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又胖又腫?和它有關

2019-11-28     愛蓮記Aimee

​對於日常飲食中,「鹽」這味必不可少的調料,大家都很熟悉。

從生理角度看,鹽對維持人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能協助人體消化食物,刺激人的味覺,從而增進食慾和提高食物消化率。

不吃鹽或吃鹽過少會發生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出現厭食、噁心、嘔吐、心率加速等症狀。

但是,鹽攝入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引起高血壓、血管硬化、視力下降等問題,甚至還會危害心臟。此外,還和肥胖有關係。

鹽與肥胖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含鹽調味品的鹹味會促進食慾,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吃了很多的食物,影響減肥進度。

其次,高鹽會導致細胞外液的鈉,攜帶著大量水分子進入細胞內液,從而引起細胞腫脹,導致身體水腫。

第三,高鹽會加大鈣的流失。鈣的攝入能抑制脂肪細胞中51%的脂肪酸合成酶的表達活性,從而使脂肪分解能力增強。而鈣的流失,無疑會對減肥大業造成影響。並且有可能導致彎腰駝背、肌肉僵硬的結果。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建議,成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大約相當於 2358毫克鈉(1克鹽 ≈ 400 毫克鈉)。如果想要預防高血壓,應把鈉的攝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內,也就是5克鹽。

可是,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平均每天攝入的鹽在9-12克之間。

我們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過多的鹽,尤其是「隱形鹽」。生活中,有哪些「隱形鹽」呢?

比如,海鮮乾貨。它是通過曬乾、烤乾的方式製作而成,會讓鹽分濃縮,是含納比較高的食品。再加上部分的海產品會在加工的過程中,添加鹽做成小菜,那麼它的含納量就高上加高了。

還有各種腌制食物,腌小魚乾、腌海帶等等,都屬於高納產品。以及各種熟肉、熟魚製品,為了延長保質期,都會加入不少鹽。

還有一些調味品和調味醬,鈉含量也不低。比如:雞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鳥苷酸二鈉等,含鈉量也較高。

以上這些,都讓我們攝入了比以前更多的鹽。這些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在我們購買食品時,如何才能實現控鹽呢?看懂營養成分表,選擇鈉含量低的產品。

按我國法規,所有預包裝食品都要註明其中的鈉含量。鈉和鹽是這樣換算的:

1克鹽 = 1000毫克氯化鈉 = 393毫克鈉

1000毫克鈉 = 2543毫克氯化鈉 = 2.54克鹽

無論是來自食鹽(氯化鈉),還是來自小蘇打(碳酸氫鈉),又或是來自純鹼(碳酸鈉),火鹼(氫氧化鈉),所有的鈉都一起算。在同類產品中,挑選鈉含量低的產品,就能夠輕鬆控鹽了。

目前,市場上食鹽的種類比較多,又應該怎麼選擇呢?

市面上常見的食鹽有普通的食用鹽、低鈉鹽、低碘鹽。

普通鹽中的碘元素比較多,與低鈉鹽相比,其中的鈉成分會略多一些。健康人群,沒有特殊的病情,可以食用。

低鈉鹽,即鹽中的含鈉量低,且在製作的過程中,把鹽中的一部分氯化鈉替換成了氯化鉀。大部分人群都可以食用低鈉鹽。

低碘鹽是指鹽裡面所含有的碘元素較低,適宜患有甲亢疾病的人群。

現在,你對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BIOsG4BMH2_cNUg55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