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太行烽火歲月 尋訪紅色故土

2019-08-02     味道山西

坐落於太行老區武鄉縣城的八路軍太行紀念館,1988年建成對外開放,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是我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史實的大型革命紀念館,也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旅遊景區。

「烽火太行」紅色旅遊線路為2日游,遊客可以從山西太原出發到長治武鄉,推薦參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文化園、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

巍巍太行,紅色武鄉。翻開武鄉的紅色旅遊線路,430多處革命歷史紀念設施、遺址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散布其間,現存的館藏國家級革命文物就達4026件(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革命聖地黎城,集自然風光與革命史跡於一體。在這塊紅色故土上,老區人民和八路軍將士一道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用真情和大義孕育了底蘊深厚的八路軍文化。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特推出精品紅色旅遊線路,並以「烽火太行」為主題,帶遊客走進長治武鄉、黎城等地,領略紅色文化。

主要場館為八路軍抗戰史陳列館,與八路軍將領組雕、八路豐碑遙相呼應,呈「一」字型分布。該館背倚鳳凰山、東眺馬牧河,坐北朝南,由序廳、六大陳列廳、休息廳、抗戰文化牆等構成。

主要景點有 「和平頌」主題公園,位於主展館東面,東接八路軍文化園、眺望馬牧河,西面與「百團大戰」半景畫館、窯洞戰模擬景觀相望,與鳳凰山緊緊相連。公園內的紀念壇是一座呈八路軍軍帽造型的圓形建築,壇中央鑲嵌著漢白玉和平鴿,牆體上鐫刻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大型擴建改陳工程紀實」碑記銘文。

八路軍將領組雕——「太行山」,位於紀念館內中軸線上,組雕反映了抗戰時期朱德、彭德懷、葉劍英、林彪、聶榮臻、羅榮桓、劉伯承、徐向前、賀龍、鄧小平、左權共11位八路軍將領的形象,是目前國內展示人物最多、體量最大的領袖群雕。

八路軍文化園是在抗日戰爭和民族革命戰爭的背景下,依靠太行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通過物化八路軍文化,用珍貴的革命文物和大量仿製的生活用品,生動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和太行人民在太行山浴血奮戰、艱苦創業的光輝歷程。遊客可以身臨其境,體驗八路軍當年戰鬥、生產、工作、學習、生活、娛樂及與當地民眾魚水情深的艱苦奮鬥精神。

在武鄉縣韓北鄉王家峪村,崇山峻岭、溝壑深幽中,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就在這裡。

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位於武鄉縣城東35公里處的韓北鄉王家峪村,現有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陳賡、陳錫聯等舊居,還有參謀處值班室、秘書處、茶爐房、警衛員住室、馬棚原址等。

抗日戰爭時期,王家峪村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這裡也成了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心臟。

當時,朱德還親自在王家峪的寨灣栽下一棵白楊樹。樹身筆直挺拔,樹冠枝繁葉茂。最為神奇的是,樹枝的橫斷面有一個鮮艷的五角星,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紅星楊」,這也成為了武鄉的一大奇觀。

如今,這裡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傳統教育基地,每年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磚壁村地勢三面臨崖,一面靠山。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司令部曾三次在此駐紮。據說,因為該村易守難攻的獨特地形,才被選定作為八路軍總部。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在村東北,一組由玉皇廟、佛爺廟、娘娘廟、李家祠堂組合的建築群中,總部在磚壁駐紮期間,指揮了華北抗日根據地許多重大的戰役。特別是在此部署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牽制了敵人大量兵力。

1961年,國務院公布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有關部門對總部舊址新窯院和李家祠堂、佛爺廟、奶奶廟、玉皇廟建築等進行了復原重建,並進行室內原狀陳列。正式開放後,磚壁這個山區小村因之為革命聖地而聞名遐邇,每年遊人絡繹不絕。

遊覽了武鄉的紅色景點後,遊客可前往黎城,於第二天瀏覽黃崖洞革命紀念地,聆聽紅色故事。

黎城縣是太行山革命老區,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東大門」。黃崖洞位於黎城縣東崖底鎮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海拔高達 1600多米。因這裡懸崖陡壁皆為黃色,東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

黃崖洞既是優美的自然景區又是遊客嚮往的革命戰爭聖地。抗日戰爭爆發後,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

在這片紅色故土上,曾發生過黃崖洞保衛戰,這是為了保衛兵工廠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堅守防禦戰鬥。

黃崖洞兵工廠不僅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製造了大量武器,而且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錘鍊出了一大批工業建設人才。

利用半天時間參觀了黎城黃崖洞革命紀念地後,可以驅車前往晉中市左權縣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會址、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目的地。

晉冀豫邊區臨時參議會舊址位於左權縣桐峪村西老爺廟內,1941年7月7日,臨參會在此開幕。大會宣告成立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公布了《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施政綱領》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組織條例》。從此,領導全邊區21個專區軍民全面展開了根據地的各項建設事業。

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坐落在左權縣麻田鎮上麻田村西南部,主要景點為八路軍總部舊址,1980年成立並正式對外開放。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華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左權、楊尚昆、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戰鬥、生活達五年之久,書寫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篇章。這裡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抗戰時期建築和文物,是中國革命紀念地之一。

據了解,紀念館是山西省紅色旅遊景點中展陳面積最大、文物實物最多、內容最全面、展示手段最先進的專題紀念館,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

如今,不管是在紅色武鄉,還是老區黎城,當地很多人都對家鄉的革命歷史如數家珍,都能講出幾個革命故事,紅色文化已成為老區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強力引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4BYGwBUcHTFCnfS1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