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助手
葉蟎是草莓上為害最為嚴重的害蟎,其發生可導致草莓植株會矮化早衰,葉片變褐色及乾枯,開花期受害植株的果實縮小,且畸形果增多,草莓的品質嚴重下降。
一般來說,當氣溫下降到15℃時,將不利於葉蟎的生殖活動,但在草莓設施栽培的條件下,溫濕度相對適宜,它們可繼續危害和繁殖,若防治不力,恐暴發成災。
據資料記載,危害草莓的葉蟎包括硃砂葉蟎、神澤葉蟎、截形葉蟎,二斑葉蟎等,但就曹利軍老師近年來的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各草莓產區的主要葉蟎種類為二斑葉蟎,那麼,用「紅蜘蛛」來指代葉蟎就顯得不太貼切了。
關於二斑葉蟎
二斑葉蟎又名二點葉蟎,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蜱蟎目,別稱黃蜘蛛或白蜘蛛。
成蟎:似橢圓形,體長0.45~0.6mm,寬0.3~0.4mm,生長季節為白色、黃白色,體背兩側各具1塊黑色長斑,取食後呈濃綠、褐綠色。
卵:直徑0.12mm,球形,有光澤,初產時乳白色半透明,後轉黃色,孵化前出現2個紅色眼點。
幼蟎:半球形,淡黃色或黃綠色,足3對。
若蟎:橢圓形,足4對,靜止期綠色或墨綠色。
二斑葉蟎分布較廣,寄主植物較多,包括多種蔬菜、大田作物、果樹及花卉等。有著適應力強、繁殖速度快(一個世代為15天、可孤雌生殖)、世代周期短、抗藥性強等特點,這也讓其在草莓上逐漸取代了其他葉蟎,從一種次要害蟎上升為主要害蟎。
二斑葉蟎對草莓的危害
二斑葉蟎喜群集於草莓葉背面,以幼蟎、若蟎、成蟎在葉片及葉脈吸取汁液為生。
初期,葉脈兩側會出現細微的失綠斑點,之後隨著危害的進一步加重,葉片的綠色逐漸減淡,出現白褐色。
當種群數量增大時,會出現絲網覆蓋葉片的情況,二斑葉蟎在上面繁殖產卵,影響草莓葉片發育,植株矮化早衰,生長緩慢。
二斑葉蟎在草莓花果上的危害與葉片上相仿,均是行刺吸危害,結網拉絲,可造成果實縮小硬實,畸形果增多,對果實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
二斑葉蟎的綜合防控
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摘除底部黃葉、老葉、病葉和清除雜草;發生期勤查葉背,發現有成團狀的小黃點等檢測特徵時,注意摘除受害葉片,切莫隨意丟棄,應統一收集後銷毀;通過增施有機肥、活土君復合菌劑,生長期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來改善土壤的營養結構,促進草莓健壯生長,抵禦蟎害的發生;懸掛黃板對二斑葉蟎有一定的誘殺作用,還可兼防其他蟲害。
海精靈生物刺激素~海藻提取物+礦質腐植酸;
生根養根,爆髮式生根,改善作物生理黃化之利器!
如需購買,請點擊下面的藍色文字「了解更多」
生物防治:主要是釋放捕食蟎,如胡爪鈍綏蟎、智利鈍綏蟎、加州新小綏蟎等,捕食蟎釋放時間很重要,過早釋放田間紅蜘蛛蟲量太少,捕食蟎不能建立種群,過遲釋放田間紅蜘蛛蟲量太大,捕食蟎控制效果差,一般選在蟲口上升期時放,如每畝6000株草莓釋放5~6瓶加州新小綏蟎,每株釋放1片葉,間隔30天補充釋放1次。
化學防治:棚室草莓在開花前,重點選用殺蟎劑進行一次防治,藥劑可選擇聯苯肼酯、丁氟蟎酯、乙蟎唑、乙唑蟎腈、噻蟎酮、尼索朗等,打藥時一定要打透葉背,如果遇大發生,一次施藥後田間殘留蟎量仍較高,隔7天之後再殺回馬槍,才能有效地控制危害,並注意輪換用藥。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CoVwG4BMH2_cNUgA9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