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我玩一下手機」:聰明家長做好三件事,孩子不再沉迷手機

2019-09-20     父母育兒新知

真正理解愛的人,對那種敷衍的愛,不用心的愛,一眼就能識破。--題記

朋友的孩子剛上小學。有次和朋友一起出去聚餐,從開始見面我就觀察到她的孩子總是圍著她轉,總是伸手去摸著她的衣兜。見面後寒暄了一會兒,她就有些不耐煩了,因為他的孩子總是在她面前膩膩歪歪的朝她要手機,她覺得孩子在身旁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聊天,最後還是不情願地把手機從兜里掏出來遞給孩子。

還不停地叮囑著孩子只能看十分鐘手機。

孩子拿到手機興高采烈地跑到一旁的沙發上安靜的坐下來,看起了手機。朋友在不受孩子打擾的環境下,與我們大家暢談。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要到吃飯的時間了,一看孩子已經看了將近一個小時了。

朋友走過去,怒氣沖沖的把手機從孩子手中奪過來,還大聲的訓斥孩子,「不是跟你說好了嗎?就看十分鐘?你現在都看了多長時間了?還在看?眼睛還要不要了?」

本來孩子拿著手機一臉的愉悅,轉眼間,媽媽劈頭蓋臉地說了一頓,頓時像打了霜的茄子,蔫了。

進入信息時代手機是我們每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就像我們吃飯必須用碗一樣。我們每天都會用到手機,如果讓孩子完全脫離手機是不可能的。

硬幣有兩面,手機的使用也有兩面性,手機帶給人們溝通聯繫的便捷性,但也讓更多的人對手機產生了依賴,尤其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開始刷很多視頻app。

最近兩年視頻發展的很快,但是,生產視頻的工作者他不會給孩子和大人分好內容,哪些適合孩子看,哪些適合大人看。而且手機遊戲也是層出不窮。

很多大人都對手機產生了依賴症,何況沒有自制力的孩子。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的重視,但教育是存在於生活以及自然中,手機只是一個學習工具,溝通工具而已。

家長做好四件事,孩子可以輕鬆放下手機。

1.先接納自己

告訴孩子,手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每天帶著手機是正常的。但是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手機就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我們通過手機和家人朋友隨時聯繫,可以實施上網,諮詢信息,這就是好的方面。但信息時代泛濫,也會有很多不好的信息,這時手機也會接收到一些不好的信息。我們要學會辯證好壞,吸取對自己好的,摒棄對自己不好的。

2.以身作則

現在父母工作都非常的忙,每天下班,最愜意的時光就是窩在沙發或躺在床上,看一下手機,仿佛只有這一刻才是屬於自己的。但是此時,旁邊的孩子會把你的一舉一動,都吸收到自己的行為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要時刻注意平時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你每句話,每個動作,孩子都會作為一種榜樣來學習。

比如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在旁邊拿著手機,因為孩子內心會覺得,手機就是一個休閒娛樂的工具,寫作業是一個很辛苦的事情,自己在辛苦地寫作業,而旁邊的父母卻在拿著手機遊戲,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公平。家長拿著手機,陪在孩子旁邊寫作業,是錯誤引導孩子對手機的認識。家長可以拿一本書坐在旁邊,孩子在寫作業,家長自己在一旁看書,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家長和自己在一同學習。

3.制定規距,恰當引導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也有使用手機的權利,孩子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慢慢養中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就像吃飯一樣,有些食物對身體很好,但是口味可能不好吃,有些對身體不好,但可能會每時每刻都吸引著我去吃。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控制好量,在安全範圍內都是可以的。

孩子如果是手機控那麼就規定他,在某段時間可以隨意去玩手機。前提是把不適合孩子看的內容先屏蔽掉。孩子漸漸的養成了習慣,就會科學地運用手機。

在引導孩子遵守規矩的時候,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把規矩,變成自己單向的制約。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無條件的愛孩子和接納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參考孩子的意見和想法。

在愛和信任的基礎上,孩子很快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正面成長方法。

4.增加課外興趣,豐富課外生活

很多孩子玩手機,就是因為沒有其他事情可做,覺得無聊,才會隨手把手機摸起來去玩。就像我們大人一樣,當我們覺得沒事情做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機隨手摸過來。

家長平時注意孩子的興趣愛好,現在課外的興趣培訓班很多,讓孩子接觸幾個自己的興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孩子不但可以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還可以讓自己的興趣得以發揮。這會讓生活會越來越充實。當一個人感到生活充實的時候,手機就會慢慢的脫離他的視線。

5.多陪伴孩子

當孩子依賴手機的時候多半是因為缺少家長對他的關注。現代社會,父母陪伴孩子已經成為一個難題。相比玩手機,孩子更喜歡和爸爸玩騎馬賽車的遊戲,也更喜歡陪媽媽一起在廚房做菜做飯。父母和孩子互動,才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刻。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講到: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好的一種就是陪孩子一起玩兒。

這讓我想到了孫儷和鄧超這對明星夫婦,他們雖然平時工作也忙,但還會抽出時間,在家裡和孩子們一起玩耍互動。大家在微博中看到他們曬出來照片,很多人都被從照片中流露出來的幸福感而打動。

鄧超的女兒在他的頭上扎小辮子,給他塗指甲油。一家人在戶外玩耍,用樹葉把鄧超堆成一座小山。孫儷帶著孩子一起繪畫。這些都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記憶,也是孩子人生中成長的能量。這是愛的力量,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能量來源。

接納和改變,從此刻帶著愛孩子的心開始。不急不躁,只要用心,幸福的生活才會發著照亮他人的光芒!

父母育兒新知,分享育兒路上的乾貨,提高父母的認知,陪伴孩子一起學習。點擊關注,一起做終身成長的父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CTUG0BJleJMoPMq6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