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泥、假滑、成膜、乳化,這些護膚界的術語,你知道嗎?

2019-12-08     愛蓮記Aimee

護膚界有一些常見的術語,你知道嗎?

搓泥

「搓泥」是指用了一些護膚品後,在臉上可以搓出一條一條,或長或短,或多或少的泥狀物,顏色可深可淺。

搓泥分為自搓泥和互搓泥,對皮膚不會有傷害。

自搓泥是指產品成分本身自己和自己搓出泥來。比如一些用於保濕的高分子成分,大家很熟悉的玻尿酸,具有很好的抓水吸濕能力,在吸水之後會變得稠厚,之後在皮膚上形成一層膜,如果用手搓一搓就容易出泥。

還有黃原膠,卡波姆這些增稠劑,也會產生搓泥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原理。

有沒有一種情況是,產品本身具備自搓泥的屬性,它在用的時候並不會搓泥,卻是在與其他產品一起使用時,發生了搓泥的情況。這種情況叫互搓泥。

比如防曬產品,自身具有搓泥的屬性,但它在用的時候可能沒有產生搓泥,卻是在下一步使用粉底時,受粉體的影響,產生了搓泥的情況。

如果要繼續使用的話,需要改變一下使用方法,方法如下:

1.等待每道程序的護膚品徹底吸收後,再接著塗抹下一步

這是避免搓泥的最基本的方式。

尤其是擦上精華液、保濕霜等含高分子膠及增稠劑的產品後,還沒有吸收就馬上又擦上粉底或是隔離乳、防曬乳等產品,就會產生搓泥的情況。

2.塗抹產品時的手法要注意

塗抹含有果酸、水楊酸等成分的美白或抗痘產品後,再塗抹隔離乳或防曬霜等產品時,手法上需要注意,避免來回揉搓時,果酸及水楊酸的成分與隔離或防曬霜中的成分會發生反應,產生沉澱物,且影響防曬的效果。

建議等果酸、水楊酸等成分的產品徹底吸收後,再塗抹隔離或防曬產品,塗抹時,用手指輕拍或點拍的方式。

3.更換產品

如果按上述的方法使用後仍然出現搓泥的現象,不妨檢查一下爽膚水、精華、乳液、面霜中哪件產品含有「卡波姆」等增稠劑的成分,或者是不是遇到了含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產品,也可以將它們其中之一替換掉。

假滑

用洗面奶洗完後臉部滑滑的,好像洗不幹凈的感覺,被稱為「假滑」。這裡面的原因是產品中的表面活性劑是否與水中鈣鎂離子發生反應所決定的。

表面活性劑如果能與水中的鈣鎂離子發生反應,則說明這一類別的是不抗硬水的表面活性劑。

就比如肥皂,肥皂也是表面活性劑,它就屬於不抗硬水的表面活性劑,用肥皂洗完衣服後會發現盆上或水池周圍有一圈的皂垢,皮膚會有乾澀感。

表面活性劑如果不能與水中的鈣鎂離子發生反應,則說明這一類別的是抗硬水的表面活性劑。

這是因為鈣鎂離子在皮膚形成的水膜造成的假相,當你用手摸時只能摸到的是水膜或因水膜而起到的潤滑的作用。就比如甜菜鹼類等等。

當你了解了這個原理後,就不需要擔心是不是沒有洗乾淨了。

成膜

說到「成膜」,那就要說到防曬產品了。特理防曬的產品它的原子微粒是片狀的,在臉上塗開的時候,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並且像鏡子一樣,通過反射陽光,達到防曬的目的。

將防曬產品塗抹在臉上時,它的成膜是需要時間,需要一個過程的。在塗抹時,這個成膜的過程就啟動了,塗的越均勻,膜的覆蓋面越均勻。這個成膜的過程大概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所以,塗抹完防曬後建議等它徹底乾燥了再塗粉底或者上粉餅。避免未成膜時,就使用粉餅或者粉底導致防曬成分與粉底或者粉質粘附在一起,擾亂了原本可以覆蓋得非常好的一張膜,影響了防曬效果。

成膜後再使用粉底或者粉餅的話就可以確保這張膜不被隨意移動,發揮出防曬效果來。

乳化

說到「乳化」,那得來說說卸妝油。在使用卸妝油的時候,由於卸妝油中含有油和乳化劑,在與水一起按摩的時候就是一個乳化的過程。以油溶油,相似相溶的方式來達成卸妝效果。

關於護膚界的這些「術語」,現在你了解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Fj55G4BMH2_cNUgf1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