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必修課,喂養誤區大清掃

2020-02-18     熊貓兒科

自打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當媽的又多了一堆操心事!查書、上網、找專家、問有經驗的媽媽……即便如此,媽媽們一不小心就會踩進喂養誤區

關於輔食初期添加這塊,有幾個坑,很多家長還經常入。

過早或過晚添加輔食

有的家長認為:早添加輔食就能儘早補充營養,但下面這則新聞就是由於過早添加輔食引起的「悲劇」:

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時間是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前,母乳能夠滿足除了維生素D以外寶寶生長需要的所有營養

過早添加輔食,會給寶寶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帶來負擔,增加寶寶食物過敏和患消化系統疾病的風險,如新聞中的案例。

過晚添加輔食,會引起缺鐵等症狀,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家長根據寶寶自身的狀況決定輔食添加的時間,如無特殊情況,輔食添加建議最早不能早於6個月



寶寶需要添加輔食的4信號:

奶量不斷增加,體重增長但趨勢減緩

口水分泌明顯增多

能夠耐受較長時間的圍坐姿勢

表現出對成人飲食的極大興趣

挺舌反應消失

所以,專業書籍知識只能作為參考,只有你的寶寶才能告訴你他需要在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第一口輔食喝米湯

這是天大的誤解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嬰兒配方營養米粉

因為母乳中的鐵元素含量很少,寶寶六個月後需額外補充,食物中鐵的來源主要為動物肝臟、禽畜肉類等。

寶寶一開始還吃不了這些,嬰兒配方營養米粉特別添加了鐵元素,正好滿足寶寶生長所需。

寶寶正常添加米粉2周後,沒有出現便秘、腹瀉和過敏,就可以開始添加菜泥及果泥了。

家長需要注意:剛開始吃米糊,喂到嘴裡,有的寶寶可能會用舌頭頂出來,並不代表寶寶不愛吃,這種挺舌反射很常見,媽媽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多嘗試幾次,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

寶寶不愛吃,加點調味品

輔食換了好幾種,寶寶就是不愛吃,加點鹽,加點糖,有味道,吃一點沒關係...這些東西加不得

1歲以內,輔食保持原汁原味就可以了。(還有媽媽比較喜歡的蜂蜜和果汁,也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鈉,母乳或配方奶粉等絕大多數嬰兒食品中都含有鈉,足夠滿足寶寶生長所需。

過早添加食鹽、醬油或白糖等調味品,不僅容易引起寶寶厭奶、挑食等問題,還會影響腎臟健康

另外,1歲以內的寶寶也不適合吃蜂蜜,以及蜂蜜做成的相關食物,因為蜂蜜在釀造、運輸、儲存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肉毒乳桿菌的污染,造成寶寶感染。

果汁也不適合給孩子喝,果汁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損失了大部分營養,相當於變成了一杯好喝的糖水,長期食用容易引起蛀牙。

建議添加水果輔食可以從果泥開始,逐漸過渡到新鮮水果切片等。

吃輔食後減少奶量,甚至戒奶

家長可千萬別這麼干

輔食之所以叫輔食,在於它是輔助母乳的一種食物,無法替代母乳。

1歲半之前,母乳或配方奶粉是寶寶的主要能量和營養來源,應占據主食地位。

孩子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如果拋棄母乳會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阻礙生長發育。

How much,多少輔食,多少奶

要解決這個「世紀難題」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不同月齡寶寶「奶與輔食的能量比

月齡奶輔食奶量/天6~870%30%700ml以上9~1260%40%700ml左右13~1550%50%600ml左右16~2340%60%500ml左右

添加輔食之後,如果寶寶不愛喝奶,一定要想辦法保證寶寶每天母乳的攝入量,特別嚴重厭奶的先暫停輔食,後期再嘗試。

一次加好幾種食物

不一定對寶寶好

終於等到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我們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好吃的都喂給寶寶。雖然這種做法雖然是出於濃濃的愛,但我們還是建議:一次儘量添加一種新食物

因為,寶寶剛開始接觸食物,很多食物容易引起過敏現象,一次加好幾種,也沒法判斷到底對哪種食物過敏。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對一種食物過敏

一般情況下,如果在進食後的數小時內出現這些症狀:風疹塊(蕁麻疹),濕疹惡化,眼、舌、臉和嘴唇的腫脹,腹瀉、嘔吐等等,有可能是過敏了。

哪些食物容易導致過敏

牛奶和乳製品、雞蛋、花生、魚、甲殼類海產、果仁、豆類等。


減輕食物過敏幾率的輔食添加小tips

儘量在上午添加新的輔食。

新輔食的添加要在孩子狀態好,不哭鬧,不生病的時候。

選擇新鮮的食材,可以加熱處理後再給寶寶吃,加熱會減輕一些食材引起的過敏反應。

每次從一勺開始逐漸加量。

這裡熊貓君給大家介紹個小妙招「過敏食物排查」如果寶寶只出現輕微的過敏反應,爸媽可以在家按照以下步驟和方法,自行排查過敏原。

好食物記錄。將寶寶吃的每樣東西都記錄下來,連續記錄3、4天,甚至一周。

「消去法」排查嫌疑過敏原

所謂「消去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停止食用該種食物和任何含有該種食物的加工產品,看寶寶的過敏症狀是否有所緩解。

連續2周不要讓寶寶吃你覺得可疑的致敏食物,並記錄下你的觀察結果。直到你認為可疑的每樣致敏食物都試過。

質疑自己的發現。當找到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後,為確定症狀的消失不是巧合,爸媽可以再次嘗試該種食物,看看過敏症狀是否會再次出現。

例如:寶寶吃菠菜,身上紅腫了,暫停菠菜後紅腫減輕。等紅腫完全消退之後,少量試吃一次。

如果紅腫再次出現或加重,就可以初定孩子對這種食物過敏,兩年之內不碰它。反之,如果沒有出現任何過敏症狀,說明孩子對菠菜不過敏,可以繼續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漸進、少量的方式,每3~4天增加一點分量。如果症狀再次出現,就可以確認致敏食物了。

輔食喂養常見問題Q&A

Q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雞蛋

A 至少滿8個月以後

蛋黃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營養成分單一,不易消化吸收,致敏風險較高,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尤其要注意。可以考慮添加煮熟的蛋黃。蛋黃不過敏後,逐步嘗試整個雞蛋。

Q 什麼時候可以吃油

A :寶寶在6個月就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一點食用油。而添加的量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

6個月至1歲,食用量以每天5—10克為宜,相當於家用小瓷勺半勺到一勺的量。

如果食物以米粉、果泥菜泥為主時,建議在食物中滴幾滴油,亞麻籽油、橄欖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已經添加雞蛋黃,或者魚肉類食物的話,無需額外添加植物油。

為了讓家長們在輔食喂養的道路上少踩雷,我們特意邀請了新世紀健康管理學院資深健康教育顧問資深婦幼保健教育專家有42年從業經驗的婦產科醫生張岩女士,為大家系統講解——如何添加輔食,如何科學喂養。

限時免費領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tl7bnAB3uTiws8KaGN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