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怎麼看,我和李安都期待120幀終將改變觀眾觀影體驗

2019-10-29     艾維電影

近日,李安的《雙子殺手》在影院熱映,得益於CINITY影院的在國內的逐步增多,越來越多的觀眾有機會看到的4K+3D+120幀版的《雙子殺手》,網絡上關於這部電影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喜歡的人認為電影很好,各種高速運動畫面很清晰很流暢。但注重劇情的人認為故事平庸情節老套。

網上吵得熱鬧,線下的爭論也漸趨白熱化。關於《雙子殺手》的看法,艾維記者所在的公司也基本分成了兩派。作為安叔忠粉,自然要力戰以同事小K為代表的偏見粉。

小K:「《雙子殺手》不行的,李安不適合走技術路線。」

記者:「你看過這部電影了嗎?憑什麼就說它不好?」

小K:「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嗎?劇本年代久遠我就不說了,看看票房?預計虧損7000萬美元哦。」

記者:「歷史上票房不好經典影片多了去了,以票房成績定義電影好壞,稍顯業餘啦。」

……

爭論了許多,我們依然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時候,S總出來打圓場:「你們在這裡爭也爭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如到影院實地感受一下,作為一個業內人士,不應該人云亦云。」

為此,艾維記者一行人特意到浙江首家支持放映4K+3D+120幀版《雙子殺手》的影院(東影時代IMAX影城西溪店)觀看了這部電影。

從直觀的感受講,這部電影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高速也清晰

在這部電影中,各種新技術融合在一起,但最值得關注的還是120幀下的畫面顯示。它果然也沒有讓我們失望。

在特寫鏡頭中,演員們的面部細節可以說是毫髮畢現,鬍鬚、面部紋路等都很真實;

高速運動的畫面也足夠清晰。幾個鏡頭令記者印象非常深刻。比如,影片開始時在高速列車上將目標一擊斃命的短鏡頭,列車在高速運動時,畫面依舊清晰可見,同樣一個畫面在24幀版本畫面直接「糊」掉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有長達5分鐘左右的摩托車追逐長鏡頭,不僅動作勁爆,而且主觀鏡頭和客觀鏡頭鏡頭快速切換卻絲毫無卡頓感,流暢度之高令人讚嘆。在120幀下,即便是高速動作,中遠景鏡頭裡周圍的建築物和路人也都清晰可見。

最精彩的是機槍掃射鏡頭,無數的子彈噴射而出,就連子彈的運行軌跡都依稀可見,這是只有走進影院才能切身體會到的絕妙之處。

畫面亮度均勻度好

一般來說,銀幕中間的亮度略高於四周,但在realD終極銀幕在加持下,《雙子殺手》整個畫面的亮度均勻度非常好。記者坐在影廳中間,視線投射在銀幕中間區域時,並沒有察覺出銀幕四周的亮度和中間區域有什麼變化。即便是黑暗環境下的鏡頭依舊很亮眼。比如,在布達佩斯地下室的打戲,除了能看清主演,也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堆放四周的人骨。在室外的幾個鏡頭,艾維記者嘗試取下3D眼鏡,亮度都稍顯刺眼了。

畫質清晰細膩

電影看到一半,記者的「職業病」又犯了。為了感受一下近距離觀看會不會有像素顆粒,記者小心翼翼地從最佳觀影區挪到了影廳的第二排。一般來說,銀幕下沿中點到座椅第一排中間位置靠背的距離要達到銀幕寬度的0.6倍(最小視距),記者估計了一下,銀幕大概15米,但銀幕到第一排也就6米左右,換句話說,它是不符合標準的。如果是放映的是2K電影,坐在第一或第二排的觀眾會有較強的像素感,正因為《雙子殺手》有4K的清晰度,記者即使坐在第一排也感受不到像素顆粒,整個畫面還是很清晰細膩。

這對高上座率的CINITY影廳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4K電影可以縮短最小視距,2K電影需要0.6倍的最小視距,4K只需要達到0.3倍或0.4倍就可以了,那麼在規劃影廳建設時,銀幕從第一排的距離設置為6米就可以,而不是現在的12米。按照1.2米一排的,可以增加大概5排(100個座位),這對擁有高上座率的CINITY影廳來說意味著更多的收益。

3D效果體驗佳

3D電影放映,被吐槽最多的恐怕就是銀幕的亮度問題了,無論是4K還是120幀都會大打折扣。但CINITY影院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前文已經提到,當脫下眼鏡時,銀幕的亮度甚至會讓人感到稍微有點刺眼。

我們知道,很多3D電影的拍攝製作都是靠某種軟體轉制而成,也就是觀眾常說的偽3D,3D效果不夠好。但李安的《雙子殺手》實打實地用3D技術拍攝的,3D場景顯得非常真實,通過高幀率的加持,整個畫面也很流暢,不是偽3D可以比的。

高亮度+真實3D拍攝技術,讓記者體驗到非常好的臨場感。在4k解析度下的3D表現非常優秀,主角和背景的分離度很高,有種呼之欲出的感覺。以下幾個場景的3D表現讓記者印象特別深刻:一是電影中女主坐在桌子前的鏡頭,讓記者一度以為那就是真實的桌子,甚至有伸手去摸一下桌子的衝動;二是亨利小時候被丟進水裡訓練那一幕,滿屏的氣泡環繞著,似乎自己就沉浸在水中;三是最後加特林機槍掃射小鎮雜貨店的鏡頭,機槍噴射的火舌、四處飛射的火星和四濺的碎渣,銀幕中的一切已經達到了一個難以接受的信息量,緊張到讓人不自覺屏住呼吸。

音效出色

據悉,杭州這家CINITY影廳除了更換了科視的RGB雷射放映機、還配備了杜比全景聲,因此,《雙子殺手》的音效表現出乎記者的意料,聲音高中低音、分離度和環繞效果都是頂級的,尤其是槍械射擊聲和搏擊打鬥聲,可謂「震撼人心」。

從整體的觀影感受而言,記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代入感、沉浸感十足。

當然,在敘事為主鏡頭,代入感不是那麼強烈,但在幾個運動、搏擊鏡頭中,記者感覺真的是身臨其境。比如,在摩托車追逐那一幕中,當摩托車駛過,驚起的一群飛鳥極具真實感,影廳中發出陣陣「哇哦」聲。

同行的小K更是激動地表示:被那群飛鳥驚出一陣陣雞皮疙瘩;當畫面切換到主觀鏡頭時,我感覺是自己騎著摩托車狂飆一樣,隨著路面的起起伏伏,甚至產生了輕微的眩暈感,真是太爽了……這時候,小K估計已經忘記她說過什麼了。

從這一刻起,我們不知不覺完全沉浸到電影中,在布達佩斯的城堡地下室打鬥戲中,亨利與複製人小克「互毆」的鏡頭令人大呼過癮,那就拳拳到肉的真實感,恐怕與到現場旁觀無異。

小K坦言,她以前也是李安的粉絲,《斷背山》是她最喜歡的一部電影之一,但自從李安走技術路線以後,她一直耿耿於懷,漸漸從喜歡到路人,但120幀版的《雙子殺手》再次把她征服了。

從小K觀看《雙子殺手》前後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前提,是你必須看過這部電影。從票房角度看,李安的《雙子殺手》確實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但這部電影所運用的新技術以及這些新技術帶給觀眾新穎、震撼的觀影體驗卻是無可爭議的。至於所謂的「劇情老套」似乎也是個偽命題。雖然克隆技術早已出現,但關於「複製人是不是人」、「該不該把複製人當做工具」等問題的探討?誰敢說自己能給出完美的答案?

整體而言,電影劇情並不像網上說的那麼差,從視聽效果看,它甚至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李安在拓展電影新技術上所做的努力,也值得我們的尊敬。

據相關影院經理介紹,支持4K+3D+120幀的影廳上座率大大高於普通影廳,尤其在周末,上周率能達到70%以上;個別資深影迷觀看完120幀版的《雙子殺手》還希望能和技術人員做進一步的交流;部分觀眾還會從其他市、縣跑到杭州,只為第一時間觀看4K+3D+120幀的《雙子殺手》。

從觀眾的反應來看,我們也應該得到一些啟示:今後,無論是影院還是拍攝製作方,都應該更多更廣泛應用新技術,畢竟,高格式電影帶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震撼的,觀影體驗的提升需要技術來促進。觀眾雖然不知道技術的原理,但總能分辨出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SaDHm4BMH2_cNUg7tj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