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收費:消費者是冤大頭。

2020-05-18     運營公舉小磊磊

原標題:豐巢收費:消費者是冤大頭。

運營公舉小磊磊(公眾號ID:gongjulei)所有文章均為獨家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眾所周知,豐巢攤上事了。

冒著得罪用戶和損失市場份額的風險,豐巢依舊堅持超時收取保管費用的決定。

事情起因是4月下旬豐巢發布的一則通知:豐巢將於4月30日推出會員服務,普通用戶可以免費保管用戶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會員用戶月卡每月5元,季卡12元,7天長時存放。

也就是說,豐巢從收快遞員錢轉變成兩頭收錢,連收件人也不放過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炸裂」了,憑啥收了我快遞費,還要再收保管費?

其實這就好比你打了輛車,計程車司機去加油站加油,不僅收司機的錢,又轉過來收你的錢。

尤其是在前期以免費姿態進駐社區的情況下,突然宣布收費,這種戰略決策簡直啪啪啪打臉。

1

豐巢是什麼?

首先,介紹一下豐巢。

豐巢即豐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4月08日,2018年1月,豐巢獲得了20.7億融資,由順豐控股、申通入股豐巢科技。

2018年1月23日,韻達股份和申通快遞發布公告宣布增資豐巢科技,豐巢新一輪融資達20.7億元。

也就是說,豐巢是順豐、韻達和申通等快遞業巨頭搞出來的公司,別看融資金額那麼高,其實就專門做一種產品,智能柜子。

豐巢智能櫃主要為物業公司、社區業主及快遞公司、行業用戶、電商企業提供快遞自助存儲取出服務。

豐巢室外型櫃機

為什麼會出現豐巢智能櫃這種產品?

很多小區物業並不保管居民的快遞,原因也很簡單,要是誰的快遞被拿錯了,出了問題還要擔責任。

所以像智能存儲櫃這類產品,就有了商機了。只要快遞員把快遞投到柜子里,誰都取不了,收件人憑藉手機掃碼取出,比放在物業安全多了。

對上班族而言,白天在外工作,家裡沒有人,並且有很多小區是只能通過業主配合才能進入,智能櫃 或者說這類代收點就成了剛需。

而且在信息嚴重泄露的現在,有些人不希望快遞員知道自己的收件地址等隱私信息。如果把自己的收件地址設置在豐巢智能櫃或者代收點,就解決了這種問題。

豐巢和菜鳥驛站有什麼區別?

豐巢智能櫃是有空間大小限的,如果都放滿了是無法再存放的。而菜鳥驛站是貨架式,不局限快遞的大小,並且貨架滿了可以直接放在地上。

豐巢智能櫃沒有專門的服務人員,而菜鳥驛站有專門的維護人員。豐巢智能櫃基本都在小區內,而菜鳥驛站在小區外。

豐巢可以24小時任意時間取件。但是菜鳥驛站是有上下班時間的,人家下班了,你就拿不了。

所以單論取快遞,哪個更方便?

肯定是豐巢。

為什麼快遞公司不自己做智能櫃或者驛站呢?

快遞公司有很多個,比如順豐、申通、圓通、中通、宅急送、匯通、韻達、天天、國通、全峰等。

雖然每天快遞有很多,但是分攤到每家快遞公司就少了很多,然後再分到每個區域就更少了。

所以,很多家快遞公司/阿里巴巴才一起做了這種存儲服務。這樣就能節省在本市內的快遞配送成本,而且以後不再需要聘用多餘的快遞員了。

2

免費時的豐巢怎麼盈利的?

第一,豐巢智能顯示屏上面的廣告業務收入,廣告商在上面顯示廣告,豐巢會收取它的廣告費,當你取快遞的時候還會強制要求關注公眾號。

第二,通過用戶寄放收取費用,根據格子大小的不同收費,當寄放時間超過24小時或36小時,會另外收取費用。

不過,由於豐巢智能櫃這種產品,是先砸錢後盈利,這兩種方式對於砸了幾十億的豐巢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最新數據顯示,豐巢2020年一季度虧損2.45億元,2019年虧損7.81億元。看這虧損趨勢,是一年高過一年。

到這裡,我恍然大悟,為啥豐巢鐵了 心要收費。要是不掙錢,不融資,破產也就兩三年的事。

之前,豐巢只對快遞員收錢,也就是快遞員將快遞放入柜子,豐巢要收取 派件手續費,這種模式大獲成功。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快遞員會交錢給豐巢?

很簡單,因為能幫快遞員掙更多錢。

我找到了一些數據:在過去,1天會150件快遞,每件快遞需要5分鍾(包含交通時間那麼每天共需要耗時750分鐘,工作12.5小時。

如果所在小區都有了豐巢智能櫃,按照1個小區有10個快遞來計算,送這10個快遞差不多只需要5分鐘,因為只把這10個快遞放進柜子就行。理論上送完15個小區只需要75分鐘,直接節省了675分鐘,即11.25小時。

快遞小哥的收入除去基本工資以外,更多是和投遞快遞的數量掛鉤的,送的快遞越多,掙得錢越多,每個快遞掙1-2元。

想想看,這多出來的11.25小時,能多送多少個快遞,能掙多少錢。所以,快遞小哥是非常願意把快遞送到豐巢智能櫃的,哪怕支付費用。

3

豐巢收費問題出在哪?

經過這次事件,豐巢還會繼續被消費者所接受嗎?

在沒有新的替代產品出來前,答案是肯定的。

新的替代產品出來是很困難的,得在全國幾千個縣市投入智能櫃,這筆先期投入資金是很龐大的。

從微博上評論的側重來看,大多討論的是快遞員未經收件人允許,擅自把東西放在了豐巢。

雖然很多人在牴觸豐巢的漲價規定,但我覺得應該抵制快遞公司不按照原本的收貨地址投遞。

因為本質上討伐對象根本不在豐巢,而是把東西未經人同意而擅自放在快遞櫃的快遞人員。

交通運輸部在《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中為保護快遞用戶合法權益,要求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投遞快件後應及時通知收件人。

當然,豐巢在這種情況下,接著向消費者收錢,就更坑爹了。

眾所周知,包郵產品,商家早就把快遞費用算在了商品正價中。看起來是包郵了,實際上還是消費者買單。所以無論是包郵/自付快遞費,消費者在買單後已經向快遞公司付了一筆快遞費。

接著,豐巢又向消費者收取快遞保管費,也就是快遞公司掙了消費者兩次錢,這種操作實在太魔性了。

以前總說顧客是上帝,現在好了,顧客成了冤大頭。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在留言區聊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kQSKnIBd4Bm1__YuM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