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船長賴宜保:深耕大陸「藍色牧場」

2020-06-17     團結報黨派e家

原標題:台籍船長賴宜保:深耕大陸「藍色牧場」

賴宜保展示海釣漁獲。

6月上旬,在經歷了一段5天4夜的深海之旅後,「兄弟遠洋號」深海海釣船從東海外緣海域駛回了浙江溫州洞頭漁港碼頭。「看,這裡有青甘魚、紅甘魚、石斑魚、紅鯛,總共有近4000斤。喏,我手上的這條最大,有40斤。這可都是近海捕不到的魚類哦。」船靠岸不久,台籍船長賴宜保就透過視頻連線向記者展示他們的「戰利品」。

從3月中旬復工至今,賴宜保幾乎隔天就要出船,忙得不亦樂乎。雖然他喜歡別人叫自己「小寶」,但其實早已是個老船長了。「我在台灣從事深海海釣工作已經近20年了,擁有各種類型的海上駕駛執業證照。在台灣的時候,我們一般是從台灣東北部出發,前往太平洋海域進行釣魚作業。」

與台灣的海釣模式不同,大陸目前的海釣以近海區域為主,包括在島嶼、礁石上的「坐釣」和漁船機械撒網的「漁家樂」活動,船隻大部分還是普通鐵船。而台灣的海釣主要在深海海域活動,海釣愛好者一般直接在休閒遊艇船上垂釣。「要出海就得先找船,為了找到一家能按照我們需求建造船隻的船廠,我們前前後後花了不少時間。」賴宜保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兄弟遠洋號」順利誕生。這艘船長23.88米,寬5.5米,排水量為44.8噸。船上配備有遠洋深海垂釣所需的各項設施。

「我在船上的工作主要是指揮駕駛,掌握現場秩序,尋找魚群等。」通過賴船長發來的小視頻,記者看到了深海釣魚時的場景:藍天之下,碧海之中,海釣愛好者們手握釣竿依次排開,注視著吊繩上下起伏的情況。此時的賴宜保就像是總指揮,誰的魚竿該收了,誰還要再等等,誰需要幫忙用網兜把魚撈起來,誰的戰果如何,他都會一一過問。

「在深海海釣方面,中國大陸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這裡市場大,海釣愛好者也多,如果能夠好好發展這一產業,比如培養更多專業海釣人才、提升管理水平、配套硬體設施、普及海釣知識,我相信深海海釣會成為更多人樂於從事的一項休閒漁業活動。深耕大陸的『藍色牧場』,這是我的心愿。」賴宜保表示。

儘管到洞頭的時間不長,但賴宜保能夠感受到這裡和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他和當地人能夠用閩南語直接溝通交流。在洞頭區台辦的協調下,賴宜保享受了「台事通」服務,快速、及時地辦理了「駕照」,方便了工作和生活。

近年來, 溫州努力構築「就業、創新、服務、居住、文化」五大生態,全域打造台胞「築夢家園」,深化國家級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溫台兩地交流交往日益熱絡,溫州與台灣呈現全方位產業對接、多領域合作交流新態勢。其中,洞頭髮揮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全面開展海峽兩岸同心小鎮核心區建設,構建創新生態,全力建設台青「築夢家園」,打造溫台融合發展「重要窗口」。(柴逸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lp7wXIBiuFnsJQVqz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