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丑又怪又好吃的魚—剝皮魚

2019-06-03     一層山小漁翁



這條長得又怪又丑的魚叫剝皮魚,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它吧

剝皮魚

「剝皮魚」正式名字是綠鰭馬面魨 (革魨科)。它還有馬面魚、象皮魚、孜孜魚、皮匠刀、麵包魚、羊魚、燒燒魚、老鼠魚等別名。

剝皮魚因為長相難看,第一背鰭又長又粗還有倒刺,掛網後很難取下,稍不留意就容易傷到手指,除了那根突出於魚背的硬骨外,最特別的是身上那張粗糙如砂紙的魚皮,因為這一緣故,必須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換來了「剝皮魚」這一俗稱。


剝皮魚是一種營養相當豐富的魚類,它的蛋白質含量特別高,每100克魚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質,其他營養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鈣、磷、鐵等。


營養價值

1、扒皮魚是一種營養相當豐富的魚類,它的蛋白質含量特別高,每100克魚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質,其他營養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鈣、磷、鐵等。

2、扒皮魚肉可做藥用,治療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它的皮則可製成明膠。

3、扒皮魚魚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主要是大分子的膠原蛋白及粘多糖的成分,是女士養顏護膚美容保健佳品,醫學研究發現,「魚皮」中的白細胞素—亮氨酸有抗癌作用。魚皮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每100g干鯊皮中含蛋白質67.1g、脂肪0.5g、其蛋白質為膠原蛋白,對美容補鈣都很有好處。

食用方式:

剝皮?難道就是要剝下魚的皮嗎?

還真的這樣,剝皮魚那張灰色粗糙如砂紙的魚皮,必須把皮扒掉才能烹煮。

用剪刀沿著魚鰓中間剪起一條長口,用手沿著魚面將其撕開來就可以了,可能需要用點力氣,新鮮的扒皮魚,皮和肉粘附是非常緊的。


脫下來這層「金剛鐵甲」外衣的扒皮魚,醜陋的外衣下,卻是如此的雪白,還居然閃著聖潔的光,而且一片鱗也沒有,光溜提滑,立即露出小清新的內在。


香煎剝皮魚

做法:

1、熱鍋溫油煎一煎,兩面煎至金黃,魚肉就熟透了

2、肉質算紮實,煎得酥酥的,在撒上一點胡椒,好吃極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vbS4WwBJleJMoPM-z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