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旅產業,還能走「地產」老路嗎?

2019-10-23     鄉村旅遊怎麼搞

近年來,由於住宅地產受「限購令」等多重政策打壓調控,旅遊地產開始成為開發商的「避風港」,也成為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資為由頭而大舉上馬的「藉口」,旅遊地產市場呈現一片火熱的發展趨勢,很多國有的文旅企業也將文旅地產作為一項盈利支撐型產業來發展。

但隨著近幾年國家對國有企業的土地政策的限制不斷加強,文旅企業想繼續通過土地升值來補償經營收入的不足似乎變得變得越來越難,那麼,除了通過旅遊地產相結合的方式,文旅產業還有其它的發展路徑嗎?今天我想通過我所服務過的一個文旅企業的案例進行剖析。上個月剛從XZ文旅集團的項目上下來,回想與客戶溝通的很多細節問題,特別是客戶提出的一些觀點讓我感覺受益良多,雖然案子基本完成了,但是感覺總有一些東西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來,本著回頭看的工作思路再將項目的收穫捋一捋,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我們的客戶是XZ市文旅集團,是由XZ市國資委成立的國有企業,主要的任務是整合和盤活XZ市的旅遊相關資產,帶動XZ市旅遊產業的全面發展,在和企業主要領導的溝通中,我認識和學習到了以下幾點:

旅遊產業競爭突圍,需要通過深耕細分市場文旅產業作為我國旅遊產業從觀光式消費向體驗式消費的重要轉型方向,在最近十年內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這一方面得益於我國國民旅遊消費需求的全面升級,另一方面得益於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從整體來看,我國旅遊產業的市場規模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我國的擁有全球最大的旅遊消費市場,但同時,我國也面臨全世界最激烈的旅遊市場的內部競爭。

就XZ而言,地處於旅遊資源相對豐富的江蘇省,周邊又有如杭州、南京兩個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城市,對XZ的遊客分流影響較大。從旅遊資源來看,XZ唯一的一個國家級5A景區雲龍湖,其知名度遠不及杭州西湖,不足以形成XZ旅遊業的拳頭產品。

從區域交通資源來看,XZ作為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五省通衢」的便利,然而由於周邊城市對遊客的分流作用,XZ的交通便利不但沒有成為XZ旅遊產業的優勢,反而成為加快遊客分流的重要因素。因此,XZ在發展旅遊產業方面不具有先發優勢,需要通過深耕細分化市場進行區域內的突圍。

從集團領導的發展思路上來看,紅色旅遊將成為集團旅遊產業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是XZ作為淮海戰役的主要城市,擁有較為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另一方面是江蘇的紅色旅遊產業競爭壓力相對較小,XZ能夠依託淮海戰役的背景成為淮海地區影響力較大的紅色旅遊城市,形成區域競爭力。但是集團領導也充分認識到自身在紅色旅遊產業中的後發地位以及國內紅色旅遊產業的競爭環境,因此我們建議集團通過深耕紅色旅遊產業的細分化市場尋求突圍。從全國來看,江西省依託井岡山、瑞金等5A旅遊景點,定位於「共和國搖籃」成為我國紅色旅遊的第一梯隊,而XZ則作為新中國奠基戰—淮海戰役的主要城市,可以作為紅色旅遊產業的第二梯隊。我國的紅色旅遊產業市場雖然市場供給能力強,但很多紅色旅遊產品流於形式,走馬觀花,難以起到寓教於游的深刻目的。而XZ則可以較好的發掘淮海戰役的歷史資源,通過深刻研究和感悟,了解整個戰爭歷史,思考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共產黨取勝的關鍵。學習淮海戰役中緊緊依靠人民和堅持黨的領導這兩大制勝法寶,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細分化紅色旅遊培訓,將XZ打造成淮海經濟區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國企做旅遊產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有所不為是集團董事長提出的觀念,我個人認為這個觀念並不是簡單的說集團應該發展什麼業務,捨棄什麼業務,而是國企在整個旅遊產業中,什麼業務是自己應該親身參與的,什麼事情應該由企業引導,交由社會資本參與去做。

國有企業作為政府行政的延伸,一方面在於盤活國有資產,另一方面在於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市場。旅遊產業作為一項需要大量的創新和創意的產業,需要大量的創意型社會資本的參與,而這些產業恰恰是國有企業的短板。

從我們對XZ文旅集團的了解來看,集團參與的社會餐飲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市場營銷產業等項目收益均不理想,一方面在於國有企業缺乏激勵性的薪酬制度,另一方面在於集團創意型和經營型人才的缺失。在未來,集團的整體思路將從原來的以自主經營為主轉變為以併購、控股、投資為主,積極承擔文旅產業的投資平台功能,廣泛吸納創意型的社會產業,形成國有資產和民營資產的優勢互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有所為,有所不為」,體現的是國有企業對於自身定位上觀念轉變,是從產業主導向產業引導上的思維模式轉變。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國有企業在發展文旅產業中,要將自身自身定位於「水」,通過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平台去包容和吸納大量的社會資本的「魚」,才能使整個產業的水域生態保持勃勃生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PnvBW4BMH2_cNUgrs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