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憋壞的父母:這 14 個超好玩的遊戲,在家帶娃玩到嗨

2020-02-01     積木育兒


武漢封城10天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人數有增無減。

最新數據報告顯示:截至1月31日24時,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1791例,死亡259例,治癒243例,新增確診病例2102例,共有疑似病例17988例。

疫情嚴重,大家都很自覺地減少了出門的次數,儘可能地待在家中,不給國家添麻煩。

孩子憋得難受,大人也不好過。

於是,很多家長「絞盡腦汁」地玩兒起了孩子。但是,這樣的陪玩不是快樂,也無法促進親子關係,而是大大的危險!

甚至惡搞孩子:


可是家長也很委屈:家裡能玩的、不能玩的,都折騰得差不多了,還能玩啥?

別急,我們整理了14個適合在家裡做的小遊戲,既可以很好地消耗孩子的體力,又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安全還好玩,快帶孩子玩起來吧。


01

小貓鑽洞

適合年齡:1.5~3歲。

遊戲準備:薄被子1床。

步驟:

將1床薄被子捲成一個大大的桶狀,爸爸和媽媽分別坐在被子的兩頭,手捏住被子的兩角,將被子變成「洞」狀。

讓寶寶坐在媽媽的這一邊,爸爸在另一邊呼喚寶寶,或者用玩具引導寶寶像小貓一樣鑽進「洞」里去。

當寶寶成功鑽過來之後,爸爸媽媽可以用鼓掌的方式對寶寶進行鼓勵,或者把寶寶抱起來親親。

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寶寶鑽洞的過程中,在被子上這裡拍拍,那裡敲敲,讓被子接觸到寶寶,使寶寶爬得更有勁兒。


02

追蹤星光

適合年齡:1.5~3歲。

遊戲準備:手電筒1個。

步驟:

在光線較暗的屋子中,爸爸用手電筒隨意著地上任何一點,媽媽拉著寶寶一起去追踩光點。

當寶寶踩到光點後,爸爸停頓一下,然後再用手電筒照射別處。

媽媽鼓勵寶寶繼續追蹤光點。

當寶寶熟悉遊戲後,爸爸媽媽可以加快照射的速度或拉長照射的距離,增加難度。


03

跟著媽媽走

適合年齡:1.5~3歲。

遊戲準備:繩子1根。

步驟:

在地上把繩子擺放好,準備踩著繩子走,媽媽走在前面,雙手平舉,寶寶跟在媽媽後面,模仿媽媽的動作。

鼓勵寶寶一個人走繩子,媽媽在繩子的另一端稍微抬起繩子晃動,加大寶寶踩繩子的難度。

媽媽和寶寶交換角色,寶寶來晃動繩子,媽媽來走。

遊戲過程中媽媽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動作,如:假裝掉下去,或者各種小動物走繩子的樣子。


04

我是平衡寶貝

適合年齡:1.5~3歲。

遊戲準備:書1本。

步驟:

拿出一本寶寶的小繪本,放在寶寶頭頂讓他感受一下書的重量。

媽媽可以先向寶寶示範,把書頂在頭頂,慢慢向前走,不讓書掉下來。

媽媽把書放在寶寶的頭頂,鼓勵寶寶學著媽媽剛才的動作,自己來完成。

選擇的書不要太重,以免砸傷寶寶。


05

不倒翁

適合年齡:3~4歲。

步驟: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先看看不倒翁的樣子,然後讓寶寶學不倒翁站好,雙腳併攏,爸爸媽媽分別坐在寶寶的兩旁。

媽媽一隻手壓住寶寶的雙腳,一隻手輕輕將寶寶推向爸爸,爸爸雙手接住寶寶。如此反覆。

適當增加難度,可讓寶寶在倒的過程中將一隻手臂舉過頭頂。如果寶寶做得好,爸爸媽媽要及時給予鼓勵。

如果寶寶害怕或者不配合,千萬不要勉強,可以先試試其他遊戲。


06

最愛滑板車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滑板車1個,皮球1個,沙包若干。

步驟:

設定起點和終點,媽媽和寶寶在起點,爸爸在終點。讓寶寶坐在滑板上,靠手部力量推動滑板車,由起點向終點滑行。

寶寶俯臥,胸部趴在滑板上,背上馱著幾個沙包,將沙包從起點運送到終點。

寶寶坐在滑板上,雙手捧球,雙腳用力推動滑板車,將小球運到終點。

在遊戲中探索、發現自己的能力,是孩子自我創造和自我突破的過程。


07

好玩的小靠墊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小靠墊2個。

步驟:

爸爸和寶寶分別趴在小靠墊上模仿小魚游泳的姿勢。可以邊玩邊對寶寶說:「小魚小魚,游回家,游到深海里,游到淺海里。小魚小魚,出來透透氣。」

爸爸和寶寶分別在小靠墊上跳,假裝在玩蹦蹦床。爸爸可以邊跳邊對寶寶說:「蹦蹦床,真神奇,一跳跳到天上去。」

爸爸和寶寶分別拿著一個小靠墊,把小靠墊當作方向盤,模仿開汽車。可以邊玩邊對寶寶說:「小汽車,開得快,開到東,開到西。紅燈停,綠燈行,請把車開到停車場。」

爸爸和寶寶把靠墊夾在兩腿之間,模仿小兔子向前跳。可以對寶寶說:「小兔子,拔蘿蔔,拔到一個大蘿蔔,夾在腿間帶回家。」

遊戲前,爸爸媽媽應注意場地是否夠寬大,避免寶寶在跑跳過程中因撞到家具而受傷。


08

踢坐墊

適合年齡:3~4歲。

遊戲準備:沙發坐墊1個。

步驟:

寶寶躺在沙發或地墊上,雙腳高舉,與身體方向垂直。

媽媽把一個坐墊放在寶寶舉起的腳掌上,和寶寶一起數:「1、2、3。」然後寶寶用力把坐墊踢飛。

寶寶和媽媽換角色。讓寶寶來放坐墊,媽媽來踢。

這個遊戲能訓練孩子的堅持力和忍耐力。由於遊戲要求父母把坐墊平衡地放在孩子腳掌上,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充分合作。


09

小羊搭路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泡沫板或硬紙板3塊。

步驟:

家裡寬敞的地方設置起點和終點。用3塊泡沫板並排鋪成一條小路。

寶寶在泡沫板上行走,走過一塊泡沫板時,要轉身把泡沫板拿在手裡,繼續前行。走到泡沫板的盡頭時,把手中的泡沫板放下鋪路,再往前走,如此反覆進行。媽媽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幫助寶寶傳遞泡沫板。

爸爸媽媽可以把遊戲內容編一個小故事,比如,羊爸爸、羊媽媽帶小羊去姥姥家,走到河邊時發現橋被大水沖走了,需要自己搭路才能通過。


10

拍球練習

適合年齡:4~5歲。

遊戲準備:球一個。

步驟:

爸爸扶著寶寶的手拍2~3下,球要儘量彈高,便於寶寶的手有足夠的時間調節。

鼓勵寶寶自己拍球,爸爸可以和寶寶比賽,看誰拍得多。

等寶寶熟練拍球後,可增加難度,換成小一點的球讓寶寶練習,或者可以讓寶寶練習10秒鐘內最多能拍幾下。


11

連續前滾翻

適合年齡:4~5歲。

步驟:

媽媽可以先給寶寶做示範:躬身,低頭看向自己的腳尖,雙手分開放在地毯上,數:「1,2,3。」身體開始向前翻滾。媽媽可以扶住寶寶的腰來保護寶寶,等寶寶熟練後,再與寶寶一起練習。

開始時,寶寶只連續翻滾做2~3次即可,然後再逐漸增加到5次。要求寶寶在做動作的過程中,翻滾路線儘量保持直線。

多鼓勵寶寶,儘量讓寶寶自己完成前滾翻。爸爸媽媽在必要時應給予幫助,隨時注意寶寶的安全。


12

軟骨功

適合年齡:5~6歲。

遊戲準備:繩子1條。

步驟:

爸爸將繩子系成一個圈,圈不用太太,寶寶的身體能輕鬆通過即可。爸爸可以先系一個大圈給寶寶做示範,再改成小圈讓寶寶用。

鼓勵寶寶將繩子由頭套下去,由腳下拿出來,再由腳套進去,從頭部拿出來。

爸爸應提醒寶寶不要用蠻勁兒,仔細體會其中的技巧。剛開始訓練時,繩圈可以相對做得大一點,讓寶寶容易活動。


13

用力拉動繩子

適合年齡:5~6歲。

遊戲準備:繩子一條。

步驟:

爸爸與寶寶分別拉動繩子的兩端,爸爸稍用力,讓寶寶感受下用力拉繩子時的力量。

可在地上中間畫一條橫線,爸爸與寶寶進行拔河比賽。爸爸稍微用力拉住繩子,鼓勵寶寶用力拉動繩子,看誰的力量大。

遊戲時,爸爸應配合寶寶的力度,避免寶寶因用力不當而受傷。


14

空中拍手

適合年齡:5~6歲。

步驟: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一起跳躍,看誰跳得更高。

媽媽站立不動,雙手抬高,讓寶寶跳起來與媽媽擊掌。

媽媽可自由調節手臂的高低來為寶寶設置不同目標。


親子遊戲,最可貴在於父母和孩子能夠真正地帶著情感投入進去。

如此,父母與孩子之間自然的情緒流露、表達和溝通,不僅能促進親子感情,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感受或遺憾或興奮或驚喜或急迫等多種情緒,從而提升孩子對自身情緒的調節和控制能力。

這樣的親子時光,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陪伴。

願這個非常假期,可以變成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個最親密、最有愛的假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5xZA3AB3uTiws8K5s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