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並文/張書豪
世界文化遺產——哈爾施塔特,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被譽為「地球上最美小鎮」。
從希臘神話到《魔戒》,再到《哈利波特》,魔法在歐洲人心中的地位,猶如哪吒於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人們對於魔法的熱衷,走過歷史河,超越存在與否,仿佛聖誕老人一般,早已成為歐洲文化中特有的符號。
從文化符號角度出發,透過鏡頭窺視歐洲大陸,那裡的湖水、城堡、天空、高山、以及遍布各地的教堂都充滿魔法的痕跡。
聖母升天與聖若翰洗者教堂,典型的巴洛克哥德式建築,和諸聖禮拜堂和庫特納霍拉歷史中心,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
走進歐洲,無論是城市的大街小巷,抑或鄉村的田間湖邊,目之可及必少不了風格各異的教堂。
這些教堂是人們精神寄託之所,是歷史與藝術的濃縮,亦是與神靈溝通之門。從教堂入手,找尋歐洲魔法世界的入口,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第二大教堂。1805 年,拿破崙曾在這裡加冕,成為義大利國王。
梵蒂岡聖彼得教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無數的歐洲藝術大師為它建造傾注了畢生心血。
當日光穿破中央穹頂射入殿堂,側窗被一扇扇點燃,魔法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是日,時雨初晴,兩道彩虹像魔法棒劃出的光芒跨越米蘭大教堂,一隻鴿子從彩虹中飛來,教堂的尖頂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威尼斯,絕美的景色和悠久的歷史完美融合在一座危機四伏的水城。
當然,魔法還會在不經意間,以各種形式乍現,就好像傑克的魔藤,等等。
無論是美輪美奐的哈爾施塔特,還是靜謐的國王湖,再或是雲隱霧繞的魔法森林。
德國的水,總有凝神靜氣的魔力,徜徉其中,連呼吸都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悠長,生怕言語間擾到湖中孕育的生靈,打破那一切靜好,時光不老的魔境。
魔法森林——位於德國境內與奧地利接壤的邊境小鎮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的拉姆紹 地區(Ramsau),雲霧瞬息萬變,景色寧靜怡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魔法文化又怎能缺少城堡的滋養。從硝煙瀰漫的9世紀開始,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歐洲的城堡大多幾易其主,但其建築體系與風格一脈相承。在這變與不變之間,永遠縈繞的也許就是歐洲的魔法氛圍。
走進歐洲,大可想像每座城堡中都藏著魔法師,當經過某個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我們就能找到霍格沃茨學校。在魔法的世界裡,即使是鄉村,也一定被魔力浸染得通透。
天空是魔法的競技場,時而熱情奔放,時而憂鬱惆悵,永遠無法預測它變化萬千的模樣。蒼穹之下,人們或孤舟宿雨,去尋找魔法之泉;或登高送目,眺望詩和遠方。
然而今天的一切,都將成為明天的過往,只有那天空和魔法,閒看著這一片片未來遺蹟,永世相承。
捷克克魯姆洛夫內城, 1992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高的山脈,是銜接天地的階梯。與東方的神山仙草不同,這裡的白白皚雪中孕育的是關於天使的傳說。
在瑞士,傳說天使來到凡間,心醉於一座美麗的阿爾卑斯山谷,在一座山峰上鋪滿無盡的鮮花和森林,鑲嵌銀光,令其閃爍珠鏈,還為它許願說:「從現在起,人們都會來親近你、讚美你,並愛上你。」
這座山峰就少女峰。如今,少女峰那或雲蒸霞蔚雲紗半掩的獨特溫婉景象吸引著每一個來瑞士旅行的人,天使的願望已經實現。
德國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寧靜的郊區。
但在歐洲人眼中,阿爾卑斯山存在的意義卻不止於此。早在公元前15年,羅馬帝國軍團就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橫掃並征服了半個歐洲。現在,這裡是登山、滑雪、滑翔傘等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或許在他們眼中,阿爾卑斯山是為了被征服而存在。而征服,則是為了這片歐洲大陸上魔法的榮光。
奧地利上特勞恩達赫斯坦(Dachstein) 山上,萬千色彩相映成輝;山谷是極限運動者的天堂。
(本文原刊載於《攝影世界》2020 年 2 月刊)
編輯:張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