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網站連結建設的10大謊言!| 5分鐘外貿課堂

2019-09-30   運去哪

「5分鐘外貿課堂」由「運去哪」為廣大外貿人打造,旨在每天分享一個乾貨知識,讓大家每天花5分鐘提升自己,因為我們相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連結建設,對於一個外貿網站優化排名而言,至關重要。原因主要有三個:

能夠幫助搜尋引擎蜘蛛,快速了解整個網站架構;有效傳遞著頁面權重,將重要內容引入主要排名頁面;為讀者合理推薦相關內容,方便用戶進行深入解讀。

對於一個網站而言,連結建設主要是指:內鏈與外鏈建設。

內鏈是指在同一個域名下的頁面之間的相互連結;外鏈則是在其他網站發布內容時,留有指向同一目標網站的外部連結。



通俗地講,實際上內鏈就是自己說自己好;外鏈就是大家都說你好。

然而,隨著搜尋引擎算法的不斷更迭,目標用戶的潛在需求日漸差異,外貿網站的連結建設,爭議四起。

「網站連結數量越多越好!」「有內容就行了,不用搞外鏈」「別做外鏈了,沒用!」......

所以,今天寫這篇文章,為大家揭秘並糾正,外貿網站連結建設方面的有關謊言和誤區。將對外貿網站優化排名,大有裨益。

謊言一:只要留連結,客戶就會來找你

許多網站運營人員都有一種觀念:只要創建出色的內容和資源,那麼用戶就會聞風而至。如果你的網站已經名聲在外,或者具有很高的品牌識別度,這可能是一個事實。

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外貿網站而言,尚未達到這種程度。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是有這種心態,就非常致命了。



從谷歌官方10億多的搜索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搜索行為發生之後,用戶產生點擊的機率為51.04%。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搜索,是不會觸發下一步的點擊行動的。

PS. 與此同時,我們也非常高興地看到,谷歌SEO在點擊率獲取方面,依然風頭正勁。

建議:我們在進行連結建設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分析用戶的意圖,為他的下一步行為,給出正確的、最符合用戶期望的引導。

謊言二:外鏈對排名毫無用處

至今不能理解,為什麼到現在還有人這麼認為。其實,對於搜尋引擎排名而言,算法本身一直在強調高權重、相關程度高的反向連結。

搜尋引擎認為:能夠得到行業或者領域內的一致好評的網站,肯定是非常專業且權威的內容源。那麼,在用戶進行搜索時,SERP才會發揮作用。

謊言三:只要高權重的外鏈,就夠了

從連接建設的效果上看,尋找高權重的外鏈平台是沒有錯的。但是平台的權重高低,不是唯一衡量外鏈質量的標準。

很多網站在起初上線時,DA值都不會很高。因為是新站,還要經歷內容構建、谷歌收錄、Sandbox沙盒期等嚴格審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關注這個平台的相關度。

是的,與我們主營產品或者服務的相關程度。倘若這個網站相關度較高、內容又比較好、更新的頻率比較快,我們還是要將它納入到,外鏈建設的目標網站名單。

另一方面,Google持續在網站連結配置文件中,尋找多樣性反向連結。我們往往期盼最好所有的連結均來自90+DA值平台。這樣正是谷歌重點考察的一點。

Google認為,一個優秀的網站,應該讓很多網站都嘆為觀止。當然這些網站中,應該有行業的翹楚,也應該有普通大眾。所以,如果一味只做高質量外鏈,難免會有降權的風險。

謊言四:所有連結,統一指向產品頁面

產品頁面,英文叫作「Money Pages」,特指能夠產生直接轉化,或能引導客戶發布詢盤的交易頁面。

絕大多數的運營人員,都在琢磨:既然我做的是產品網站,那乾脆就直接將所有的連結,指向產品頁面,這樣不管用戶停留在哪個頁面,都能進行產品中心,產生轉化。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一個外貿網站,對用戶最有價值的,是解決用戶問題的能力。在用戶瀏覽產品之前,你要告訴他:這個產品有哪些應用領域?具體如何應用?這個產品優點和缺點有哪些?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技術領域,具備哪些優勢?多年前的技術瓶頸,你們是如何突破和改進產品缺陷的?

你看,這些東西,遠比產品本身重要。因為這些內容一直在強調一個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就是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第一印象絕不是產品,更不是急切拿下客戶、讓他自掏腰包的那顆躁動的心。

第一印象是專業、誠實、敢於自曝其短、敢於不斷改進的態度。這就是網站內容頁面的意義所在。

謊言五:連結形式要多樣化

很多運營人,在進行網站優化推廣時,尤其強調連結的多樣化。他們十分在意,每一個頁面中,是否擁有:包含關鍵詞的錨文本?社媒分享的點擊按鈕?加了跳轉連結的正文圖片?是否插入引導訂閱的YouTube視頻?可供下載的外部引薦資源?

其實,我們無法追求每一個頁面的連結豐富程度。因為首先,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提供這麼多的外鏈素材;其次,不是每一個頁面和文章,都需要華而不實的相關連結。

尤其很多工具類網站,工具說明文檔,大段大段的文字,沒有一個連結,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即使有連結,也是諸如「Click here」或者「More About」這種字眼。

這一切,都歸結於用戶真實需求。這個連結對用戶沒有意義,就不要加。加了之後,一旦用戶點擊,發現你的目的只是為了SEO關鍵詞排名,那麼就會大大增加跳出的風險。

所以,連結形式,不是越豐富越好,優化過度,適得其反。關鍵要看,用戶讀到這裡,需要什麼?他想了解關於這方面哪些其他的內容?

謊言六:郵件發得多獲得網站連結就多

郵件營銷,是網站獲取排名非常有效的方式。原因很簡單,所有的產品推廣郵件,幾乎都以外貿網站(獨立站)作為落地頁面。換句話說,收件人在閱讀郵件過程中,點擊連結進入相關網站。對於後者而言,你的內容越好,他就越願意在他的粉絲之間,多次提到你。

經過多次這種郵件引流,網站以求獲得較多外鏈,從而備受搜尋引擎青睞。

但是問題關鍵在於,你的營銷郵件真的有效嗎?是不是做了一個模板,群發了100個客戶?郵件主題,是不是沒有依然沒有吸引力?郵件發送時,是否趕上客戶清理垃圾郵件的周期?郵件的打開率能有多高?郵件的閱讀率能有多高?

所以,關於郵件發的越多,獲得的外鏈就越多的事情,差強人意。

謊言七:外鏈只是為了滿足谷歌排名算法

正如開篇提到的,作為搜尋引擎優化排名的必要條件,連結的存在,能夠為蜘蛛高效爬取網站、抓取重要信息,開闢道路。但是連結的意義,並不止於此。

首先,連結可以創造品牌知名度。較為常見的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Anker」。我們仔細分析發現,Anker在全球推廣過程中,大量地使用這一品牌詞作為核心外鏈錨文本。這也是所有外貿網站,後期推廣時,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就是品牌推廣。

因為,我們前期大量的外鏈,都是攜帶目標關鍵詞的錨文本,所以自然搜索的流量和排名,會來得相對較快。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該考慮布局並擴大品牌詞的影響力,所以,後期的外鏈推廣時,品牌詞將大放異彩。

其次,連結可以建立多方關係。最為直接的,就是上文郵件營銷提到的,與潛在客戶或者讀者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通過客座博客,與行業權威博主建立起的截流關係;通過Instagram紅人營銷,同紅人之間建立起的合作關係等等。

謊言八:連結構建需要編程技術

在知乎上,經常有人說,給網站頁面做連結,應該掌握一定的前端技術;甚至有聳人聽聞者認為,需要具備web開發的能力,無稽之談。

對於任何一個外貿網站而言,允許發布內容時,添加連結,是再正常不過的功能了。這些只是網站開發階段,配置的編輯器一個基礎性能而已。

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連結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連結的指向,幫助用戶挖掘到更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知道如何在javascript中編寫for循環。

謊言九:所有跟隨類連結都是等價的

連結,從價值(權重)傳遞上面可以分為:follow型與no-follow型連結。

所謂follow型,就是指可以傳遞權重,允許權重跟隨的連結;no-follow與之相對。我們都知道,做外鏈推廣時,儘量選擇去做follow型的外鏈。

理由就是,這樣的連結可以攜帶外鏈平台的權重,指向被投票的網站。久而久之,被投票的網站權重(DA值)會有所增加。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follow類型的連結,也不是等價的。

我們以.edu連結為例。這些連結是連結構建者最受追捧的一些連結,因為它們被認為具有提升網站權重的功能。

假設你有兩個、來自同一個.edu網站的外鏈。它們都在同一個域,相同的權重,但它們位於不同的頁面上。一個在獎學金頁面上,另一個在教授的資源頁面上。

按理來講,這兩個連結,給你的網站帶來的投票價值是均等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你的網站的主題,是關於海外留學學校的選擇,顯而易見,教授資源與師資力量將會你的客戶,重點考慮的因素。所以,來自教授的頁面的外鏈,價值就會更大。

謊言十:連結的錨文本一定是目標關鍵詞

如果放在2015年之前,可能這種做法沒有問題,坦言那時的谷歌不夠智能。換句話說,2015年以前的網站排名,絕大多數都是完全依仗關鍵詞的自身效力。由此,在那段時間,含有目標關鍵詞的錨文本,是最適合進行連結構建。

然而谷歌算法自15年之後,更新的頻率越來越快,連結的作用也被不斷刷新。從原始的關鍵詞排名,到內容匹配,再到後來的用戶體驗,再到現在的內容深度挖掘與精準匹配。

到目前為止,連結的錨文本,更加強調的是對用戶的價值。也就是說,連結可以不包含關鍵詞,但是一定是讓用戶在選擇點擊連結時,對於用戶而言,產生價值。對他的直接或間接目的,是有輔助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