相逢的醫生盡力為我女兒醫治,讓我女兒還能健康、完整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將來也不會受到化療帶來的嚴重影響,讓我可以繼續做一名父親,甚至以後還可以做外公,於是,我找到了我後半生生活的意義,就是始終陪伴在我女兒身邊和感恩所有幫助過我的醫生,她們是我女兒的再生父母!」
這是一個患兒父親的心聲啊!阮主任和我們這些學生聽到他的這番肺腑之言時,大家都非常感動。當醫生們全力以赴的時候,當醫生想盡辦法、排除萬難為患者救治的時候,他們也希望得到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啊!醫生一心一意為患者,而患者也全力配合醫生的診治,這種良性循環的醫患關係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雖然每一個父親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手心的寶貝,但在阮主任的這間診室里我更能感受的父愛的氣息,這種愛穿越生死,穿越時空,這種愛,亘古綿長,無私無求;不因季節更替,不因名利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