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四會的美食與禪宗文化

2020-08-02     大羅言酒

原標題:廣東四會的美食與禪宗文化

位於廣東中部的四會市,擁有2230多年的歷史,因西江、北江、綏江和龍江,四水相會而得名。四會市,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鼎湖區相連,西北與廣寧縣接壤,東北與清遠市清新區毗鄰。全市總面積1163平方公里,可謂地大物博,物資豐饒。四會除了擁有著名景點如六祖寺、奇石河風景區等,伴隨著歲月留存下來的更有各種獨特美食。

無篤石螺

無篤石螺又稱「仙螺」,四會特產之一,其口感韌肖、肉味鮮美,外形似普通石螺,但較細長,顏色青灰較普通石螺為深。最大特點是螺殼尖端像是被人鉸去後用水泥堵上。一般水流清澈、沒有污染的山間小溪中,才能出產無篤石螺,導致其價格因產量稀少而較貴。儘管無篤石螺價格較貴,仍阻擋不住愛好美食的人士對其的喜愛和稱讚。

銅盤蒸土雞

每一塊雞肉,肉質結實、肥而不膩,蔥姜的鮮味,全部融入到了雞肉裡面。一口咬下去,鮮味多汁,味道甚是讓人留念!

一魚二吃

「自古無腥不是魚」, 但在四會山湖莊餐廳這裡吃到的魚真的是無腥的,他的秘訣在於養魚用流動山泉水。這裡的生魚是最好吃的,推薦吃法是一魚二吃,魚頭和尾「香菜豆腐湯」、魚身切片撈花生碎吃。不是傳統的生魚片喔,而是廚師將魚肉切片後煮熟和薑絲,花生碎,香菜撈起,魚肉非常脆,很彈牙,一點腥味都沒有,非常好吃,並且廚師已作去剌處理,老人兒童都可以放心食用。

石螺肉瑤柱花生粥

粥底粘稠濃滑,而螺肉柔滑的同時仍然保持爽脆的口感,加入瑤柱提鮮,再配搭上花生,別有一番風味。

四會瀨粉

四會瀨粉,俗稱粉仔,起源於清塘街,四會人喜愛的早餐。一般做法是先用粘米粉加清水攪拌成糊狀,然後用特製的瀨粉缽盛上,通過缽底幾個小孔拉成麵條狀落入開水鍋里,煮熟後用篩子撈起泡入冷水即可。食用時,用猛火起鍋,加入適量上湯,再放瀨粉,最後配以各種佐料,鮮香美味的瀨粉即可出鍋。

咖喱牛腩蘿蔔

聽起來就辣麼有食慾,燉到軟爛入味的牛腩,香氣濃稠的咖喱,外加一碗噴香的白米飯,就讓我沉浸在咖喱的世界。

威井雲吞麵

威整雲吞麵,在四會市內享有極高的口碑,去皮薄,內里餡料由新鮮的豬肉和小蝦米製成,口感偏向濃香嫩滑,配以富有嚼勁的竹升面及精心熬制的骨頭湯,味道香濃,讓人回味無窮!

鵝湯圓仔糍

逢年過節,只要家裡有宰鵝,四會人必會燙一鍋鵝湯用來煮圓仔糍。先用白白的糯米粉加熱水揉成柔軟的麵糰,再搓成條狀,最後用剪刀剪成類似橢圓的小塊直接放入沸騰的鵝湯中,按照個人喜好,可以適當加入芫荽、芹菜一起煮熟,香氣四溢的鵝湯圓仔糍就可以出鍋啦!

絲瓜白貝浸魚丸

湯很鮮甜,一啖下去,魚鮮味濃郁,還有帶有絲瓜的清甜。新鮮的手打魚丸,零添加,不僅保存著魚肉本身的營養,而且還帶著魚肉沒有的韌性與爽口。

茶油雞

茶油雞是四會最具特色的本土美食,到了四會不可不吃。茶油雞是雞中上品,用珍貴清香的野山茶油烹飪而成,具有皮脆肉嫩、咸香入骨、鮮滑無腥味等特點,入口後回味悠長,是滋補、美容、解毒的綠色健康產品,更是四會人招待客人的必備佳肴。

距離廣州僅一個小時車程的四會,除了擁有奇山異水和各種美食,禪宗文化亦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所在。離四會不遠的六祖寺,寺廟四面環山,山勢峻峭,景色宜人,逢年過節,寺內香火尤其鼎盛。六祖寺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有歷史。於清嘉慶十四年重修時,建築面積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牆杉木瓦結構。

另外,與六祖寺相鄰的山間,還有「六祖惠能池」、「佛堂頂」、「仙人路」、「爛布衣」等與六祖惠能當年行跡有關的地名和山名。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gB6Qr3MBLq-Ct6CZSg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