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青春堪大任!鐵路70萬青年交出合格答卷

2020-03-30     南昌鐵路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日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鬥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總書記的話語重心長、催人奮進,極大鼓舞著奮戰在祖國鋼鐵大動脈的70萬鐵路青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繼續奮戰、再立新功。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70萬鐵路青年響應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號召,聞令而動、迎難而上,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奮勇前行、在鐵路需要的時候忠於職守,展示了新時代鐵路青年的家國情懷、團結精神和擔當作為。


9314封請戰書


「作為新時代鐵路青年,我們當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用青春熱血踐行使命!」


1月28日,全國鐵道團委向全路青年發出倡議書《讓我們學著先輩的樣子 勇往直前》,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團委、1200個站段團委、1.3萬個團支部迅速行動,70萬鐵路團員青年響應召喚、迅速集結。


砥礪青春堪大任!鐵路70萬青年交出合格答卷


「我自願報名黨團員突擊隊,可以提前跑車,可以熬夜工作,可以去任何一個需要我的城市。我會對自己負責,也會對他人負責。」這是南寧車輛段南寧動車所共青團員、廣西首批女隨車機械師鍾金玲提交的「硬核」請戰書。在微信群看到所里要組建突擊隊的消息,鍾金玲第一時間向團支書報了名。當她把入選突擊隊的消息告訴媽媽時,母親急壞了,女兒每天值乘16個小時、在密閉車廂里接觸數千名旅客,讓她非常擔心。


鍾金玲和母親的「相持戰」打了幾天,最終母親被說服了,反對變成了理解與支持。「我的叔叔嬸嬸是醫生,現在就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長輩那麼拼,我們也不能落後。」去年7月,鍾金玲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這次,請黨組織繼續考驗我!」



仿佛一夜之間,那些在長輩們保護下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深入一線,他們朝氣蓬勃、勇於擔當,在鐵路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17年前的非典,我們力不能及;17年後的今天,我們責無旁貸,理應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響應倡議書號召,合肥電務段24名「共青團號」青年突擊隊隊員在請戰書上鄭重按下紅手印。「我們『共青團號』全體成員將義無反顧奔赴一線,保障旅客在旅途中的平安,全身心抗擊疫情,用青春熱血踐行使命!」這也是70萬鐵路青年共同的心聲。



截至2月8日,鐵路各級團組織收到9314封請戰書。他們中,有為了不耽誤出乘,深夜步行6小時走25公里路的鄭州客運段「90後」列車長包繼靜,有新婚燕爾兩次請戰、湊出1000個口罩送給一線同事的呼和浩特客運段團員青年李小剛,有以不到90斤的體重每天背著重達40斤的消毒桶為列車消毒的重慶鐵路疾控所團員青年梁妮妮,有主動取消精心策劃已久的婚禮、堅守崗位的「最美新娘」宜昌綜合維修段團員青年廖珈藝……



一聲動員,眾人請戰。一紙戰書,熱血青春!


「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9314封請戰書,是鐵路青年一筆一畫寫出的最剛毅的文字和對祖國、對人民、對鐵路最深沉的愛,勾勒出的是70萬鐵路青年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的時代群像。


2300支青年突擊隊


「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在任何一個需要的地方,我們衝鋒在前!戰『疫』不勝,決不撤退!」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各種「急難險重」任務,從武漢到全國,在任何一個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青年突擊隊的鮮艷旗幟在飄揚,引領著鐵路青年披荊斬棘、攻堅克難。


全國青年文明號——濟南機務段「39」青年機車組主動請纓、24小時待命,承擔機車乘務員因病缺崗時的替班任務。司機長周志強說:「作為有著幾十年光榮傳統的青年文明號,我們就是要敢為人先、無私奉獻。」疫情發生以來,「39」青年機車組共承擔出乘任務20餘次,幫助行車公寓完成消毒清掃50餘次。


前方站車嚴防死守,後方「鐵路12306」的中樞——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子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年輕人同樣在日夜奮戰。除了及時調整售票、退票策略外,他們還在信息化的戰場上與「病魔」展開較量,發揮12306大數據優勢,緊急查找密切接觸者,為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爭取了寶貴時間。



在後方運籌帷幄的,還有號稱鐵路運輸「最強大腦」的調度員。武漢調度所427名一線調度員中絕大多數是「90後」。在武漢已關閉離漢通道的情況下,大家接到返崗命令後全部於1月24日20時30分前從四面八方返回工作崗位接受集中管理,無一人請假、無一人遲到。


疫情發生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和防疫物資搭乘火車源源不斷抵達武漢。受交通管制的影響,各站卸車、搬運防疫物資的人員緊缺。緊急時刻,青年突擊隊挺身而出,加強協調組織,制訂周密作業方案,優化裝卸流程,快裝、快卸、快轉運,與時間賽跑,將物資運到防疫前線,保證了鋼鐵大動脈的安全、高效、暢通。


「只能人等車,不能車等人。」2月13日上午,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接到任務:350名醫護人員和400多件醫療物資將通過G546次列車抵達武漢站後轉汽車運到各醫院。當G546次列車在武漢站一站台停穩後,在站台上頂著寒風等候已久的20多名突擊隊員立即上前,合力協作,手搬肩扛,僅用了15分鐘就將這批醫療物資從列車上卸下並裝上接貨的醫院汽車。


還有這樣一群鐵路青年先鋒,為了中國高鐵「走出去」,他們毅然選擇「逆行」。為實現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貝舊左線於3月19日開通,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海外「四電」設計團隊成員李方安、馬致遠在做好自身防護後,相繼於2月29日、3月6日抵達塞爾維亞,第一時間投入緊張的工作。



你「逆行」而上,我護你周全。為解除在一線拼搏鐵路青年及其親人的後顧之憂,全國鐵道團委下撥特殊團費36萬元,全部用於為基層團員青年採購防疫物資;使用共青團中央下撥專項團費20萬元購買消毒液,發放至青年集中的單身公寓;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開展「團情陪伴」活動1100餘次,覆蓋3.1萬名團員青年;各級團組織配比團費150餘萬元用於給一線團員購置口罩、洗手液等防護用品,為他們送去「娘家人」的溫暖。



2896份入黨申請書


沖在前、扛重活、打硬仗!青春在「火線」經受洗禮與考驗,更見真心和信念,更顯忠誠與擔當。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3月11日,一場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在喀什車務段五間房站進行著,26歲的車站值班員石三誠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



1月19日,喀什伽師縣發生6.4級地震時,石三誠沒有選擇逃生,而是迅速拿起無線列調電話喊停區間運行的旅客列車,保障了旅客列車運行安全。經媒體發布轉載,「電話哥」石三誠「火」了,但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讚揚,他說得最多的就是「這是我的職責」。疫情發生後,準備回家的石三誠得知站里因疫情防控人手不夠時,果斷退掉機票,選擇堅守崗位。連續工作61天的他還是那句話:「這是我的職責。」



「請黨組織在戰『疫』一線考驗我!」一大批像石三誠一樣的「90後」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用行動表達了對加入黨組織的嚮往。今年初至2月16日,全路已有2896名團員青年「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未進黨的門,先做黨的人!我堅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一定會勝利……」上海客運段高鐵一車隊黨總支書記這些天來陸續收到31份來自一線的入黨申請書。一封封申請書即是請戰書,字裡行間躍動的是一顆顆甘願為民服務的初心、真心與決心。


砥礪青春堪大任!鐵路70萬青年交出合格答卷


沖在前、扛重活、打硬仗!在「火線」經受靈魂的洗禮和非凡考驗,更見真心和信念,更顯忠誠與使命。「能夠火線入黨我深感自豪,同時也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一定要發揮聰明才智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鐵路疾控所青年檢驗師潘蓬如是說。為迅速掌握檢測技術,他主動請纓到武漢市疾控中心跟隨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實踐。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戰「疫」仍在繼續,確保大動脈安全暢通,毫不鬆懈落實站車防控措施,做好防控人員和物資運輸工作,鐵路青年依然責無旁貸、重任在肩。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殷囑託,是對我們青年的莫大鼓舞與鞭策。」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石家莊客運段G67/70次列車長、「紅薔薇」青年突擊隊隊長張貝貝心潮澎湃,「我們戰『疫』青年一定會咬緊牙關,一鼓作氣,直到奪取最後勝利。」



「抗擊疫情是最好的成長禮!在這次大考中,我們每個人都對使命、對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從害怕、遲疑到堅守崗位、『逆行』護航,我們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今年春運,上海通信段彭逸群和41名青年助勤Z257/258次「共青團號」列車,其間還擔當了李蘭娟院士馳援武漢列車的護航工作。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備受鼓舞幹勁十足。」齊齊哈爾機務段「黃繼光號」機車組聯合團支部書記冷雙說道:「作為新時代鐵路青年,我要傳承『黃繼光號』敢打硬拼、衝鋒在前的精神,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青春汗水和聰明才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車輪滾滾向前,鐵路青年將把總書記的囑託與要求放在心中、落在實處,努力勤學奮鬥、增長才幹,堅定理想信念,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鐵路改革發展的偉大進程中,彰顯青春蓬勃力量,譜寫更加昂揚的青春之歌。


來源:《人民鐵道》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nygNnEBrZ4kL1Vi2y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