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請注意:想要大寶和二寶和睦相處,爸媽不妨試試這樣做

2019-10-08     家學寶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林十七

1


最近,一則新聞令人淚目。

河北邯鄲一名4歲男童患了重病,7歲的姐姐為了分擔家人給弟弟治病的經濟壓力,主動和奶奶上街撿廢品賣錢。

(圖片來自網絡)

7歲,本來是最為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姐姐卻為了給弟弟治病,頂著烈日四處奔波,從不喊一句累。

這樣的姐弟情,真的太讓人感動了!

商界巨鱷李嘉誠說過:

「生活中若沒有兄弟姐妹,就像生活中沒有陽光一樣。」

二胎家庭是否和睦,其實主要取決於孩子之間的關係。


兩個孩子感情深厚,家裡自然是一派溫馨;兩個孩子頻發「戰爭」,那麼二胎的出生,不僅不會給家裡帶來陽光,反而是狂風驟雨。

2

"我家的二胎,是來報仇的"

前幾天,去閨蜜家裡做客。她生了兩個女兒,老大10歲,老二7歲。

一進門,就看見她的兩個女兒正為了搶一本圖畫書打架,互相拉扯著對方的頭髮,尖叫聲此起彼伏。

半天之後,直到閨蜜同意立刻出去再買一本一樣的圖畫書,兩個姐妹才停止戰爭。

閨蜜哽咽地跟我說,從小到大,她家老大和老二的感情就不好,每天都在吵架,家裡沒有一天清凈的時候。

或許閨蜜的現狀是很多二胎家庭的縮影。

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損失厭惡」,二胎家庭中,它體現在老大因為被老二分走了關愛而痛苦,從而將老二當作情緒的發泄口。

如果父母沒有很好地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可能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悲劇。

西安閻良14歲男孩殺害一歲半妹妹,審訊時直言「我恨爸爸媽媽」。

(圖片來自網絡)

杭州一14歲女孩因為弟弟出生,覺得自己從此失去了寵愛,一時想不開打算跳樓自殺。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血淋淋的例子的背後,都是二胎父母的不作為。血脈相連不代表兩個孩子生來就會手足情深,如果父母沒有好好地引導兩個孩子去關愛彼此,他們只會成為距離最近的陌生人,甚至是仇人。

如果說兩個孩子的關係就像一條麻花繩,只有父母的用心才能將它們解開。


生了二胎之後,家庭是變得水深火熱,還是錦上添花,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和方法。

3

「這3類父母生二胎,家庭會更溫馨」


和「報仇式」的二胎家庭相反,世界上還存在另一種二胎家庭,那就是「報恩式」家庭,它指的是二胎到來之後,整個家庭的凝聚力更強。

《我們長大了》中,佐伊和弟弟浚文的感情就十分讓人羨慕。

浚文是佐伊的「跟屁蟲」,走到哪裡都黏著姐姐;而佐伊也擔任了浚文的「女騎士」,在弟弟被大孩子用水槍圍攻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拽住水槍。

媽媽在提起佐伊和浚文的時候,總是難掩笑意。從媽媽輕鬆快樂的表情就可以看出,這個二胎家庭真的幸福到爆。

其實,之所以二胎家庭之間會差距這麼大,正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我發現,生了二胎之後,家庭能夠越來越溫馨的父母,無非是下面3種類型:

1.「包青天式」

這類型的父母,面對兩個孩子,就如同包青天一般公正,完全不偏心。

知乎的一位用戶就分享過她的故事。她說,從小到大,她和弟弟都享受了父母同等的愛,弟弟有的東西,她一定也有一份。而且,父母給予了她和弟弟同樣的關懷,誰傷心都會安慰,誰開心也會共享快樂。

所以,一直以來她和弟弟的感情都很好。

兩個孩子不和,很多時候是因為察覺到了父母的偏心,嫉妒心理作祟。因此,父母平等對待孩子格外重要。

比如說,就算二寶出生了,爸媽也應該時時關心大寶;滿足大寶的需求時,也應該聽取二寶的願望。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他和兄弟姐妹都是爸媽的心肝寶貝,二胎的出現不會剝奪爸媽的愛,只不過多了一個人陪伴他而已。那麼,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自然會和睦。

2.「吃瓜式」

家有二寶,不可避免孩子們會產生矛盾。但「吃瓜式」父母卻懂得旁觀者清,在孩子爭執時,從不輕易插手,而是讓孩子自己學會磨合。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曾有過一次實例觀察:

媽媽經過臥室門口時,看到大女兒似乎舉起玩具車,要砸小女兒的頭。但是媽媽沒有理會,結果,大女兒發現媽媽毫無反應,小心地把玩具車掠過妹妹的頭,完全沒有碰到她。

很多時候,孩子爭吵的並不是對與錯,而是想看父母站在誰這邊。


父母出面扯平,只會讓孩子仗著父母撐腰,越鬧越凶。

孩子的記憶很短暫,本身就是一個很容易消化負面情緒的群體。在兩個孩子衝突時,爸媽要學會平靜看待,讓孩子自己找到相處的平衡點,學會處理衝突。

久而久之,他們會更清楚兄弟姐妹的「雷區」在哪裡,就能相處得越來越好。

3.「蜜餞式」

這種家庭,指的是父母十分恩愛,也懂得怎麼去愛兩個孩子,日常生活全是四人同框,膩歪不已。


日本的9歲姐弟sky和ocean,從小就跟著爸媽玩滑板,弟弟更是跟著姐姐「滑」大的。

他們一家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外出滑板和衝浪,一起尖叫,一起笑。

這樣成天「膩」在一起的二胎,想不幸福都難!

其實,陪伴是二胎家庭最好的調味劑。


經常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出去玩的父母,可以增加兩個孩子的相處時間,並且發展他們的共同愛好和共同語言。

一些合作類的遊戲,比如一家四口混合雙打羽毛球,更能促進兩個孩子的關係,讓他們學習團結協作,變得更加親密。

(圖片來自網絡)

4

「怎麼讓老大和老二更親近」


同時培養兩個孩子是一門技術活,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讓老大和老二更親近。


1.讓老大參與老二的成長過程


《教書匠在美國》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故事:在老師詢問孩子有100塊錢要買什麼的時候,90%的孩子要買吃的和自己玩的,只有一個6歲的小女孩,打算用這筆錢,給弟弟買個搖籃。

她之所以這麼愛弟弟,正是因為她參與了弟弟的成長過程。她給弟弟取名為Mason,並且在弟弟還沒出生時,就對著媽媽的肚子喊弟弟的名字。

而且,媽媽做了一個倒計時,倒計時的內容不是「還有xx天,弟弟出生」;而是「還有xx天,我要當姐姐啦!」這種做法也讓小女孩沒有被奪愛的焦慮,而是產生了當老大的自豪感。


生二胎的父母,一定要學會讓老大參與老二的成長過程,這樣能激起老大的責任心,讓老大由被動到主動,變成弟弟妹妹的「小老師」,而不是想著怎麼和二胎爭寵。


2.照顧老大的情緒


當老二出生之後,父母的重心不可避免會偏下尚且幼小的老二,因為老二需要父母的時候更多。

這時候,照顧老大的情緒格外重要。

父母一定要學會每天都留出時間和老大獨處,並且告訴老大:

「爸爸媽媽現在陪弟弟(妹妹)比較多,是因為他還小,更需要照顧,但爸爸媽媽是一樣愛你們的。」

以前有一次,我抱著3歲的小女兒出門,親戚都夸女兒長得可愛,大女兒的臉上難免有些失落。

接著我說:

「那我覺得還是琪琪(大女兒)可愛點。」


大女兒馬上展顏歡笑,還笑嘻嘻地說她和妹妹一樣可愛。

老大其實並不在乎有沒有弟弟妹妹,他們只是在乎父母的愛有沒有被分走。

只要他們明白,自己依然是父母的心頭肉,依然是被父母關注而寵愛的,就不會嫉妒老二,從而和老二爭執了。

(圖片來自網絡)

二胎家庭因為多了一個孩子,要承擔的重要也比一般家庭要來的多。

但是,二胎並不可怕,只要爸媽學會如何去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那麼二胎的到來只會是家庭的幸運,讓這個家更加完整美好。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1C1q20BMH2_cNUger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