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75年,94歲高齡的他回到魂牽夢繞的湄潭!

2020-04-21     微美湄潭

時間帶走了歲月,卻留下了美好的芳華記憶。那城,那些人,那些事,永遠刻在了老人的心裡,直到今天也難以忘懷。他,就是已94歲高齡的張世祥老人。

4月20日,闊別75年後,懷揣著對浙江大學的敬意、思念著竺可楨校長、秉承著「求是」精神、情繫於湄潭人民,張世祥老人攜一家四代人再次踏上湄潭的土地,走進魂牽夢繞的浙大西遷湄潭辦學舊址——浙大西遷歷史陳列館。

張世祥老人為貴州化工研究院原院長、浙江大學在湄辦學期間學子。1945年,懷著對浙大的憧憬,他考入當時西遷湄潭辦學的浙江大學,在當時的浙大永興分校就讀,從此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一生的情緣。

在永興求學兩年,張世祥熟知了湄潭的風土人情,也見證了浙江大學西遷湄潭的歷史。

在浙大西遷歷史陳列館裡,張世祥老人聽著解說員的逐一講解,慢慢憶起當時上學的場景。老人回憶道:「當時在永興讀書時,住在楚館,還記得儲潤科是永興分部主任,舒鴻是體育老師。那時,體育課是硬性要求,體育不過關,是一定不得行的。」隨後,他還談起與當時同為浙大學子的夫人因「一雙皮鞋」相戀的往事。

來到浙大廣場,在石碑上找到了他和夫人的名字,張世祥老人激動不已。隨後即興作詩一首,以此來表達出自己激動的心情,並由其子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民革貴州省委原副主委張樹昭提筆書寫。

詩曰:

憶昔七十五年前,紓難西南浙校遷。

遵義湄潭永興鎮,楚祠湘館續庠緣。

挑燈夜讀勤求索,淡飯粗茶亦美甜。

有幸今朝游故里,青山綠水艷陽天。

張世祥老人的詩里充滿了對過往的不舍,一字一句描繪出當時在湄潭永興求學時的場景,同時也用「艷陽天」來表達出他對今天湄潭發展成就的讚嘆,以及對湄潭明天更美好的祝福。

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浙大西遷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黃正義陪同。(融媒體見習記者陳昌勝 實習記者宋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kg3nHEBfwtFQPkd_aT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