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飲食文化的傳承

2020-08-08     大羅言酒

原標題:江西瑞金飲食文化的傳承

瑞金於公元953年設縣,1994撤縣設市。歷史上,因瑞金地處贛南東部山區,交通閉塞,屬「八閩百越蠻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對中原地區較為滯後。瑞金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客家人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揚,相互融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瑞金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

牛肉湯

說起瑞金的美食,最先想到的或許是傳統特色名吃--牛肉湯,關於它的起源說法眾多,有的說是明末清初,有的說是明清時期,有的還說的更久遠一些。但它屬於贛菜系列,其湯鮮肉嫩,剛端上的牛肉湯是不放佐料的,然後要放上醬油、辣椒、薑末等佐料攪拌,把湯喝到肚子裡有一股辣辣的、暖暖的感覺。

牛肉經表層燴上一層紅薯粉後再經熱湯沸煮後除有酥脆細嫩的嚼勁外,還有一股鮮牛肉的原汁原味的味道。不過,若是在集市裡吃的大鍋牛肉湯,其做法又有些細微的差別。說到這裡,可別以為瑞金只有這一樣拿得出手的美食,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還有許多或有名,或無名的地方飲食。

瑞金芋子餃

芋子餃是瑞金頗有特色的風味小吃,在許多客家居住地也有流傳。將芋子煮熟後剝去毛皮,碾成芋泥後摻進適量的地瓜粉,擀成餃子皮,包進自己喜愛的餡料,芋子餃子就做成了。

仙米凍

仙米凍有兩種,一種是黑色的,漆黑漆黑,黑得透亮,那是用一種特別的草和米粉熬制而成的;一 是白色的,潔白潔白,晶瑩剔透,那是用山間的一種名叫「吊茄子」的野果和著米粉熬制而成的。吃仙米凍並沒有什麼講究,只要把熬製成塊的仙米凍切成一塊塊,撈上,放在八角碗中,用竹片做成的薄蔑刀輕輕一攪,再灑上熬制好的糖水,便是無上的美味。涼涼的,甜絲絲的,是解渴的極品。

翻豆餅子

瑞金的翻豆餅,主要是用麵粉,黃豆等混調味之後,在用適合的溫火榨制而成的,口感清脆爽口!

瑞金肉圓

瑞金肉圓有全精肉丸、羹子肉丸、飯包肉丸數種,用料不一,各擅其勝。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便是全精肉丸。它以槽頭肉或腰板肉(均為豬肉,取其肥而不膩、爽牙)、雞蛋、薯粉為主料,分別剁、剮、調爛並充分揉搓後,用湯匙弄成丸狀,放在蒸蘢中蒸熟。吃時沾點配有胡椒末的醬油,味道鮮美香脆。

酒糟魚

酒糟魚是瑞金的特色菜之一,棗木紅的魚肉,皮黃肉紅、光滑油亮、口感香辣、肉質疏鬆,有酒香、酒甜、酒酸,蒸煮之時,擱上紅泡椒,又有些辣,淡淡的鹹味兒。魚肉在口中,細膩滑爽、余香久久、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油炸煎果子類

瑞金油炸煎果類食品十分豐富,有糯米條、油炸糕、炸元宵、芋洽子、芋頭包、紅薯包、酸菜包、豆餅子、硬果子、過糖麻七、魚子包、炸香芋、炸酥子、烤餅等。

瑞金米酒

在瑞金民間,釀酒大部分是由家庭主婦來完成,她們釀酒用的新糯稻,剛剛揚場完畢,精選風乾,顆顆飽滿,粒粒精華,碾去金燦燦外殼之後,倒到竹篼里,用山泉水反覆沖洗,洗去糯米中的塵物,接著又將洗凈糯米倒進飯甑,放到鍋里蒸熟,隨後又用泉水沖冷,將碾末的酒餅與糯米飯均勻地攪拌,最後放進酒罈,讓其醞釀。

過幾天後,加進潔凈清涼的山泉水,之後讓其慢慢醞釀,時間愈久,酒質愈醇,酒色愈清朗、明凈,讓人一見頓生愛慕之心,急欲解饞。就這樣,心靈手巧的農家婦女,用普普通通的糯米,加上普普通通的發酵酒餅,再加上普普通通的製作工藝,釀製出不同尋常、香氣四溢、清純甜潤而略帶酒味的瑞金米酒。

瑞金是紅色故都,同時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瑞金傳統手工技藝因客家人的生產、生活需要而誕生,在長期的應用中不斷得到升華,成為融實用和美觀為一體的客家文化。磚雕、留青竹雕、泥塑、竹編和手工鋼模雕刻技藝等等都是瑞金先民們在歲月長河中通過不斷傳承、發展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uhHz3MBd8y1i3sJVHXx.html