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龍門陣者:張憲忠
朗讀:白冰洋
音頻製作:楊秀槐
各位看官,今天的茶城龍門陣又開擺了。愛吹殼子的,喜歡聽龍門陣的,把手頭的事情放倒,放不下的,把耳朵豎幾。今天的龍門陣我們來擺一個歷史故事——吳三桂橫徵暴斂湄潭商家壩。
自明萬曆平播後,湄潭與甕安、黃平、餘慶劃屬貴州平越軍民府管轄。今甕安縣有宋、傅、商等幾大姓,其中商姓與湄潭縣魚泉街道新石居偏岩塘對面一個地方有關。
在距偏岩塘農旅發展有限公司豎立的「詩和遠方的終點」廣告牌對面兩百餘米處的一個地方,有幾戶零星人家,當地村民稱那個小地名為「三家壩」。其實「三家壩」一名是被多年喊訛而來,真實地名叫商家壩,這與三百多年前的一個歷史事件有關。
清光緒《湄潭縣誌·食貨志》載:「原額官田租谷八十五石五斗四升,內除荒蕪無著谷二斗五升六合,共折收米三十七石零九升六合三勺二抄,收齊變價批解。該田原系商姓民田,因雲南吳三桂作亂,領兵入寇,道由該地,派商姓當夫,需費頗重,力不能支,即舍業遠徙甕安去訖。至康熙年間,將吳逆削平,商姓不願還梓授業,已成甕安世族,至今猶子孫蕃衍。致將該田報官,稟歸公田雲耳。雖無案可考,烏鴨壩豎有大石碑,歷歷可稽。」
清光緒《湄潭縣誌·食貨志》
商氏家族是何年定居偏岩塘對面的,這無從考證,但從縣誌記載可以推斷,商氏家族因有「出谷八十五石」的田土,按舊制每石為一百斤,即有八千五百斤出田稻穀,也就是說當時商姓在那個地方有近二十畝田土,算是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商氏所住的地方被人們稱為商家壩。由於商氏無法承擔較重的軍費,懼怕吳三桂的淫威而「舍業遠徙甕安」。在甕安,商氏經數百年的繁衍生息,成為甕安一大姓。戰亂平息後,逃逸到甕安的商氏不願回鄉,因此近二十畝田土被充公。
查史料得知,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吳三桂率軍由雲南至四川到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吳三桂的大軍在偏岩塘索要商姓出資繁重的軍費,吳三桂本人是否到過湄潭,史料無記載,但吳三桂的大軍過湄潭並駐紮湄潭幾處營盤,這縣誌有所記載。根據史實可以推斷吳三桂索要商姓軍糧的時間,大致是1673年,距今有346年之久。被村民喊訛的三家壩,應該還原商家壩,畢竟這是湄潭的一段歷史。
好了,今天的龍門陣就擺到這嘞
有錢的捧個錢場
不捧錢場的關注一哈微美湄潭
順便幫我轉發轉發
我在微美湄潭
吹龍門陣,我不在行
如果你有啥子鬼名堂
你逗來跟我講
我們一起接!到!擺!
龍門陣QQ305190849
接頭暗號:吹殼子
節假日不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_I8iXEBiuFnsJQVFw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