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考試一結束,作文題目立即引髮網友熱議。全國卷Ⅲ的作文題目是一幅漫畫,漫畫場景是畢業前的最後一課,老師對學生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漫畫的作者是林帝浣,江湖人稱小林老師。
1
時間退回到1993年,林帝浣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確定自己考了全校第一,驚喜地搓著手,撓了撓頭,大笑了一聲:「我中了!」接著自言自語:「我是報中央美院呢,還是……」話音未落,就感覺被人猛地往後拽了一下。他下意識地掙脫,回過頭,父親嚴肅的臉映入他的眼瞼。他頓時像泄氣的皮球,有氣無力地癱靠在旁邊的圓柱上。父親的話更是讓他絕望:「你哪裡都不能報,只能報醫大。」
林帝浣堅持自己,一定要報美院,父親則要他報醫大。一時間,父子的關係很緊張,經常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誰也不肯退讓。
林帝浣1975年出生在雷州半島上的一個村莊,家裡世代農民。由於家境貧寒,沒錢買書,他就去廢品收購站翻找,有好書有爛書,有深奧有通俗,沈從文、林語堂、豐子愷就是這樣漂著腐爛的味道進入他視野的,而《三國演義》只翻到了下部,多年以後才知道前面的故事。
在廢品收購站淘到的「寶」里,林帝浣最愛繪畫類圖書。所以,當知道自己高考考了700多分,他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報美術學院。而父親堅持要兒子報讀醫科的理由是:「醫院永遠不會倒閉,你永遠有飯吃,最重要的,家人生病你可以治好家人。」
父親告訴林帝浣,他最喜歡的二爺爺患了絕症,並帶林帝浣去看二爺爺。
見林帝浣來了,二爺爺掙扎著從床上坐起,蒼白的面龐因痛苦而扭曲,細細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滲出,好似每移動一下都是巨大的折磨。林帝浣無助地握著二爺爺的手,這一刻,他決心與父親和解,聽從父親的建議,報讀醫學專業。他想:我考了700多分,美術學院只要300多分,自己的分數能上兩個美院,如果報美院,實在太浪費。如果去學醫,那我就是個會畫畫的醫生,這個身份更酷。
就這樣,20多年前,在高考這座獨木橋上,林帝浣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山醫科大學(現已併入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
上了大學之後,除了拿手術刀,林帝浣更喜歡拿著畫筆到處畫畫。在大學的校道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少年,托著調色盤,在海報欄前描描畫畫。他畫的專注,而他身後時不時會圍過來一圈人,注目欣賞。
2
其實,林帝浣繪畫走的也是「彎路」,並沒有專門拜師。家裡窮,他從國畫起步,是因為成本低,一張宣紙3塊錢,油畫布要300塊,鋼琴則要3萬塊。攢下零花錢買來宣紙和毛筆,但實在是買不起一整盒顏料,就只買三種顏色:曙紅、藤黃和花青。這是三原色,可以調出很多顏色。
買不起書,就跑去廢品站,用零花錢按斤買豐子愷、齊白石、黃永玉等名家的畫本。
請不起老師,就自己臨摹。有一天上公共廁所,林帝浣專注臨摹豐子愷的畫,三下五除二畫好後,越看越喜歡,最後興奮地從廁所沖了出來,一連撞了幾個人,大家都以為遇到了「瘋子」。
畫著畫著,林帝浣用簡單的三原色在他灰暗單調的人生路上,畫出了人生的第一道彩虹——學校發現他的畫有豐子愷的意趣、黃永玉的隨性、蔡志忠的幽默,特地為他辦了個人書畫展。林帝浣請學校老師為展覽題字,那位老師大筆一揮,題了「小林書畫展」。從此,林帝浣就成為了「小林」。
書畫展的成功舉辦,撐起了林帝浣的「野心」。
大學畢業後,同學們紛紛走入各地的醫院,而林帝浣則留在中山大學,當起網頁設計師。
林帝浣開始研習書法。他發現,書法是非常養人的,可以讓內心平靜下來。每次心神不寧、心情煩躁之時,他都會練習書法,特別是小楷。練著練著,很快成為業內小有名氣的書法家。
為給繪畫收集素材,林帝浣又開始玩攝影。拿起相機之初,他只是為了給畫畫尋找素材,沒想到越拍越得心應手,於是,只要不上班,或是能請到假,他就會跑出去,找個陌生的城市走走。
林帝浣在攝影方面的「野心」是記錄時代,大量攝影作品都很有時代感。在貴州威寧,他拍下當地的留守兒童:黃昏的寒風中,一位女孩流著鼻血和鼻涕,冷得瑟瑟發抖。她已經5歲了,還像普通3歲孩子一樣矮小,願望是能吃到肉和糖果。這張照片深深刺痛了林帝浣,將此看作自己最重要的一幅攝影作品。
拍著拍著,林帝浣成了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務院新聞辦圖片庫(CFP)簽約攝影師。隨著獲得一個又一個攝影榮譽,他的作品集結成《時光映畫·鏡頭中的24節氣》等書。林帝浣在公眾號「小林」上分享他的國畫、攝影、漫畫、書法以及生活觀念。很多人找上門來,想在公眾號上投放廣告,林帝浣沒答應。他覺得真正有意思的事是不賺錢的那種,要一直保持窮,才能保持那份本真,即便出售,也要為公益。說到做到,「小林」公眾號好多次破例盈利,都是為了公益。
2018年底,林帝浣去四川大涼山考察。當地重男輕女現象特別嚴重,讀書的女孩特別少,衛生習慣也很差,大部分人沒有洗漱、洗澡習慣。林帝浣跟公益機構合作,推出一套文創產品,在公眾號上開售,所得全部捐給大涼山的孩子。
從涼山回來後,林帝浣闡釋了自己對公益的理解,「公益不是為了號召大家來捐錢,而是認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也可以用一點點業餘時間,身體力行去做些利人利己的事。」
3
林帝浣做事非常專注。有段時間,他畫《小林漫畫:人間治癒術》里的一幅畫時非常投入,在畫室里,他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嘴裡「嘰里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又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爭吵。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他越畫越起勁,手不停地揮動,用力地踩著地板,把木地板弄得「吱吱」響。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林帝浣終於停了下來,再次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對著畫作痴痴笑,臉像喝醉了酒一樣通紅,接著輕輕地吁了口氣,開心地說:「畫好了。」
2016年,央視《中國詩詞大會》找到林帝浣,請他創作10幅畫。其中幾幅畫是給選手的「看圖猜詩」題目,既要呼之欲出,又要不著痕跡,考驗的不光是作畫功底,更是詩詞涵養。這對初中讀過《全宋詞》、大學讀過《全唐詩》的林帝浣而言完全可以輕鬆駕馭。10首詩詞,10幅畫,兩個星期完稿,全都一條過,被節目組未加改動地取用。
國畫通常是1:2的長寬比,但是根據舞台造景,必須按照1:8的寬高比來繪製。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顯得雜亂,甚至產生很多視覺焦點,讓觀眾看起來不舒服。但實際是,無論江南杏花煙雨,還是漠北峻岭狂雪,甚至是蒹葭叢生的沙洲,林帝浣筆下的每一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四季流轉的詩意躍然於中國紙上,傳達著民族智慧,記錄著天地信仰,讓很多觀眾直呼「美醉了」。
也是2016年,二十四節氣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徵集相關畫作,眾多候選美術作品裡,最終選中代表中國去申遺的就是林帝浣的一組國畫。
今年已經是林帝浣第三年為《中國詩詞大會》創作背景圖了,他說:「詩意畫不是普通的山水風光圖,是很難以實景寫生代之的,詩詞的動人之處往往在意境與韻味,而不是單純的風光美景。」
林帝浣評價自己「相貌平平,智商更是平平」,能有今天的成績,是因為他真正貫徹了「勤奮、專注、堅持」。雖然他看似一次次「跑偏」,繞了不少「彎路」,但是路上的風景卻讓他比走直路收穫更多。
來源:《博愛》
編輯:李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