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採收後的病蟲害防治也是葡萄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果實採收後,樹體需要養分來供應枝條老熟、花芽分化、根系生長和營養儲備,保證安全越冬及第二年葡萄發芽到開花前的生長。 這些養分主要靠葉片光合作用製造而成。 所以,葡萄果實採收後,應儘可能地保留好葡萄葉片,延長光合作用時間,讓葉片製造更多的營養,為下一年的豐產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主要病蟲害
葡萄採收後,容易出現的病害有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等,蟲害主要有天牛、葉蟬等,這些病蟲害對葉片和枝幹都會造成嚴重危害,如不及時防治或防治不力,不但會引起葉片提前脫落,迫使冬芽晚秋萌發,嚴重影響樹體營養積累和來年的生長和結果,所以必須十分重視采後葡萄病蟲害的防治。
二、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
(1)及時追肥:果實采後,可畝用平衡型復合肥15公斤+磷酸二氫鉀5kg用以補充營養恢復樹勢。促進枝條成熟老化,此時切記要控施氮肥和含氮量高的復合肥,以防枝條貪青旺長,影響來年花芽分化。
(2)秋施底肥: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完成。可在離樹幹基部60~80厘米處,向外挖寬40厘米、深50厘米的條狀溝,每畝施腐熟的雞糞或豬糞4~5方,加餅肥100~150公斤,加過磷酸鈣100公斤,施入施肥溝中摻拌均勻,施後覆土。
(3)葉面噴肥:葡萄結果後消耗了體內大量養分,在采果後可結合噴藥及時噴施葉面肥,有利於恢復樹勢,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防止葉片提前脫落。
(4)定期修剪:果實採收後,葡萄枝蔓仍會持續生長,要給予合理控制,防止過度消耗樹體養分。對新梢繼續做好摘心打杈,除去卷鬚和細弱枝蔓,對結果枝上的副梢只保留1-2個。其餘的全部從基部抹掉。留下的副梢,也只留3~4片葉摘心。同時,對枝蔓合理修剪,粗壯枝多留,弱枝少留,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應及早疏除。這樣既可防止枝條過度生長,也有利於養分積累,又可促使新梢的成熟和通風透光、減少病蟲發生危害。
(5)清潔田園:秋季果園雜草叢生,土壤透氣性差,采果後要及時中耕除草,及時清除田間的殘枝敗葉,減少病害傳染源。
(二)化學防治
採收後的葡萄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尤其是葡萄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白腐病等病害,常常造成全樹過早落葉,要求8月份噴藥2次、9~10月各一次:
(1)如果在採收期出現較嚴重的霜霉病,為保護好葉片,徹底控制住病害的蔓延,應在葡萄採收後,立即使用以下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的藥劑進行防治:
69%烯醯·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
71%乙鋁·氟吡胺水分散粒劑400~500 倍液;
40%烯醯·嘧菌酯懸浮劑2000~4000 倍液;
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
60%烯醯·吡唑酯水分散粒劑800~1200倍液等殺菌劑噴霧防治。
(2)如果在採收期褐斑病發生嚴重,採收後降雨又比較頻繁,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40%戊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2500倍液;
50%肟菌·喹啉銅水分散粒劑2500~3000 倍液;
70%肟菌·戊唑醇懸浮劑3500~4500倍液;
40%苯甲·肟菌酯水分散粒劑4000~5000倍液等藥劑,對全株葉片進行均勻噴霧,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每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霜霉病和褐斑病同時發生,為徹底控制住病害的蔓延,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40%唑醚·戊唑醇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
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500~600倍液;
56%嘧菌·百菌清懸浮劑200~300倍液等藥劑對全株葉片均勻噴霧,以上幾種藥劑交替使用,連噴2~3次。
(三)蟲害防治
葡萄採收後,還要注意防治透翅蛾、雀紋天蛾、二星葉蟬等害蟲的防治,發生嚴重地塊,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60%烯啶·呋蟲胺水分散粒劑3000~4000 倍液;
42%丁醚·茚蟲威1000~1500倍液;
6%甲維·蟲蟎腈懸浮劑300~400倍液;
30%茚蟲·吡蚜酮懸浮劑800~1000倍液等藥劑均勻噴霧,每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業實用技術,或有任何疑問,歡迎關注「睢陽農科服務圈」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