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嚮往自由職業,它帶給你的不一定是自由,還可能是崩潰

2019-07-21     人生充電堡

01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說,她自從裸辭成為自由職業者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還有憋出抑鬱症的徵兆。

我一聽嚇壞了,趕緊問她怎麼了。

她無奈地表示:這世界上沒有比自由職業更孤單更焦慮的事情了。

原來,以前身為編輯的她,因為和頂頭上司意見不合,一氣之下馬上裸辭。原本她以為,憑她的經驗和資源,只要有電腦在手,她一定能活得更好更自由。

加上她平時還算自律,能堅持早睡早起,不屑於浪費時間刷劇打遊戲。於是,她已經在想像中規劃好了自由職業後的每日安排,並堅信自己能踐行到底。

可現實總是殘酷的。這「自律又自由」的生活,她根本沒堅持過第10天。

事實是,從早8點到晚9點,一周7天,她給自己排滿了工作日程。可計劃卻永遠趕不上變化,現實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令她無法完成當天的工作安排,這給她帶來非常大的挫敗感。

同時,由於沒有工資保底,她只能拚命接外包的稿件以保持收入。而當自己的興趣變成了維持生計的救命稻草,慢慢她發現自己不再對寫作產生激情,甚至厭惡看到稿件需求。

用她的話說,好像自己親手把自己的興趣徹底毀了。

最讓她痛苦的還不止這些。自從做了自由職業者,她覺得自己慢慢在跟社會脫節,與人類失聯。

現在,一部連上wifi的電腦,就是她的全世界。她所有的煩悶、焦慮、無助、崩潰無從傾訴、無法宣洩,更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傾訴吐槽。

對她來說,這或許是她一生中覺得最孤單的時刻。

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是穩定的上班族,她與朋友間的話題交集也因為自由職業的變化而慢慢變少。

對她來說,一天不說話已經是常態,心中那種與人交流的渴望瘋狂蔓延。下樓買個水果,收個快遞,就是她唯一可以抓住的與人交流機會。

於是,她開始懷念以前上班的日子,懷念以前每日安排有序,有正常社交的時候。

現在的她,已經陷入自我懷疑中不能自拔。

最令自由職業者絕望的,就是這種孤獨和自我懷疑的折磨。再沒有什麼比這種從精神上摧毀一個人更可怕的事情了。

02 自由職業者,最不自由

很多人以為,自由職業者就是再也沒有公司束縛,邊吃喝玩樂邊賺錢都不耽誤。

喜歡就開張營業,不喜歡就去旅遊,想想都瀟洒。

而《圓桌派》中陳丹青老師卻一針見血:「年輕人不是不想工作,是不想上班。」為了逃避上班,很多人跳進了自由職業者的漩渦。

其實說到底,你嚮往的,不是自由職業者,只是自由。

因為,自由職業者最大的特點,恰恰就是不自由。

首當其衝的,就是工時不自由

你所看到的自由職業者,確實有著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

但這也意味著,任何時候,都是工作時間,從此告別周末和節假日;所到之處,都是工作地點,不論你在擠地鐵還是看電影。

隨時隨地工作就是自由職業者的日常。

其次,就是財務不自由

自由職業者的收入,並沒有想像的豐厚和容易。

曾經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自由職業者每月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有接近七成的人收入低於上班的時候。

這意味著,除非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或意志力,否則大多數自由職業者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選擇重回職場。

更折磨人的是,自由職業者的精神最不自由

自由職業者每天都需要跟自己內心的焦慮對抗。

接不到業務的時候焦慮,懷疑自己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煩惱要不要重新去上班;

接到業務的時候更焦慮,擔心這種好狀態能維持多長時間,這條路走下去究竟是不是有好發展。

有很多人下定決心做個自由職業者,無非只是那撮頭部自由職業者的光芒和對自己的迷之自信。覺得別人先天條件沒自己好,還能如此成功。自己有優異的基礎,分分鐘能碾壓。

但往往這樣想的人,在自由職業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深深的挫敗感和失落感。甚至收起當初的雄心壯志,灰溜溜跑回了職場。

因為,自由工作者的成功,除了時間和心態之間的博弈,還需要有足夠的修為和意志。

03 越來越火的自由職業者,我勸你三思

近年來,各種媒體大號都在鼓吹個人品牌的概念。讓人感覺做自由職業者,就是趨勢,而且越早進入這個行業,能享受的紅利越多。

當然我們並不否定個人品牌的崛起,個人實力的重要性會越來越突出。

只是,很多人不加甄別地將這句話奉為人生髮展的指南,到最後,卻害了自己。

很多人,錯把平台的力量當成自己的實力,錯把平台的成績當成自己的光環。自信爆棚自己到哪裡都能闖出一片天。

於是,他們以為能把自己變成成功的自由職業者,誰知最後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失業遊民。

自由職業者,強調的是「職業」,而不是「自由」。

這個「職業」的專業程度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能否自由和能有多自由。

在這裡,給想做自由職業者的小夥伴幾點建議:

1)沒有過硬的能力,就不要考慮做自由職業。

知乎有位青年作家張佳瑋,擁有100多萬關注者。他大學畢業8年來沒上過一天班。積累了數量穩定的約稿發表、引以為傲的寫作收入,還有年入六位數的存款。這些都可以支撐他不用上班,但是你不行。

因為,這世界上不缺自由人,缺的是能力人。沒有編輯的文采,沒有設計師的審美,沒有程式設計師的思維,請問你憑什麼出賣自己的時間?

所以,這樣的人,我勸你還是多磨練兩年。只有把能力提上去了才有資格考慮自由職業。

2)沒有過硬的心態,就不要考慮做自由職業。

我認識不少自由職業者。一開始都信誓旦旦,但是90%的人都堅持不過兩個月就繳械投降,重回求職大軍。

原因很簡單,他們太容易崩潰了。當面臨只有自己一個人謀求生計、孤身拓展業務、獨自承擔所有風險的時候,很多人都受不了了。這個時候再想想馬上要面臨交房租、買保險、上網費等開支,估計下一秒就扛不住了。

原夢想單槍匹馬地戰鬥,卻被現實擊得潰不成軍。

3)沒有過硬的自律,就不要考慮做自由職業

有人說,做自由職業者,相當於自己做自己的老闆,自己做自己的銷售,自己做自己的產品經理,自己做自己的項目負責人。

只有在每個環節的一絲不苟,對自己嚴格要求到極致,不給自己一點偷懶和懈怠的機會,你才有可能贏得勝利。

自由職業者的自律,可比公司上班的打卡制度嚴格多了。

自由職業者的生活,就是孤獨者的狂歡,就看你能不能笑到最後。

也只有笑到最後,才能擁有名副其實的自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u8MGWwBmyVoG_1ZfZ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