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上過中學的人,都會對課本上那個身體前傾的關漢卿畫像有印象,它的作者就是著名畫家李斛。今年是李斛誕辰一百周年,「融象創真——李斛百年誕辰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李斛是一位對中國畫創新有巨大推動作用的畫家,他出身四川貧農之家,1942年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傅抱石等大家,大膽探索為中國畫人物繪畫引入西方素描造型技法。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又應徐悲鴻之邀赴中央美術學院執教,拜李苦禪為師學習大寫意花鳥畫。李斛在《印度婦女像》《關漢卿》《白石老人像》等作品中實現了西方寫實技法和國畫寫意精神的有機融合,他的藝術創作既有西洋畫的嚴謹精確,又兼容中國畫的筆墨意韻,他與李可染、宗其香、蔣兆和並稱為新中國中國畫改革的四大旗手。令人惋惜的是,1975年,李斛在藝術創作盛年去世,時年56歲。李斛的恩師徐悲鴻先生曾為他題詞:「以中國紙墨用西洋畫法寫生,自中大藝術系遷蜀後始創之,李斛仁弟為其最成功者。」
本次展覽彙集了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及家屬收藏的李斛經典力作百餘件,包括中國畫、油畫、素描、速寫、雕塑等,全面立體地呈現了李斛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成就。
開幕式現場,徐悲鴻之子、著名畫家徐慶平高度評價了李斛的藝術成就。他回憶了李斛創作《印度婦女像》的往事。「知道這幅畫在當時的影響有多大嗎?當時有人考中央美院,老師問他考哪個系,他指著這幅畫說,畫這張畫的人在哪個系我就考哪個系。」徐慶平認為,從這次展覽中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的進步、勞動人民的國家的建設都展現在李斛的畫作裡面。「如果說70年來我們的中國畫有這麼多偉大的成績,以李斛先生為代表的一批畫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讓中國畫有這麼豐富的表現力,令人讚嘆,令人心怡。」
大展開幕同時,李斛家屬將李斛代表作品20件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