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原材料短缺,孟加拉國關鍵的服裝業陷入困境

2020-03-04   運去哪

孟加拉國記者03/03/2020

孟加拉服裝業是該國外匯收入最高的行業,目前正受到與冠狀病毒相關的供應鏈混亂的打擊,原材料價格飆升。

由於來自中國的原材料未能及時抵達,當地庫存商品的價格在某些情況下上漲了近50%。

一些工廠主被迫空運原材料,以滿足生產的最後期限。

隨著病毒繼續在全球蔓延,該行業正準備迎接一場曠日持久的危機,人們擔心美國和歐洲的目的地市場將受到影響。

孟加拉國貿易和關稅委員會(BTTC)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該國約60%的梭織面料從中國進口。

報告說,針織品行業約有15-20%的原材料和80-85%的染色化學品及輔料來自中國。此外,每年約40%的服裝輔料和包裝製造業原材料也來自中國。

孟加拉國服裝製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GMEA)的總統博士Rubana Huq說:「總的來說,我們可能會遭受三到四個月的打擊。」

她補充說,包括紗線和縫紉線在內的所有配件的價格都上漲了「近50%」。這簡直要了我們的命。」

Huq博士說:「如果在未來兩周內不能恢復從中國的正常發貨,我們將無法獲得任何裝飾,因為大部分原材料來自中國。」

孟加拉國針織品製造商和出口商協會的高級副主席Mohammed Hatem告訴Loadstar,這個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他說:「我被迫使用飛艇面料和原材料來趕最後期限。」

哈廷姆的工廠為全球服裝品牌供貨。他表示,許多工廠的生產受到原材料短缺的阻礙。

他說:「由於供應短缺,不同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了30%到40%。」

BGMEA前主席Siddiqur Rahman說,隨著中國的辦公室和工廠逐漸重新開放,原材料將陸續抵達。

「但是冠狀病毒在歐洲和美國的傳播是我們新的擔憂。我們的服裝出口主要依賴於這兩個市場。」「如果病毒在歐洲和美國嚴重傳播,我們的可持續性將面臨嚴重威脅,」他補充說。

在2018-19財年,孟加拉國出口服裝價值3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49%。然而,該行業今年面臨一個負面趨勢,令人擔心年度目標可能無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