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育苗常見生理問題解析!嫁接常用頂插接操作方法是什麼

2019-11-25     果樹小百科


來源:雙星種業

西瓜育苗常見生理問題的判別與解決

燒苗:出芽前燒苗,瓜芽呈蒜瓣狀,無主根或根毛,主根表面呈銹黃色。出芽後燒苗,子葉呈缺水狀,有萎蔫或新生真葉黃白,呈黃心苗。防止燒苗要控制施肥量,一般每畝苗床拌0.5~1公斤復合肥。燒苗後要勤上水,或大水沖肥,嚴重時換土。

徒長苗:表現為下胚軸細長,葉柄長,葉片小,葉色淡,苗細弱。多為苗床高溫高濕造成,苗床及時通風降溫。

閃苗:苗床溫度高、外界溫度低時放大風,幼苗突然轉入低溫乾燥環境引起的葉片失水萎蔫。預防措施,苗床放風要由小到大,逐步進行;需揭棚要晴天氣溫回升後進行。

灼苗:太陽直射床內溫度很高,幼葉失水、乾裂死亡。防止灼苗主要是及時澆水保濕,晴天中午勿使床內溫度過高,同時避免幼苗突然受強烈光照。

西瓜嫁接育苗常用頂插接操作方法是什麼

嫁接育苗頂插接的操作技術要點:砧木應比接穗提前播種,以砧木第一片真葉出現至展開為嫁接適期,接穗苗以子葉展開為宜。頂插接的工具為竹籤和保險刀片。竹籤要削成與瓜苗下胚軸同粗的略扁楔形,橫斷面為半圓形,先端漸尖。嫁接時先用刀片將砧木第一片真葉和生長點自基部削去,用竹籤在砧木上方切口處刺一個0.5—1厘米深的孔。在接穗子葉節處向下削去下胚軸表皮,再翻轉接穗從背面斜切第二刀,切除接穗根部,使接穗切面成楔形,將削好的接穗苗迅速插入砧木苗的孔中,與砧木切口周圍儘量貼和。為保證成活率,切、插接穗的動作應快而准,嫁接環境要遮陰背風,空氣溫暖濕潤。嫁接後要及時噴水保濕,扣嚴棚膜。

西瓜嫁接育苗常用靠接操作方法特點是什麼

嫁接育苗靠接的技術要點:接穗的播種期應比砧木提前一周左右。靠接是利用粗度、大小相近的砧木和接穗,在砧木靠近子葉節處,用刀以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為下胚軸粗度的一半,長度約1厘米。接著在接穗的相向部位以相同角度向上斜削一刀,深度和長度與砧木一致,使砧木與接穗的切口能相互嵌合為一體,再用專用嫁接夾將植株夾好或紮好,然後立即將苗栽入營養缽中。砧木和接穗的下胚軸和基部彼此離開1厘米以上,在嫁接苗成活後切除接穗的根部。還應注意使嫁接苗的接口處距土面高度不小於3厘米,以避免接穗生根。

北方西瓜栽培整地有那些要求

華北多旱氣候區,生長前期和中期(4-6月)降雨少、生長後期(7-8月)降水較多,有些年份和地區會出現暴雨澇災。整地作畦需考慮有利於澆水和保墒。在本區若利用小拱棚栽培西瓜,應做成低畦或波浪式平畦,有利生長前期保持土壤墒情,也便於果實膨大期的灌溉。中晚熟西瓜露地栽培,一般將畦做成平畦,方便灌溉也便於排水。

西北乾燥氣候栽培區,生長季降雨很少,地表和葉面的蒸發量很大,灌溉條件是能否種西瓜成功關鍵。整地作畦方式主要考慮減少蒸發,有利灌溉,一般採用畦面較地表略低的低畦形式,以滿足西瓜對水分的需求。

南方西瓜栽培整地有那些要求

西瓜生長季降雨多,雨量大的南方地區,整地做畦主要以有利排除積水為原則,適當兼顧生長後期的伏旱補水。南方平原稻田區,地下水位高,土質粘重,降雨多時易積水受災,西瓜整地作畦一般採用深溝、高畦形式。

南方整地作畦有寬、窄畦兩種。寬畦面寬4米左右,畦面兩側種植西瓜,瓜蔓向畦面中央伸展,畦面中間可間作;或在畦面中間種植西瓜,瓜蔓向畦面兩側伸展。窄畦面寬2米左右,兩個畦為一組,在畦面一側種植西瓜,瓜蔓向畦面中部伸展,並跨過畦間的溝延伸到另一畦面。無論哪種在畦兩側均有30厘米深溝,與瓜田四周的排水溝(深約50厘米)相通。挖溝的主要作用是加厚畦面土層,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畦面地下水位。後期乾旱時,也可利用這些溝進行瓜田灌溉。

溫馨提示

種了那麼多年的西瓜,西瓜栽培對環境有何要求?

西瓜生長的最適溫度範圍為25-30℃。西瓜全生育期所需大於15℃的活動積溫量為2500-3000℃以上。積溫不足時,易出現果實變小、畸形、空心、含糖量低等。

西瓜生長要求日照時數為10-12小時。光照充足植株健壯,花芽分化好,坐果率高,品質好。西瓜結果期的光飽和點大於10萬勒克斯,光合作用的補償點為4000勒克斯。

西瓜單株全生育期耗水量約1噸。但根系不耐澇,土壤含水量過高時,會造成根系缺氧死亡。苗期適宜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持水量的65%,結果期的土壤含水量最高不宜大于田間持水量的80%。

磷鉀源庫~食品級99.7%磷酸二氫鉀

提供專業權威的產品檢測報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增甜、壯籽抗倒,抗病抗逆,作物增產法寶!

如需購買,請點擊下面的藍色文字「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_7poW4BMH2_cNUg8tU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