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6種生吃的美食,看看你能吃得下幾種?要是全吃過算你牛

2020-07-19     壯鄉啊牛哥

原標題:廣西這6種生吃的美食,看看你能吃得下幾種?要是全吃過算你牛

民以食為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西的飲食文化與其民族較強的特點相互呼應,在受其他地方飲食文化影響的同時,也吸納了當地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點,因此在廣西能品嘗到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的特色佳肴。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在廣西能品嘗到的非一般吃法的美食。非一般吃法?沒錯,就生吃的美食,看看你能吃得下幾種?

1、 三江侗家腌魚。

廣西柳州三江是侗族人的安居地之一,腌魚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侗族人會在寒露到霜降這段時間製作侗家腌魚。稻田裡的鯉魚捉來後用清水養數日,使魚把泥沙吐凈,然後將魚破腹,取去內臟,均勻搓鹽、噴酒,米酒浸兩三天,將魚取出,鹽水留下備用。用拌有辣椒粉、生薑絲、桂皮、甜酒糟、鹽和糯米飯等佐料製作成的糯糟灌入魚肚,外面也均勻抹拌,放入木桶或罈子,桶壇底層先墊糯糟,再放魚,一層魚一層糯糟,依次放滿,以糯糟覆蓋,腌完即用姜杆或楠竹筍殼葉、棕巴掌、棕片等蓋於其上,稱之魚被。魚被上面蓋上三塊圓形蓋板,上壓一塊圓石頭,或鵝卵石。待壓在上面的石頭縫裡滲出湯汁時,桶中魚也就可以食用。做好了的侗家腌魚味道醇香,吃起來肉質口感香脆,味酸回甜,非常有特色。侗家腌魚在湖南、貴州也能吃到。

2、活血

活血是廣西河池一帶部分少數民族的特色菜,在殺豬、牛、羊的時候,取其熱血與事先經熱油爆炒的肉和內臟剁碎一起攪拌後,靜置其微結塊時即可食用,當地人認為吃牛活血有刮灰塵 、清候道、滋陰補陽的功效。食用活血一定要乘熱,涼後食用血腥味太重且口味也會隨溫度降低而變差很多!

3、腌酸肉。

如果說吃"活血"就是"生吃"的話,那麼我再告訴你另一種"生吃"。在廣西河池環江一帶的壯族、毛南族特愛吃一種叫"腌酸肉"的東西,這腌酸肉實際上就是生肉!實際上就是把豬肉洗凈晾乾,切成塊,用炒大米粉或玉米粉和食鹽拌裹,放入瓮中腌透。腌好的酸肉肉香味甜,不用炒煮,直接食用即可,是待客的佳肴。吃腌肉是需要膽量和勇氣的,因為它就是生肉。

4、橫縣魚生

大家提到生魚片,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日本。其實我們國家的生魚片也有非常好吃有名的,橫縣魚生就是其中之一。橫縣魚生歷來被橫縣人稱作"縣菜",它代表著橫縣的烹飪技術和飲食文化的最高水準、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

橫縣魚生製作的獨特之處在於選料、刀工和擺盤,還以配料講究、品種多樣而聞名,有人說魚生的靈魂不在魚,在調味,橫縣魚生的配料有魚腥草、檸檬、紫蘇葉、薄荷葉、海草、生薑絲、紅蘿蔔絲、酸橘、大蒜、酸薑等多達20多種。每次不同的搭配都能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橫縣魚生本是古代橫縣鬱江上打魚為生的漁民應付生活的無奈之舉。沒有油鹽醬醋,只能生吞活剝。未曾料到,這種飽含漁民辛酸的"草根"吃法,經過世事滄桑,逐漸演化為如今遠近聞名的傳統名菜。2013年南寧市政府已將"橫縣魚生"列為第二批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 沙蟹汁

舌尖上的中國2第六集秘境讓廣西北海沙蟹汁成為網紅食品,沙蟹汁是用生的沙蟹加鹽發酵而成的,所以成熟的沙蟹汁聞起來有股特殊腥味,但是吃起來很香,所以沙蟹汁就像臭豆腐一樣,喜歡的人特別的喜歡,不喜歡的人就避而遠之。北海人卻十分喜歡沙蟹汁,它是很美味的調料,在吃白切雞鴨的時候做蘸料,吃了會讓人回味無窮。在北海,沙蟹汁在大飯店不一定有,但在專門經營白切雞鴨的飯店一定備有,當地人點了白切雞鴨後,一定會以"沙蟹汁"佐餐。這東西不少外地人吃不慣,因為它味道咸澀又有腥膻。

6、 沙蟲刺身

沙蟲刺身,當然是生吃沙蟲,是廣西北海一帶的美食。或許很多人對吃生冷的魚生,刺身之類有些厭惡,但是也有很多人無法杜絕它那種天然的鮮味。活生生的沙蟲還在盤子裡蠕動,抓起剪去頭尾端,取出內臟和沙子,清水洗數次乾淨,確保不帶任何砂礫,然後擺上冰盤。做法簡單明了,甚至沒有技巧可言,但是醬料比較講究,不過也有人直接用芥末。北海人喜歡用紅醋加糖和蒜作為一般醬料,當然也有一些酒家自己配的醬料比較好吃。

好像就這些了,歡迎大家留言補充,一起分享你吃過的不一樣的美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XjmaHMBd4Bm1__Yl0t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