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三分鐘熱度,讓孩子不能持之以恆,卻也接觸到了更多可能

2019-08-13   資深肥宅奶爸

文|資深肥宅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表現:

坐不住,坐在凳子上喜歡動來動去;

沒定力,連吃飯的時候都不能定定心心的吃飯;

沒有熱衷的事情,不管做什麼都不能堅持,容易受外界影響......

有這些行為的寶寶,我們稱之為「三分鐘寶寶」,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

「三分鐘寶寶」做事,有頭無尾是因為毅力不足

有的孩子很能堅持,做什麼事情都能從一而終,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一直到完成任務為止。可是有的孩子就不一樣了,遇到毅力不足的孩子,他們但凡遇到一些困難或者不順,他們就會放棄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轉而做另外的事情。

父母看到孩子做事情「三分鐘熱度」,都會憂心忡忡,認為這是孩子最大的缺點,百害而無一益,其實不然!孩子做事情「三分鐘熱度」也是有好處的!

孩子小的時候多嘗試,才能遇見最值得付出時間的事情

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當一個人把全部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的時候,那他一定希望能在這件事上看到收穫、看到回報!

但是當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付出了過多精力與時間,但是並未看到成效的時候,孩子的積極性與自信心將會受到打擊,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育。

不僅如此,若孩子從小隻關注一件事,孩子就會很容易屏蔽其他的很多事物,這樣會使孩子的眼界被局限,興趣變得不廣泛,將來長大之後很容易就活在自我的世界裡,不接受新鮮事物,最終會落得被世界淘汰的後果。

作為家長應該明白,孩子相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並不長,所以總是會對身邊一些新鮮的人、事情、物感到好奇,使得他們想去嘗試。

雖說做事「三分鐘熱度」的孩子他們做事容易放棄,但是這也代表著他們能被更多新鮮的事物吸引,能嘗試更多的新鮮事物,這樣孩子也能在嘗試這些新鮮事物的時候,發現最適合自己的事情,這其實也是孩子最值得付出時間的事情!

作為家長需要知道孩子做事情「三分鐘熱度」並非全是缺點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了解,做事情三分鐘熱度的孩子專注力不夠,我們應該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這個缺點!

家長怎樣提高孩子專注力

01.尊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

孩子一般在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是表現出坐立不安、東摸摸、西看看、不在「調上」的樣子。

如果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也會本能的學會專注。

例如看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就能坐在那認認真真、全神貫注的看,而且能保持很長時間,一看就是一個小時;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也能坐下來,安安靜靜的欣賞。

那麼,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小琪最近總嚷嚷著想學習舞蹈,要買一雙舞鞋。因為她有一天無意中看到電視里有個阿姨跳舞特別好看,就也想學。
可當媽媽給她報了一個舞蹈班,只上了兩節課,就回來說:「媽媽,我不想學了!」
媽媽:「你為什麼不想學啦?」
小琪:「其實我只是因為剛開始對電視裡面阿姨的舞蹈比較好奇,才想學舞蹈的,可是學習過後發現我自己並不是真的感興趣,於是我就想要放棄。」
媽媽:「對跳舞沒有興趣沒有關係,那你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呢?你可以告訴媽媽嗎?」
小琪神采飛揚的說:「媽媽,我喜歡玩積木。」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選擇尊重孩子的喜好,還可以陪她一起玩積木。

孩子難免總是因為看到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時,就會一股腦的想要嘗試,這是人的本性。成年人也是如此,好奇心促使興趣,興趣產生結果。

但是,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難免會不斷的發現不對、不合適的地方,家長在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理解孩子「三分鐘熱度」的心理,用平等的方式與角度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從而給予更多的自由選擇機會。

並且家長要摒棄只看表面現象的行為,要透過表面現象看清本質。家長可以主動跟孩子聊聊為何會放棄曾經感興趣的事物,是不喜歡,還是覺得不會、沒信心,導致不想再做了。

當然,如果孩子是因為自己無法獨自應對,而產生挫敗感,想要放棄時,家長不妨適當引導孩子,學會堅持,體會成功的感覺,找到其中蘊含的樂趣。那樣,就不再「三分鐘熱度」了。

02.適當引導,學會專注

「三分鐘熱度」起始於對一件事物的興趣,對即將發生的抱有很高的期望,期待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快樂。

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如果還是一味地「三分鐘熱度」,一直跳來跳去的、沒有穩定的喜好。

家長就要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學會適當的引導孩子專注於一件感興趣的事情,免得孩子養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陋習,最後一事無成。

​最近,小明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跟爸爸媽媽立下豪言壯語說:「我這次一定要提高20分。」然後一口氣買來了很多學習教材,可最後,每本教材,小明居然只翻了十幾頁就不再看了。

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

其實孩子學習,有些時候只需要一本教材、一本練習冊就可以了,內容都大同小異。家長在這個時候可以指導孩子先買一本,然後力求把這一本書的知識吃透,等到完全掌握後,再買第二本、第三本.......甚至更多本教程。

只有孩子嘗試獨立的學習完一整本書後,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自信與喜悅,從而使孩子更加愛學習,也會更加努力。否則孩子一看見旁邊堆著十幾本書,心理壓力大,根本不想都全部翻看了。

當然,剛開始孩子可能覺得一本書知識較少,學起來沒有意思;但隨著深入的學習,吃透整本書後,那種缺乏的遺憾就會被學習所帶來的喜悅感填滿,孩子的自控力也會隨之增強。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理性看待孩子的「三分鐘熱度」,不能一味的認為這是缺點,雖說「三份熱度」的孩子很難做到「持之以恆」的堅持,但是孩子能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事情,這其實也是孩子學習的機會!

今日互動:家長們怎樣對待三分鐘熱度的孩子呢?歡迎評論分享。

————————

為了孩子,我們一切以愛出發,發現育兒難題,解決育兒難題,奶爸和家長一起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關注【資深肥宅奶爸】,為你的育兒道路保駕護航,輕鬆獲取新鮮育兒資訊,盡在資深肥宅奶爸。歡迎諮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