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沉迷於中式早餐,抱怨:包子為什麼只在早餐提供?

2019-12-27   吃貨寶雞

因為飲食文化差異,中式早餐和西式早餐不同,不僅在種類上有差別,在地區上中式早餐在不同地區都有差異,而在西方早餐的區域差異並不大。像西方人早餐喜歡吃的燕麥、麵包、煎蛋、牛奶、培根等食物。有趣的是一些早餐食物還會重複出現在他們一日三餐上,比如麵包。


相反中式早餐在種類上就要豐富很多,有地域之分還有種類、口味之分等等。像我們早餐里出名的豆花泡饃、油條豆漿、煎餅、包子、熱乾麵等等食物就是例子。這些早餐深受當地人喜歡,一些在中國的外國人也沉迷於這些中式早餐里。


比如我們的煎餅,曾經在Quora就有老外分享他是如何被煎餅征服的,以至於自己學會了怎麼製作煎餅。還說道:在美國從來沒有這樣美味的食物,這真是號稱超級的恥辱。

又比如在中式早餐中流行的包子,也有外國人沉迷其中,甚至因為午餐和晚餐吃不到,而抱怨:包子為什麼只在早餐提供?當然包子並不僅僅出現在早餐中,一些時候在午餐和晚餐也有提供,只不過在早餐包子出現的頻率更高。


當然我們要搞清楚外國人為什麼抱怨,就要先知道在他們國家的美食里是否有包子。事實上在國外根本沒有包子這種食物,如果說在西方有類似包子的食物,就是一些西方食品中的「餃子」,當然他們不叫餃子,而只是用了「包」的手段,麵餅內添加了食材。西方餃子裡會包上一些奶酪,僅此而已。


更多時候西方人對「包」的理解並不明確,雖然他們也喜歡從一種食物中吃到其他食物,通常他們只會將食材撒到食物表面,披薩就是一個例子。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西方食品中醬出現頻率高的原因之一,如番茄醬,單一的食物口味沒人喜歡。

其次包子的烹飪方式也是影響西方食品不會出現包子的原因之一,包子是濕熱烹飪的經典案例,利用水蒸氣的熱量來烹飪食物,這和西方人擅長的乾熱烹飪不同,並且西方人連蒸籠都沒有。


那麼為什麼包子在中式早餐里出現的頻率要高呢?首先包子是一種便於攜帶的食物,食用方便,甚至不需要筷子,而且因為包子種類豐富,能提供大量營養,很符合清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再者​中餐種類豐富也是影響包子為什麼在早餐出現頻率高的原因。中午我們有各種炒菜,麵條等食物,晚上又有豐盛大餐如火鍋這樣的食物等等。所以包子在這些時候就顯得不那麼出眾了,人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坐下來好好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