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哪種透氣性比較好?

2019-11-16     紫砂壺記

紫砂壺不同於瓷器與玻璃器,其最大的特性,便是其透氣性,「長物志」言:「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這個不奪茶香,又無熟湯氣,便是由於紫砂特有的雙氣孔構造,也是透氣性。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給大家引見過,紫砂的泥料其實有很多種,大類來說有紫泥、紅泥、綠泥、段泥等等,那麼其中到底是哪種泥料的透氣性最好呢?

影響透氣性的主要要素有兩個,一是結晶度,二是泥料目數。

結晶度

結晶度,也就是燒制時的瓷化水平,其是泥料的自身屬性,不同的泥料燒制的結晶水平不一樣,當然也與燒制溫度有一定關係,燒制溫度越高,結晶度越高。

老段泥

普通來說,燒制時紅泥的結晶度是較高的,紫泥次之,然後是綠泥、段泥,結晶度越高,也就意味著氣孔率低,透氣性就不佳。

所以在不同品種的泥料之中,段泥的透氣性最好,之後是綠泥,紫泥,紅泥(但是只是相對而言,關於泡茶運用來說能夠疏忽不計)。

朱泥

但是在喝茶的過程中,泥料的透氣性並不是獨一的選擇規範,要依據不同的茶葉、喝茶習氣來選擇。

舉例來說:

段泥、綠泥的透氣性最好,泡綠茶為佳;

紫泥則中庸而廣泛,適茶性好;

紅泥朱泥類的由於透氣性的緣故反而更合適泡鐵觀音等高香氣的茶葉,有逼香快,揚香高的特性。

泥料目數

在業內,做壺的泥料都有目數之分,常見的多為60目,80目等,目數越小,也就是泥料越粗,顆粒感更明顯。

篩目

紫砂中的砂也是其透氣性的基本緣由,所以當在篩泥料的時分,目數越小,顆粒越大,製成的泥料透氣性就越好。

所以在同種泥料下,目數越小的紫砂泥料,透氣性越好。

不同目數的表現

普通來說,目數為60目的泥料是比擬好的,透氣性好且有豐厚的砂感,目數過大和過小都不便當成壺。

但是目數粗的壺透氣性有些變化,但那也是微乎其微,哪怕憑很精細很先進的科學儀器可能都測不出這點差異來。綜上所述總結一點:只需目數在常見範圍,其實只需做工能夠,選本人喜歡的壺型尚可!關鍵在於適用,泡茶便當,出水爽利!

感謝閱讀,每日持續更新,更多知識交流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rGZcW4BMH2_cNUg9n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