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上品紫砂壺合集,全在這了

2019-11-15     紫砂壺記

紫砂壺的款識,亦是屬於篆刻藝術的範疇,也是紫砂陶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型、泥料、製造、款識、燒成俱佳的壺,方為上品。

顧老常用印(局部)

大凡名家名作,都對印款非常考究,而用印最多也最廣的,當屬顧景舟先生,而我們今天要聊的則是他的一方「景舟」長方小印。

右為長方小印

顧景舟先生的這方印,乃是由徐悲鴻弟子,黃養輝所刻,只要顧景舟以為是上品的壺,才用它列印。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顧景舟先生心目的上品壺都有那些。(註:早年及晚年時期有優秀作品不用此款,不過用此印者必是上品無疑,莫作錙銖之較)

景舟 掇球壺

壺身作扁球形,直頸曲流,鼓腹臥足。扁球形蓋,球形鈕,環形柄長而垂,整個器身以大、中、小三個球體迭積而成,形制圓滿,外型嚴肅,氣度非凡。

顧氏『掇球壺』作風獨具,比之邵大亨之『掇球壺』略顯內斂,比之程壽珍之『掇球壺』則更顯古樸,可謂博採眾家之長。

景舟 九頭詠梅

此套乃是顧老少見的花器套組。

全器的輪廓線條,既清爽出塵,又能領會出梅枝傲骨不屈的肉體,壺身氣度更是豐滿蘊蓄,神采奕奕。

其將紫砂壺藝中所需包含的形、神、態都詳細表現出來。

景舟 大石瓢

顧景舟先生赫赫有名的五把石瓢皆用此長方印,追求線型的流利伸展,重複權衡比例的諧和秀美,顯現了儉樸大方的氣度。

此石瓢壺可謂圓滿詮釋了智欲其圓、行欲其方的砂壺珍品。

景舟 提壁壺

由顧景舟、高莊二人共同設計,顧景舟精心製造,幾易其稿的國之珍寶提璧壺,此壺是顧景舟終身中破費精神最多、消耗時間最長、製造工藝最精深的代表之作、經典之作。

此壺是光素器的巔峰作品,轉起承合的線條表現了不相上下的幾何器形之美。

景舟 上新橋

此壺外型古拙、姿容挺秀,線條明承暗合,轉機適度,自有神韻,整器規劃巧妙,別出心載,氣韻端莊穩健,轉合之間極盡精微又渾然天成。

此壺外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照應,真可謂別出心裁、設計巧妙。

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蕩漾之感。

景舟 匏瓜

此為顧景舟先生所之匏瓜壺,壺身扁圓鼓腹,飽滿圓潤,線條挺括流利,色澤溫潤細膩。

整體搭配諧和、比例勻稱,壺嘴出水有力,壺把力度感強,壺蓋設計豐腴,口蓋緊密;各部銜接不見痕跡、潤滑自然、天衣無縫,流利的線條強化了律動的視覺效果。

景舟 靈芝

此為顧景舟先生所制靈芝壺,此壺外型古拙、姿容挺秀,線條明承暗合,轉機適度,自有神韻。壺嘴自然胥出,壺把簡約有力,形態靈動自若。

整器規劃巧妙,別出心載,氣韻端莊穩健,轉合之間極盡精微又渾然天成,借著陶都窯火的藝術鑄成永久,文人情懷躍但是出。

景舟 均玉

此為顧景舟先生的民國綠均玉壺,圓形蓋配以方橋鈕,別致精巧,大有古意。此壺構造嚴謹勻稱,質地細膩潤澤,技藝嫻熟幹練,構思巧妙。

外型深諳方圓調和之美,沉穩中見靈動,方圓中寓天地,給人一種端莊、寧靜的大雅之美。

景舟 石瓢

此為顧景舟先生所制矮石瓢,其身筒不再是削直的錐體,壺身略略豐滿、圓渾;壺腹呈現奇妙的弧線。

壺流與壺把仿佛壺體自然生成,又配合了壺身筒的圓渾,胥出自然,同時又伸展有力,蓋上的橋鈕與平蓋銜接,各個角度琢塑出弛緩的弧度到蓋面,使得各部件都有所照應,極為精巧。

這幾款皆是蓋有長方形景舟款印之壺,俱是顧老心中的上品之作,大飽眼福!

感謝閱讀,每日持續更新,更多知識交流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rGXcW4BMH2_cNUgsX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