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東平交出精彩「成績單」

2021-06-22     東平縣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脫貧攻堅:東平交出精彩「成績單」

決勝脫貧攻堅,決戰全面小康,

是黨中央發出的莊嚴號令!

打贏攻堅戰,兌現軍令狀,

是對80萬東平人民的莊嚴承諾!

2016年以來,東平作為全省20個扶貧工作重點縣之一、脫貧攻堅主戰場。廣大幹部群眾眾志成城、奮勇拼搏,強化脫貧責任,創新體制機制,勇於攻堅克難,交出一份亮麗答卷。5年來,累計減貧5.6萬人,178個省市貧困村摘帽出列,80個省市扶貧工作重點村完成脫貧任務。

盡銳出戰

團結一心聚力攻堅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同步入全面小康,是貧困群眾的最大期盼,更是縣委、縣政府的奮鬥目標!

提高站位抓攻堅。

縣委、縣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集聚最大精力、集成最優資源、集中最強兵力,啃下一塊一塊「硬骨頭」,攻克一個一個「硬堡壘」,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項要求不折不扣在東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扛牢責任抓攻堅。

將黨建與脫貧工作一體推進,堅持縣鄉村三級書記一起抓,縣委書記、縣長帶頭包保最薄弱鎮村,縣級幹部堅持現場辦公、及時解決難題。鎮村黨組織書記盡心盡力、履職盡責,抓實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提升,破解集體經濟薄弱村增收難題,讓黨旗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盡銳出戰抓攻堅。

踐行「一線工作法」,推動項目、資金、人才等要素下沉,174名省市縣第一書記、3400餘名縣鄉村黨員幹部結對幫扶,脫貧不漏戶、戶戶見幹部;社會各界通過項目幫扶、愛心捐贈等方式扶貧助貧,形成「黨政一齊上、社會全參與」的扶貧大格局。堅持問題導向,抓好「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等突出問題整改,以紮實的整改成效讓廣大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精準施策

不落一戶幫扶到位

只有開對「藥方」,才能拔掉「窮根」。東平縣堅持因人因戶因村施策,找准癥結把准脈,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發展生產脫貧一批。

5年來,全縣共投入專項資金3.05億元,培育鄉村旅遊、生態農業、繩網加工等10大主導產業,建成漢世偉循環農業、科海菌業、青島制帽、金泰恆盛紙業等226個扶貧項目,貧困群眾受益5788餘萬元。1800餘名低收入群眾從事公益性崗位,人均年可增收1萬餘元。

實施搬遷脫貧一批。

總投資75億元,實施黃河灘區遷建、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避險解困「三大工程」,新建29個社區,9.2萬名群眾搬離黃河灘、告別水上漂、挪出窮山溝。所有社區按照「花園式」打造,實行水電氣統一限價,物業費財政補貼,最大限度降低群眾生活成本;堅持搬遷社區、產業園區「兩區共建」,實現「家門口」就業。

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以控輟保學為底線,鞏固覆蓋全學段全方位資助體系,確保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孩子因貧輟學。堅持「志智」雙扶,整合人社、農業、移民等培訓資源,開展實用培訓班700餘期,培訓3萬餘人次,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本領。

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對貧困人口中的特困供養、鰥寡老人、重度殘疾人、困境兒童和孤兒四類人員分別採取集中供養、分散照料等方式,提供生活照護、心理慰藉、疾病診療、康復保健等服務,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懷。

長效推進

全面鞏固脫貧成果

持續夯實基層基礎。

突出「攻堅克難完成任務」,全面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全面清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全面落實特殊貧困人口兜底保障,堅決奪取戰疫戰貧「雙勝利」。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確保乾乾淨淨迎小康。

加大後續扶持力度。

堅持因地制宜,加大產業培育、社區治理等方面的後續幫扶力度,不斷拓寬致富增收渠道,提高基層治理水平,讓廣大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建立「1+5」穩定脫貧工作體系,加強監測預警、做好救助幫扶,堅決織密防止返貧「保障網」。突出「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推動減貧戰略「穩步轉型」,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東平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h473434248_12014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