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品集乾貨!劇本人物與觀眾共鳴的7個秘訣!

原標題:電影作品集乾貨!劇本人物與觀眾共鳴的7個秘訣!

申請電影製作專業的同學,通常需要先準備劇本,然後根據劇本進行拍攝。而創作的劇本是否優秀,直接關係到後面短片的質量。

那如何能才能創作出一本成功的劇本呢?怎樣才能讓觀眾和讀者更關注角色並引起他們的共鳴呢?以下7個技巧可供同學們參考,一起來看下吧~

01

弱者

通過塑造一個弱者形象,很容易勾起觀眾的同情心。

紀錄片家族中,利用觀眾同情心得到共鳴的知名作品很多,它們往往以展示弱勢群體的遭遇為主題。

比如克洛德·朗茲曼(ClaudeLanzmann)的《浩劫》(Shoah),大量素材全方位展示二戰期間猶太倖存者的歷史慘狀。

《浩劫》劇照

還有很多優秀的體育電影,也總是展現弱者的故事。

觀眾為什麼喜歡弱者?因為他們能認同這點。他們理解作為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追夢赤子心》

在《追夢赤子心》中,主人公魯迪身材矮小,體育成績平平,各方面條件都很難讓他實現成為美式足球(橄欖球)明星的夢想。

編劇將主人公定義為小人物而非明星(或很優秀的人物),這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鬥爭和衝突。在一個成功的劇本中,衝突就是一切。

小人為了實現夢想,會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努力的人有著一股上進的力量和執著力,這很容易吊起觀眾內心的激情與感動,並推動故事繼續發展。

02

悼念失去的親人

讓一個角色參與哀悼是創造同理心和增加深度的好方法。在《致命武器》中,Martin Riggs不僅僅是一個想死的瘋狂偵探,同時他在悼念他摯愛的妻子。這為觀眾創造了一種同理心的體驗,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角色所經歷的事情。

03

做一個動物愛好者或無辜的保護者

怎樣才能讓觀眾愛上主人公呢?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救貓咪」。這個是好萊塢的經典做法。就是讓主人公當著觀眾的面,去做一件善事,一個善舉。甚至是一件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下意識的一個善心的小動作,這可以展現出主人公人性的一面。

在《疾速追殺》中,主角不僅為失去妻子而悲傷,還表現出對動物的熱愛。雖然他妻子死後留下的小狗更多的是象徵著他與妻子最後的聯繫,但他表現出的人道特徵讓觀眾立刻對他產生了共鳴——儘管他確實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致命殺手。

大家在塑造主人公時如不考慮友善品質的話,那麼必須展現其他堅實的理由來支持這個角色。

04

應對疾病、上癮或其他內在(或外在)掙扎

當你給你的角色一個內心的掙扎去處理時,觀眾會對他們產生共鳴——即使角色可能是個反英雄。

在美劇《絕命毒師》中,如果老白只是關於一個為了錢而犯罪的人,人們對他的同理心就會少之又少。但因為他患有癌症,而且是為了他的家人,觀眾們對他產生了更多的同理心。

《絕命毒師》的故事,就是表象人格和真實人格一明一暗兩條線撕扯糾纏,向觀眾展示人性:軟弱,善良,貪婪,兇狠,虛榮,以及糾纏在一起無從分割的愛與恨,這才是人性本身。

05

幽默

我們對製造歡樂的人缺乏免疫力。我們自然會被身邊幽默的人吸引。真正的智慧是機智且充滿人性洞察力的。所以,如果你有可能賦予主人公內在而有趣的幽默感,那就不要猶豫。

在電影《捕蠅紙》中,通過精心設計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式對白,不但賦予每個角色鮮明的性格,更是讓你從頭笑到尾。

06

受到朋友和家人的深愛

如果主人公呈現在我們眼前時已有他人深愛,這也會使我們立刻關注他們。

想想你看過的那些以驚喜派對或主人公被突然出現的一屋子好友震驚開場的影片數目吧,如《懲罰者》,又或是主人公身邊有深愛他的父母、兄妹、愛人、孩子或摯友,如《阿波羅13號》《桃姐》。又比如,周星馳的角色身邊,常常跟著一個好基友——《功夫》里那個胖子。

07

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生活很少是公平的,而很多人也在追求公平。當我們或身邊的人遇到不公平時,我們內心很容易產生憤怒或同情的情緒。

大家在創作時不妨利用這一效應,將主人公置於遭受明顯的不公平境地,以引起觀眾和讀者的共鳴。事實上,有很多成功電影都是以主人公經歷某些不公平的傷害開場。

在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便遭遇了不公待遇。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醉酒後的安迪本來想用槍殺了妻子與情夫,但是最終還是忍住了沒有下手。然而就是那個晚上,他的妻子與情人死於槍殺就這樣安迪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被指控為謀殺被判處了無期徒刑,並在監獄裡呆了二十年左右。

當觀眾看到安迪遭遇這種巨大的不公正時,觀眾對他的同情得到了十倍的回報,觀眾非常能感受安迪這個人物的心理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安迪的性格塑造也進一步得到深化。

觀眾對角色的同理心對劇本至關重要。你需要給看電影或電視劇的人做一個宣洩的記號。要知道,只有勾起了讀者對人物的關心,故事才能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