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認為孩子愛生病、長不高、身體弱等等,是因為吃得不夠、營養吸收不好。
其實小孩子的脾胃本身就弱,消化水平還達不到成人那樣快速和穩定,很容易因為喂養過度、攝入過多食物而導致積食。
一旦積食了,食物就堵在了孩子的腸胃,吸收不了,消化不掉。然後,你突然發現:孩子最近怎麼狀態有點「蔫」,吃啥都不香,沒胃口了呢?
5大信號表明,你的孩子可能食積了
信號1:食欲不振
如果寶寶胃口一直很好或突然胃口明顯下降,一頓飯要吃很長時間。排除其他病理原因外,很可能是由食積引起。
信號2:腹部不適,大便不正常
健康孩子的排便次數都是有規律的,如果變頻繁或次數減少、排便困難、拉肚子、便便惡臭,這些症狀都說明,你的孩子積食了。
信號3:口臭
消化不了的食物堆積在腸道里,被菌群發酵,從而產生口臭般難聞的怪味,同時舌苔也比較厚。
信號4:臉色不佳
孩子食積日久不愈表現在面部會是兩腮發紅、面色發黃,這些寶寶常伴有全身消瘦、精神萎靡、頭髮稀疏枯黃等症狀。
信號5:睡眠不好
睡覺的時候不安分,在床上一直翻滾、容易蹬被子、磨牙、說夢話;平時情緒急躁,愛哭鬧,難以集中注意力。
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幾個常見的小兒推拿的部位,大家可以在家試一試,如果孩子出現了食積,可以幫助孩子來消食。
清補脾經、胃經
位置:脾經、胃經都位於拇指的橈側面。
手法:清補脾胃就是在這個橈側面上,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來回推,這就叫清補,一般可以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胃、補氣血、清熱利濕、和胃降逆、化痰止嘔的功效。
順時針摩腹
位置:整個腹部。
手法: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厘米,順時針揉腹100~200次。
功效:具有調暢氣機、促進胃腸消化的作用。經常摩腹可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並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順時針摩腹為瀉法,能消食導滯通便,用於便秘、食積、腹脹、厭食等。
逆時針摩腹為補法,能健脾止瀉,用於脾虛瀉、虛寒瀉等。
捏脊
位置:背部的正中線,頸部到骶尾骨的連線上。
手法:讓孩子安靜地趴在床上,家長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後背的皮膚,由下向上沿著脊柱兩側,一邊把皮膚捏起,一邊向上推。
每捏三下將脊背提一下,即為捏三提一法。一般要捏3~5遍。捏脊推薦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臨睡前進行。
功效:捏脊具有調暢氣血、疏通經絡、調理臟腑的功能,針對食積的孩子也非常適合,還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