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需要具備怎麼樣的素質(上)

2019-08-02     要資訊

轉自公眾號:灰岩金融科技(ID:ravenrock123)

許多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交易員需要具備怎麼樣的素質。

總的來說,交易員需要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專注能力,體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絕大部分人對於交易員的誤解,要麼是宅男蹲家裡整些歪魔邪道投機倒把,要麼是認為交易員對電腦碼幾行代碼,就可以秒殺市場,將市場變為自己家裡的ATM機,咚咚咚幾下電腦開始噴鈔票。

交易員事實上,如果以交易的資產類別去劃分,國內有幾個群體。

炒大宗期貨的,炒股的(又分成炒A股和炒美股的),炒外匯的,炒幣的,炒牛熊證,渦輪的。

如果加個「炒」字,雖然low的不行,但是接地氣,一聽就懂。

加上大概八個螢幕,操著高大上到不行的jargon英語術語就成了交易員。

許多的交易員只能夠交易某種特定類型的策略(arbitrage或是convergence,carry, pair, swing等等)或是特定種類的資產。要真正做到對沖基金經理PM Portfolio Manager的級別則需要多種能力,以及對跨市場,垮資產類別的歸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對經濟本身的洞察力以及市場擇時能力。

關於交易員特性的思考有非常多國外的紀錄片以及真人秀探討,

包括之前BBC一部非常知名的紀錄片 Million Dollar Trader

這部由高盛交易員英國佬Anton Kreil 以及荷蘭佬對沖基金經理 Lex Van Dam 共同本色出演的紀錄片嘗試通過招聘普通人,並且通過系統的訓練,目的在於檢驗交易員究竟是具有某些天賦的人才能從事的職業,還是普通大眾都可以從事的一門職業。

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前來嘗試通過交易改變命運的有便利店店員,有家庭主婦,環保志願者,家族企業繼承者,科技公司高管,退役軍人,經濟學學生甚至是拳擊手經紀人等參與對沖基金的真實帳戶交易。

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長期用虛擬盤交易(paper /demo trading)的交易者在面臨交易大額真實帳戶資金(prop trading)時反映出的部分緊張,甚至是由於虧損不敢下單,一兩次的虧損就失去了買入的勇氣。

然而在紀錄片表現最為優異的三個參與者分別為冷靜,同時邏輯性極強的經濟學學生。高紀律性,嚴於律己的退役軍人以及本身從事高刺激,高不確定工作的拳擊手經紀人在實盤交易中表現良好。

而習慣了高薪穩定的前科技公司高管以及家族企業的繼承人卻無法承受開單損失,導致無法正常下單。

同時交易他人資金以及交易自有資金的交易者(零售交易員retail trader)的心態也出現截然不同的反應。有部分人習慣於交易他人的資產,而一部分人僅僅在交易自有資產才會表現良好。

事實上交易員的首要能力應該是學習能力以及抗壓能力。

當然有許多專業的交易者本身專精一種標的物或是特定資產類別。但無論你交易的底層資產為何,快速的疊代學習能力都是首要的。和其他類型的職業不同,金融市場風雲莫測,變幻無常。

索羅斯先生常用的市場範式(market paradigm)正是用來形容市場風格的快速切換以及市場先生(Mr Market)的喜怒無常。如果你不能迅速摸清楚市場,或是理解市場風格的切換,那市場便會無情地將你淘汰。如果沒有自我驅動的持續學習輸入,持續地戰勝市場將是不可能的。這部分人群註定是曇花一現(筆者可能也是)

有些人會說情緒控制能力應該是首要的,對我來說,我傾向於認為,很多的牛逼的,賺大錢的交易員脾氣特別大,而且脾氣古怪,天資卓絕,他們本身也經常砸鍵盤,客觀來講,對他們並不存在情緒控制一說,當然這部分人也屬於特例,然而真正的情緒控制是建立在抗壓能力之上的,沒有抗壓能力,一切都是扯淡。

在金融市場裡,看到帳戶虧損,整體利潤回撤15%到20%甚至一度接近清盤線是極度痛苦的。然而交易員在整體帳戶/管理組合面臨大幅度回撤的時候,往往為了快速扳回凈值曲線,往往開始下更為激進,持續錯誤的賭注。

而澳門賭場我們可以見到,無論是商界大鱷還是政界精英,當一個賭徒快掛逼,快睡天橋底,快上頭的時候,他會面部抽搐,怒不可邁,他的氣息紊亂,大汗淋漓。你坐在他旁邊,你聽著他,看著他的反應,你就知道他離去三和掛逼不遠了。

然而交易是反人性的,交易員和其他類型職業最明顯的區別是,

你甚至不知道如何和你父母輩解釋你是幹什麼的,相信我,這非常難。

交易這個行當在某些方面甚至無法稱之為一個職業,因為在做交易的初期,你是零穩定現金流,低底薪甚至是無底薪的。

雖然做交易本身的upside非常高,畫個餅說,就是交易這門技藝能賺到的錢,是沒有上限沒有天花板的,事實上當你初入交易的時候,為了系統地學習交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你的付出將遠遠大於你的回報。不光如此,你將在市場裡重複地犯不同類型的錯誤,直至你虧完所有本金。

類似的潛在高風險,高回報的職業有哪些,刺客?僱傭軍?或是獵人?這類職業本身存在巨大的不安定,不確定性,但是其中隱含的高回報,是吸引人從事這種職業的真正原因。

正因如此,渴望穩定,安全感的人群並不如渴望風險,揚名立萬的人群適合做交易。因為社會機器得以運轉的前提是,一大部分社會零件,甘願也樂於重複高確定性,高機械式,重複性,穩定的工作(比如公務員等)。

以交易為生的人是非常艱苦的,因為他們的收入來源完全來自於帳戶自身的利潤。當其擅長交易的品種長期跑不出行情的時候,他們將陷入必須從資金帳戶中取現,破壞帳戶的平衡的同時供給自身的生活費。會計的角度來說,這種模式,靠交易為生的交易者自身算是depreciation. 或者deductible.

這種模式如果有家庭,那更是悲催。因為你將受到來自各方的嘲弄以及不理解,你的妻子將每天嘮叨你怎麼不找工作,奶粉錢各種悲劇。長久以來如果你的交易系統沒有突破,你的人生將是一場悲劇。你將爆倉,你將margin call(補交保證金),你將short squeeze(被逼空),你將遭遇看對做單沒做對等各種悲劇,而且無法和其他人分享的事。。

因此交易人生往往被不懂的人刻意美化。能在這條路堅持走下來的不多。能夠存活的絕對是鳳毛麟角。

從期權的角度來說,life is long gamma,交易員從希臘值的角度看,可以算是高upside,高gamma, 損耗theta的call option. 如果你是投行的交易員,而且是在financial tightening也就是金融行業緊箍咒Dodd Frank Act之前入行,那你將可以調動投行給你的巨大頭寸以及金融槓桿為自己創造收益,然後全倉梭哈,虧了算東家的,掙了算自己的。最多不就是炒魷魚回家吃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wDAV2wBUcHTFCnfUy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